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舊西藏兩重天之三:經濟由停滯到跨越式發展

時間:2009-03-18 15:41   來源:中國西藏資訊中心

  民主改革初期的1959年,西藏生産總值僅為1.74億元,到2008年預計可達到392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了65倍,年均增長8.9%。1959年西藏每人平均GDP僅為142元,1989年躍上1000元臺階,2001年躍上5000元臺階,2006年躍上10000元臺階。預計2008年西藏每人平均GDP達到13700多元,比1959年增加了13558 元。

  經濟跨越式發展是社會走向文明進步的基礎。經濟長期停滯不前,社會不可能進步。為什麼新西藏能夠實現經濟跨越式發展,而舊西藏經濟長期停滯不前?因為舊西藏的政權是剝削壓迫人民的政權,不可能推動經濟發展。

  民主改革前,以達賴為代表的三大領主,其使命就是剝削廣大農奴和奴隸。十四世達賴的家屬在拉薩佔有27個莊園、30個牧場,擁有奴隸6000多人。每年在農奴身上榨取的青棵33000多克(一克相當於14公斤),酥油2500多克,藏銀200多兩(15兩合一塊銀元)。1959年,達賴個人手上的黃金有16萬兩,白銀9500萬兩,珠寶玉器2萬多件。人民的勞動成果都被三大領主剝削、揮霍殆盡,社會根本沒有邁向文明進步的物質基礎。

  民主改革後,人民政府千方百計保護人民的勞動成果,引導人民群眾推動社會發展。1951年至2008年,國家在西藏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就累計投入1112.8億元。1959—2007年,中央財政向西藏的財政轉移支付累計近1600億元,年均增長近12%。特別是從2003年到2007年,中央對西藏的各項補助累計達到950.12億元,是上一個5年的2.42倍。1994年以來,中央先後安排59個中央國家機關、全國18個省市和17戶中央企業對口支援西藏經濟建設,對口援藏範圍覆蓋到全區所有地市和74個縣(市、區)。截止到2008年底,對口援藏中央國家機關、省市、中央企業已累計投入援藏資金達102.68億元,安排3651個對口援藏項目,選派3800多名幹部進藏工作。

  事實勝於雄辯。達賴所鼓吹的政教合一,只能使西藏長期處於落後的狀態。社會主義制度,才能使西藏獲得新生。

編輯:陳葉群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