許鞍華再獲金馬肯定
《賽德克 巴萊》是誠意之作
柯震東與九把刀
雖然在戛納亮相的“粗糙國際版”遭到內地媒體的質疑,但這次在臺灣看了“五個半小時全版”《賽德克-巴萊》的同行們,卻大多被這部電影打動。當《賽德克 巴萊》最終摘得金馬大獎“最佳劇情片”時,整個記者室一片歡騰,一名臺灣女記者甚至當場學起電影裏原住民的吼叫,並興奮地轉了五個圈。
另一部大熱影片,在臺灣收4億元新台幣、在香港成為迄今年度最賣座華語電影第二名、橫掃半個東南亞的《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則沒那麼好運。此片本來提名就不多,最後九把刀更在“最佳新導演”獎項上落敗給《刀劍笑》的烏爾善,令人大跌眼鏡。不少媒體質疑金馬獎對作家出身的九把刀有“歧視”,但也有記者認為,這正是金馬獎公正一面的體現——所有人都看好的“那些年”,評審們偏偏不選,還有什麼比這更能證明金馬獎對自身評審價值體系的堅持呢?對於他們來説,能引起很多普通觀眾共鳴的“那些年”如該片主演陳希妍所説“只是一部青春喜劇片”,而且身邊有兩個執行導演的九把刀在片場出力也不多。評審團主席張艾嘉婉轉表示:“這個故事勝在故事和編劇。”
對這個結果,九把刀比影迷更能輕鬆接受。他還在現場發搞笑微博:“剛剛在廁所尿尿,劉德華進來,拍拍我的肩膀,笑説,沒關係,繼續努力,我也是等了很多年!我大驚,看著正在尿尿的柯震東,大叫,劉德華鼓勵我耶!他主動開口的!柯震東你要替我作證!劉德華繼續帥氣地尿尿!好帥氣的背影!”
對於《讓子彈飛》在金馬獎的平淡收場,許鞍華賽前的一句評説倒是切中要害。她説,她喜歡《賽德克 巴萊》,一口氣看完,也喜歡《讓子彈飛》,但卻沒喜歡到那個程度。“《讓子彈飛》更像是一個遊戲之作,而《賽德克 巴萊》則更像是一個導演的‘終極任務’,不太一樣。”
制度改革
“最後一輪保密原則”更公平
張艾嘉表示,這次她做評審團主席,對評審制度做了一點小改革。首先是技術獎和關鍵獎穿插著評,以避免很多評委到了最後的關鍵獎項累到“頭腦不清楚”。其次,不斷進行投票,直到最終出現一個候選者過半數,“但最後的結果除了我和一個專業律師,誰也不告訴,免得這個獎項的結果對下一個獎項的評選造成影響”。此外,今年還引進了香港舞臺劇界的林奕華、臺灣漫畫界的幾米等“非專業人士”,目的也是為了打破“圈內壟斷”。
賽果分析
《賽德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