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的人感到,春晚似乎沒了趙本山就不行了
終於,小瀋陽還是在師傅趙本山的努力下,搭上了春晚的“末班車”,這背後的故事,恐怕不是趙本山一句“那個角色非小瀋陽不可”的話就能解開所有謎團的吧?或許這只是春晚放出來的年度最大噱頭,意在告訴大家,看,連小瀋陽上春晚都是那麼的曲折,其他人等,就不要抱有不公之心了。今年在春晚的後臺,也看到了閆妮的身影,據鞏漢林爆料説,他早年就曾想帶閆妮上春晚,但最終還是被唰掉,春晚給出的理由是,閆妮不夠紅。而回首看08年春晚,名不見經傳的小瀋陽,即使是在趙本山的極力力保下,儘管“三進三齣”,但最終還是多熬了一年才得以有機會,前提還是宋丹丹主動放棄“白雲黑土”組合的無新意表演。
説到新意,估計每年跑春晚這根線的娛記們,閉上眼睛,都能知道要寫什麼稿了。我忽然又想起了在春晚綵排現場,一位觀眾席的北京大媽給予的點評:不咋地,不是每年都差不多麼?一句話,噎住了許多在場的媒體。看著門衛森嚴的綵排門口,我不禁問,是不是把這扇門打開了、open了,春晚就不會被一個普通觀眾反問住了呢?當然,這個問題相信大眾都會當它不成立,因為答案是不可能的。
虎年春晚欲借王菲、小虎隊提升砝碼,大打懷舊牌
要説新意,虎年春晚的新意就是主打懷舊風,不知道這到底能否算一個新意。小虎隊的三首經典串燒就是為了尋找逝去的記憶。至於王菲的復出都選擇了李健的老歌,是天后的要求太高,是好歌太少,還是正好與懷舊主題不謀而合呢?而已經六上春晚的容祖兒,實則應該算是春晚與英皇的合作的副産品吧?不是容祖兒不紅,也並非她不夠資格,但要論資格與人氣,內地明星隨便抓幾個,都不輸容祖兒吧?
在你的記憶裏,由春晚帶紅的歌曲,能想起來的最新近的是哪一首?是十年前的《相約九八》,還是二十年前的《冬天裏的一把火》?
若照這麼看,至少在選擇標準上,春晚竟然是退化了的。以前是由春晚捧紅新人,帶動新的一年裏第一首走紅的歌,但看看後來,春晚的標準變了,除了歌功頌德的晚會歌曲“老三篇”,在流行歌曲的選擇上,是誰最紅就誰上,那哪首歌最紅就唱哪首。所以,《老鼠愛大米》上了,《兩隻蝴蝶》也飛上去了,林憶蓮的《至少還有你》和張韶涵的《隱形的翅膀》也都上了春晚,不過可以查證的是,這些歌都已經紅了一年或兩年了(流行歌曲的火熱壽命一般就是六個月而已),歌手才上去唱,成了典型的“炒冷飯”。
其實,春晚已經和“流行”這個詞,相別了數十載,因為它不再製造流行,而是慢了半拍,去被動地跟上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