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邊古老水車
當您在寧夏中衛城區黃河沿岸遊覽時,有一處旅遊景點是古老水車,這種古老水車是以前中衛黃河沿岸地區農民,用它來把黃河的水提升灌溉農田的一種提水工具。寧夏黃河邊運用水車提水灌溉農田,有著悠久的歷史,傳説在西夏以前就使用了,這是從我國南方傳入寧夏地區的。我國勞動人民運用水車提水灌溉農田已有悠久的歷史,根據《朱史 河渠志五》記載:“地高用水車汲引,灌溉甚便。”我國水車是利用水力推動水輪葉片,把水從河、溝、渠裏提升到高處,對農田進行灌溉。中衛黃河邊的水車,造型和結構與南方水車相似,以水為動力,把河水提升到高處。這種水車是一個大圓形輪式水車。不同的是南方水車大多數是竹材為主的竹木結構,而中衛黃河邊的水車是用木材製造的。它用一根直徑約20~30 釐米的圓木做軸,軸長約2 米左右,在軸的兩頭(中間距離約1 米)鑿眼,一般要鑿10~16 對眼,用長3~4 米的圓木20 至30 根作水車的支條(類似自行車輪的鋼條),支條一頭插進水卒軸眼上,另一頭用木板片連接製成一個圓形。在圓圈內側周邊裝上幾十個葉片和幾十個水筒。水車安放在水溝或渠中,用木頭把作支架把水車固定位。利用水力推動水車葉片,水車就轉動起來了。水筒按一定的角度固定在水輪圓周的外側,水車轉動時, 下邊的水筒自動灌滿水提上來,接近最高度時,水自動倒出,這樣不斷迴圈把水提上來,水從水槽流到農田。利用水力推動水車,水車把水提升灌溉農田,是一種非常經濟的灌溉方法。一般只用於河流中。但是,水車灌溉要受水量、流速等限制,水位高了,水淹沒葉片,水車就不轉動;而水少了,衝力不夠,水車也不轉動。隨著農村電力的發展,電力機械排灌逐漸代替了水車。寧夏中衛古老水車成了人們參觀的文物,供人觀賞,幫助人們了解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
黃河上的“渾脫”
不用輕帆並短棹,渾脫飛渡只須臾。
這是明代著名文學家李開先在《塞上曲》中的詩句。詩中的“渾脫”, 是指我國西北地區一種古老的水上交通工具。在我國西北有許多河流,由於水流湍急,礁石林立,不能行船,為了解決渡河的問題,古代勞動人民便“縫革為囊”,裏面充滿空氣,作為泅渡工具。因此,在唐代以前,人們把這種過渡用的工具稱為“革羹”。由於這種“革囊”是縫製而成,有縫隙,充氣後容易跑掉,不能持久。到了宋代,人們對製作方法進行改進。將牛、羊宰殺後,把頭割掉,從頸口取出胃、肉和內臟,使整個皮張保持完整,這樣加工出的皮囊不要縫製了,只要往牛羊皮內充氣,把頸口用帶子結緊,一次充氣,就可以使用很長時間。這種製作方法稱為“渾脫法”。渾作“全”解,脫即剝皮。從此,“革囊”之名,就改叫“渾脫”了。
黃河上最初的“渾脫”,都是單個使用,有的挾于腋下(羊渾脫),有的是用手扶著(牛渾脫)泅渡。這種方法,一是渡者難免濕水,二是不能載人,且載量很少,又極不安全。人們又想出一個辦法,把若干個“渾脫”並在一起,上面架木椽若干,再用小繩子捆綁,使之成為一個整體,類似南方的竹筏,木筏,所以又稱為“皮筏”。由於皮筏載重量增加,且又較為安全,因此,成為黃河上游的水上主要運輸工具,寧夏地方廣泛使用。皮筏按其製作原料不同,分為羊皮筏和牛皮筏。在製作方法上,經過長期的實踐,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羊皮筏以山羊皮為翼,羊皮剝下後,先浸水三至四日,撈出曝曬一日,然後將毛拔掉,將皮洗凈,灌進食鹽半斤,水少許,胡麻油半斤涂上,再置於烈日下曝曬,待外皮呈紅褐色,皮羹即告製成。組筏時,將若干皮囊充足空氣,組併為一個整體。最小的過渡筏由10 個皮囊組成,可載400~500 公斤重量,最大的長途貨運皮筏由460 個皮翼組成,可載貨150 噸。牛皮筏則是用生牛皮製成囊,翼內不充空氣,而是填以羊毛一類的輕貨,如無輕貨,填以于草,俗稱“草囊”,一般作長途運貨之用。大型的牛皮箋由128 個牛皮囊組成,可載重20 噸;中型牛皮筏由64 個皮囊組成,可載10 噸,小型牛皮筏用32 個皮囊組成,可載5 噸。牛皮筏和羊皮筏,還可以以數支皮箋連在一起,成為組合式皮筏,這種皮筏的載重量可達60 噸。寧夏中衛以下黃河河面寬闊,水流平緩,一般多使用組合皮筏。皮筏有許多優點,一是自重輕,吃水淺,不怕擱淺,對航道要求不高。牛皮箋吃水半米,羊皮筏吃水僅半尺;二是因為它是軟體,不怕觸礁碰岸,安全性好;三是製作簡單,操縱靈活,沒有碼頭,照樣可以靠岸;四是成本低,不消耗能源。運貨到達目的地後,可將皮囊、組合筏用的木椽一併出售, 空人返回。如不願意出售皮囊,可晾幹打捆,雇駱駝馱回。皮囊不僅造價低廉,而且使用它運輸成本非常低,僅相當於汽車運價的20%。同時,又由於寧夏是牧區,畜牧業較為發達,牛羊皮張貨源充足。由於皮筏具有很多優點,自宋代以來,皮筏一直是寧夏水上重要運輸工具,且經久不衰。到了近代,黃河上游皮筏運輸曾一度相當繁榮,進入黃金時期。到1930 年,大型羊皮筏的載重量高達30 噸,航程可由青海省貴德縣直達內蒙古托克托縣,甘肅、青海、寧夏的大宗出口的物資,如藥材、煙草、皮毛、糧食等,大多由皮箋運至包頭轉口。1932 年後,皮箋幾乎無所不運, 從土特産、糧食、爪果到汽油、“壯丁”與軍火..,只要順黃河下行的物資,多依賴於皮筏運出。新中國成立後,皮筏也曾為建設新寧夏作出了貢獻。在包蘭鐵路未通車以前,寧夏沒有鐵路,寧夏石嘴山煤炭基地需要的大型機械設備,不但汽車無法裝運,就是由包頭上駛的木船也因載重噸位大小,無法運送。因此,不得不用皮筏從蘭州運來。60 年代以後,由於黃河上游陸續築起大壩,長途運貨的皮箋才逐漸在黃河上消失,但過渡用的皮筏卻一直在使用。在中寧的石空、中衛城區的新墩等地,至今仍有個體戶皮筏數十家。他們使用皮筏,都是以14 個山羊皮翼組成,每渡可載6 人6 車(自行車),只需7~8 分鐘可抵達彼岸。這些皮筏在沒有渡口的地方,以及渡船損壞,洪水季節渡船不能停靠碼頭時,皮筏便發揮了它的作用。
這幾年來,寧夏中衛城區、中寧等地,專門為旅遊者增設乘渾脫暢遊黃河的項目。您在寧夏旅遊最有樂趣之一,是登上羊皮筏子暢遊黃河。乘皮筏子在黃河水順波逐流的時候,您剛坐在羊皮筏上,見黃河水就在皮箋的空間,就在您的腳下翻滾,難免有點擔驚受怕,走了一陣,您會覺得也沒什麼了,就放心大膽地環顧黃河兩岸的美景了。在羊筏上,您可以一面環視壯麗山河,一面高歌一曲“黃河頌”,確是人生一大樂趣,使您終身難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