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湘人物
 
近代人物——黃 興

  時間:2007-07-07 16:12    來源:     
 
 

  (1874-1916)

     中國同盟會執行部庶務,武昌起義戰時總司令,中華民國陸軍總長。

     湖南省善化(今長沙縣)人,原名軫,字廑午,號杞園,1874年10月25日生於善化龍喜鄉一個知識分子家庭。5歲承父教始學古文經典,8歲入私塾讀書,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和太平天國起義軍的激勵,滋長了振興中華、挽救民族危亡的思想。1891年遵父母之命結婚。1893年入長沙城南書院讀書5年,應縣考中諸生。1898年以優異成績被保送武昌兩湖書院就讀,開始接觸西方科學文化,關心時事政治,對民主政治特別感興趣。自立軍起義失敗後,他相信"只有革命,才能救亡圖存",立志投筆從軍,擔負救國救民的大任。1902年,被湖廣總督張之洞選派赴日本弘文學院留學,攻讀教育,卻關心軍事和政治。與同學楊毓麟等創辦進步刊物《遊學譯編》,宣傳民族民主革命,組織湘省同學成立團體,以實行國民革命相號召,團結了不少有志之士,被推舉為中國留學生會館評議員。面對沙俄侵佔中國東北,積極組織拒俄義勇隊,憤慨地説:中國大局,破壞已到了極點,今後只有實行革命,才可挽救危亡于萬一。

     1903年回國後,在上海、武漢廣泛聯繫革命志士,秋天回湖南策劃反清革命。為表示志向,改名黃興,改號黃克強,以示興我中華、剋復強暴的決心。他執教于明德學堂,向學生灌輸民主思想,深受歡迎,升為教育長。1904年在長沙與宋教仁等發起成立華興會,任會長,入會者有兩湖學生幾百人,後來成為中國同盟會的基礎之一。他在長沙積極聯絡軍界、會黨、學界,籌備武裝起義。他毀家紓難,變賣家産,作為軍費,後因事泄,遭清廷緝捕,逃亡日本。1905年7月,他第一次與孫中山見面,支援孫中山倡議,合組中國同盟會,以“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為綱領。他是盟書審定人和章程起草人之一。1905年8月13日中國同盟會在東京正式成立,孫中山為總理,他為執行部庶務,是第二號領袖人物,“總理缺席時,有全權主持會務”。革命黨人並稱他們兩人為“孫、黃”。中國同盟會是第一個資産階級民主革命政黨,擔負著領導辛亥革命的歷史重任。他一邊主持東京本部的工作,一邊派人潛回國內,發動武裝起義,1906年的瀏、醴、萍起義聲勢浩大,義軍發展到3萬多人。他在日本尤其注意做陸軍士官生的工作,掌握了上百名士官生同盟會員,以後成為革命軍的骨幹力量。同盟會幹部多次要求他替代孫中山任同盟會總理,他從大局出發,主動做工作,維護同盟會的團結和統一。他指出:“革命為黨眾生死問題,而非個人名位問題。孫總理德高望重”,應傾心擁護。

    為了推翻滿清反動統治,他還多次冒著生命危險到香港、廣西、安南,先後領導欽州、防城、鎮南關、湘桂邊界、廣州新軍起義。雖然屢戰屢敗,毫不氣餒,再接再厲發動更大規模的起義,同清朝軍隊進行殊死的搏鬥。孫中山在湘軍講演時高度評價大破清兵的欽州、雲南之役:“革命軍就是用一個人去打一百個人,像這樣的戰鬥,是非常的戰鬥,不可以常理論。像這樣不可以常理論的事,還是你們湖南人做出來的。”1911年4月27日,他集中精銳力量發動廣州起義,準備了絕筆書,帶頭衝鋒陷陣,率敢死隊進攻總督府,右手被打斷兩指,倖免于難。72名死難烈士葬于黃花崗,史稱黃花崗起義。其驚天動地的革命精神,鼓舞了全國人民的鬥志,也開始敲響清朝滅亡的喪鐘。

     他從悲憤欲絕中迅即振作起來,又籌備在中國中部武漢地區的起義。1911年10月10日武昌新軍暴動,他馬上馳奔武漢。起義軍都督府得知他抵達,興奮地打出一面大旗,上書“黃興到”,在城內外跑馬宣傳,鼓舞軍心。他被推為中華民國軍政府戰時總司令,在前線督師,冒著槍林彈雨,領導革命軍同清軍展開了激戰。儘管疊次從漢口、漢陽退守,但是在幾十天的浴血保衛戰中,挫盡清朝軍隊的銳氣,促成湘、陜等10余省相繼宣佈獨立,從根本上瓦解了清王朝的統治。正如中國同盟會一些元老所言:堅守漢陽,以促各省民軍之繼起,此關係民國之興亡尤巨,功不能不歸諸克強矣!

     1911年12月1日抵上海。南京攻克後,眾人推他出任大元帥,赴南京組織中央政府,他堅辭不就,力主中國同盟會以孫中山為總理,內部應團結一致。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在南京成立,孫中山任臨時大總統,他任陸軍部總長、參謀總長、兵站總監,輔佐孫中山,實際上承擔著政府總理和軍事統帥的職責,一身係民國之安危。辛亥革命勝利後,仍埋伏著許多危機,革命隊伍發生了大分化,袁世凱乘機篡奪了革命果實。1912年8月,中國同盟會改組為國民黨,他任理事。1913年他目睹宋教仁被袁世凱暗殺的慘劇,開始看清袁世凱的本質。二次革命爆發,他任江蘇討袁軍總司令,失敗後與孫中山等亡命日本。他不同意孫中山把國民黨改組為中華革命黨的意見,遂赴美國,進行革命宣傳,揭露袁世凱的專制獨裁,爭取海外對中國革命的支援。他派自己的兒子和秘書回國,參加蔡鍔領導的護國討袁戰爭。

     1916年7月,在各方電邀之下,他抵達上海,與孫中山重新取得一致立場和行動,團結國民黨員,建設中華民國。因長年累月為革命事業奔波,積勞成疾,由胃潰瘍導致胃血管破裂,1916年10月31日逝世于上海,終年42歲。孫中山主持治喪活動,領銜發出《黃興逝世通告》,稱讚他是肇建民國的柱石。北京政府褒揚他一生締造共和,功在國家,准予國葬。1917年4月15日,他的靈樞國葬于長沙岳麓山上。孫中山説:“湖南老革命黨,最著名的有黃克強。”章太炎撰聯讚其開創民主共和的偉大歷史功績:“元公則無民國,有史必有斯人。”他著述頗豐,後人輯有《黃興集》存世。

《二十世紀湖南人物》

編輯:輕晨

 
編輯:system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