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系列筆談之一:離老百姓近一點

時間:2011-10-11 13:03   來源:光明日報

  前不久,劉雲山同志在《求是》發表以《為了誰 依靠誰我是誰》為題的署名文章,就如何在新的形勢下貫徹黨的群眾路線作了精闢論述和概括。倘若把這篇文章的精神具體到藝術創作,引申出的,同樣是一個“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的課題。作為一名文藝工作者,我對此感觸尤深。

  我認為,從事音樂創作尤其是寫歌,怎麼寫只是個技術問題;而寫什麼、依靠誰去寫,則是一個態度上的問題,是一個可以澄清關於“我是誰”的角色定位和“為了誰”的落腳點的問題。這裡面凸顯的,不單單是藝術創作上的一個“突破口”,更彰顯出一名藝術家的責任良知與社會擔當。

  在我幾十年來的創作過程中,有一個原則成為我的一種信念,這就是牢牢地紮根生活、用心地採擷生活。凡是讓別人感動的作品自己首先感動,凡是讓別人流淚的作品我都流過淚。只有如此才能在作品中滲透出熾熱的感情、迸發出勇氣和力量,才能真正打動人、感召人,才能真正回應廣大老百姓的期盼。

  藝術創作離開了生活,註定會是空的。我要感謝生活給予我的感悟和力量。比如我創作歌曲《爺爺奶奶和我們》時,就是以自己的親身體驗來寫的。當年我參加高考時,奶奶每天讓我坐在量米的升上吃飯,以借“升”的諧音盼我能考上大學。生活中這些最平凡最樸素最醇厚的親情讓我終生難忘,也成為我創作的源泉,讓我的靈感和感動一起涌動。

  “”是我創作的一條主線。《常回家看看》、《中國娃》、《母親》、《父親》、《咱老百姓》、《好運來》……幾十年來,我堅持為老百姓寫歌,寫老百姓的所思所想、寫老百姓純樸真實的情感,希望自己的每一首作品都能唱出百姓的心聲,時代的新聲。因為我覺得,廣大老百姓才是文藝作品最廣泛、最主要的關注者和傾聽者。你寫歌有意識地貼近了老百姓,飽含著真情、實情,不去炫技、不做作,能唱出百姓的心聲,老百姓才會喜歡、才會傳唱。為老百姓寫歌,就要真正把服務他們作為基點和歸宿,情係百姓、感恩百姓、敬畏百姓,才能自覺把對他們的真摯感情轉化為釀精品、出佳作的巨大動力!

  (作者戚建波為山東省文聯副主席,一級作曲,第三屆“全國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稱號獲得者)

編輯:王新妍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