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日報評論員:人口迅速增長 健康充分保障

時間:2009-03-30 09:11   來源:西藏日報
  人口迅速增長 健康充分保障——慶祝西藏百萬農奴解放紀念日系列評論之五

    從1959年3月28日以來,在西藏百萬農奴解放後的50年裏,自治區不斷改善各族群眾生産生活條件,大力改善醫療衛生條件,各族群眾生命健康得到充分保障,人口迅速增長,是幾個世紀以來西藏人口增長最快的時期。

資料圖片:藏北那曲鎮一對祖孫倆(2006年6月13日攝)。新華社記者 覺果 攝

    舊西藏經濟社會發展嚴重滯後,廣大老百姓基本享受不到任何社會保障,人口增長緩慢。和平解放前,西藏沒有一所現代醫療衛生機構,只有設備簡陋、規模很小的官辦藏醫機構和少量私人診所,從醫人員少,天花、霍亂、斑疹傷寒、猩紅熱、破傷風等疾病時常流行。由於經濟社會發展落後,1950年的舊西藏只有100萬人口,其中沒有住房的就達90萬人;當時的拉薩城區只有2萬人,而露宿街頭的貧民和乞丐就達1000多人。

    在舊西藏,強擦洞鄉231戶中有148戶人家過著饑寒交迫的乞討生活。圖為70歲的老乞丐尋珠帶著他殘廢的孩子在街上求乞。(攝于1958年)(資料照片) 新華社發

    特殊的計劃生育政策促進了西藏人口迅速增長。為緩解人口的快速增長,我國從上世紀70年代末開始實行計劃生育政策,提倡一對夫婦只生育一個孩子。但中央給予西藏特殊的計劃生育政策,從1984年起,西藏在藏族幹部、職工和城鎮居民中提倡鼓勵一對夫婦有間隔地生育兩個孩子,但堅持自願的原則,對80%的廣大農牧民並未實行計劃生育,主要倡導晚生晚育、優生優育、科學文明的婚姻生活。同時,計劃生育政策充分尊重西藏的宗教信仰、風俗習慣,反對任何形式的強迫命令和處罰行為。由於實行特殊的計劃生育政策,西藏人口增長迅速,但符合人口再增長規律,增長速度是科學平穩的,自然增長率近幾年一直在千分之十以上,2008年是千分之十一點七,每年凈增4萬人口,藏族已成為中國人口增長最快的民族之一。另外,從社會發展的角度看,隨著我區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在迅速增長的同時,西藏人口素質也在不斷提高。

資料圖片:這是西藏拉薩市達孜縣的村民在醫院接受檢查(2007年4月9日攝)。新華社記者 普布扎西 攝

    西藏人口的迅速增加和每人平均預期壽命的延長主要得益於經濟的發展。民主改革以來,為了加快西藏經濟社會發展步伐,中央加大對西藏財政的支援力度,對西藏實施“收入全留、補助遞增、專項扶持”的財政政策,從1959年至2007年,向西藏的財政轉移支付累計達近1600億元。中央始終把解決西藏各族人民的生存權和發展權問題放在首位,採取一系列措施大力發展社會生産力,改善生産生活條件,不斷提高西藏各族人民的生活水準和生活品質。目前,西藏總人口已由1959年的122.8萬人增加到2008年的287.08萬人,其中藏族和其他少數民族人口占95%以上。

    西藏人口的迅速增加和每人平均預期壽命的延長還得益於醫療衛生條件的不斷改善。和平解放後特別是民主改革後,中央和自治區投鉅資建立健全城鄉公共衛生體系,改革開放以來,已累計撥款18億多元用於發展西藏醫療衛生事業,每年用於農牧民的醫療補貼超過2000萬元。在一系列優惠政策的扶持下,西藏在全國率先實現了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全覆蓋,並逐步建立了以免費醫療為基礎的農牧區醫療制度。與此同時,西藏逐步建立起遍佈城鄉的醫療衛生網。2008年,全區共有衛生機構1339個,比1959年增加1277個;衛生技術人員9098人,比1959年增加8307人。隨著醫療衛生條件的改善,西藏人民的壽命和健康水準有了很大提高,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西藏就消滅了天花,各類傳染病、地方病發病率大幅度下降;每人平均預期壽命由和平解放時的35.5歲增加到67歲;據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西藏有80歲至99歲的老人13581人、百歲以上的老人62人,是中國每人平均百歲老人最多的省區之一。(西藏日報評論員)

編輯:董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