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流亡政府首席噶倫”桑東家鄉見聞
時間:2009-03-18 15:11 來源:新華網
“人間地獄”還是“天差地別的變化”?——“西藏流亡政府首席噶倫”桑東家鄉見聞
67歲的藏族老人拖頂站在高原毫無遮攔的陽光下,説到童年時的夥伴、如今的“西藏流亡政府首席噶倫”桑東,他憶起的卻是58年前的那個大雨天。
1951年,作為當地德欽林寺活佛的轉世,12歲的桑東從雲南省德欽縣雲嶺鄉的南佐村啟程,去西藏拉薩學經,小拖頂和村民冒雨把桑東送到村外的岔路。
桑東再也沒有回來。1959年3月拉薩發生叛亂後,他隨同達賴喇嘛逃往印度,此後的50年,桑東成為達賴集團的骨幹政治人物,直到擔任“西藏流亡政府首席噶倫”。他們向不了解情況的外界一次又一次的描述,聲稱藏族百姓“在共産黨統治下宗教和文化傳統瀕於滅絕”,“生活在‘人間地獄’中”。
拖頂一直生活在家鄉南佐村,一個面朝梅裏雪山和瀾滄江河谷的村莊。記者偶遇他時,這位身著皮襖、面容清癯的老人正背著孫子,和其他一些老人繞著村口的八座白色佛塔轉經,那是藏傳佛教信徒每日要做的功課。
向深山洼望去,南佐村的30余戶人家錯落分佈在疏落的林木和返青的農田間,經幡在暖陽中拂動,有人指著其中一座依然完好的房屋説,那是桑東當年住過的。
外表上看去,村子依然是典型的古色古香的藏式風景,但説起這幾十年生活的變化,拖頂的話簡單卻毫不猶豫:“那是天差地別!”站在他身旁的阿那老人則伸出大拇指和小拇指,用手勢形容這一差別。
上世紀70年代,南佐村就用上了電;後來又通了電話;4年前,通往南佐的盤山公路修竣,坐車半小時就能到雲嶺鄉,村民再也不用人背馬馱、走兩個小時的山路;現在村裏有6戶人家有汽車,幾乎家家用上摩托車。基礎設施的改善,讓村裏人走出封閉的大山,到幾百公里外的地方去上學、工作。從高處俯瞰全村,亮閃閃的衛星天線和太陽能熱水器點綴其間。
雲嶺鄉副鄉長阿金説,南佐村的發展狀況在整個雲嶺鄉和德欽縣僅算中等水準,這主要是因為受地理位置和交通條件所限,不過和以前比,這些年的變化實在顯著。
60歲的阿那這樣描述自家的生活:“玉米喂牲口,青稞做酒和糌粑,小麥自己吃。2001年國家實行退耕還林政策後,家裏一部分地種上了核桃,結了果可以賣錢。”阿那家還有14頭牛和5頭豬,吃肉用油的問題也解決了。
他幽默地説:“我們老人和孩子,現在還能從國家領‘工資’。”
他指的是隨著中國國庫的日益殷實,德欽縣所在的迪慶藏族自治州實施的惠民政策:給學生發放高原農牧民子女補貼,給65歲以上老人每月發30元補貼。阿那14歲的孫子在德欽一中讀初二,每月能領到120元。
“30元錢不多,但是買點鹽巴、零食足夠了。”拖頂説:“沒想到我到老了還能領到‘零花錢’。”
説話間,拖頂衣兜裏的手機響了,是家人打給他的。兩年前村裏“通”了手機,信號塔就建在白塔旁的一個山包上。
拖頂和阿那認為,1957年在迪慶推行的以推翻封建農奴制為目的的民主改革,讓他們的命運發生 了質的變化。
“民主改革取消農奴制,土地分給大家,沒有地主了,我們都很高興。”阿那説。
雖然出身地主家庭,拖頂也十分贊同民主改革。“我説不出什麼大道理,但是我覺得,民主改革帶來了真正的平等”,這位虔誠信奉藏傳佛教的老人説:“以前我們這裡農奴和奴隸,是不準出家當和尚、當尼姑的,現在是完全尊重個人的想法。”
過去,托頂家的食物主要是青稞、小麥,一個月可以吃到幾次肉。
“現在我家不是地主啦,反而吃的比過去好多了,每天可以吃到肉”,老人高興地説,“我很喜歡吃大米,以前很難買到大米。現在路好走,又有餘錢,去鄉里買大米很方便。”
拖頂家打算今年修新房。而他的鄰居、桑東的外甥家早就住上了兩層的樓房。記者去他家裏探訪時,只有女主人在忙家務,水泥鋪就的院子裏,一個用日本漫畫《灌藍高手》做造型的籃球框格外醒目。
這種“天差地別的變化”,拖頂很希望桑東能親眼見到。他説:“在我有生之年,希望能再見到他,希望他能回來看看家鄉的變化。”
但是對這位鼓吹製造“大藏區”和“藏獨”的人物,拖頂也表示:“我不希望國家被分裂,那樣所有的人都不會幸福。”
事實上,正是雲嶺鄉所在的雲南省,也能印證“西藏流亡政府”所謂要建立的“大藏區”,既無歷史基礎,亦無現實可能性。
即使從全球範圍來看,雲南也是民族多樣性分佈的典型地區,39萬多平方公里土地上分佈著25個世居少數民族。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和各民族平等的原則得到充分貫徹,全省有8個民族自治州、29個民族自治縣。各民族在這裡和睦相處,其生活習俗、宗教信仰都得到了充分的尊重。
雲嶺鄉所在的德欽縣80%的人口是藏族,同時也有傈僳族、納西族、漢族、回族等,300多年來這裡的人們就和睦相處,互相通婚,是名副其實的多民族大家庭。
在南佐村,今日的村民和祖輩一樣,去附近的寺廟燒香,攢錢去拉薩朝聖。村民每天轉的那一排八座白塔,是桑東的弟弟斯那江才活佛于2005年圓寂後,為祈禱他的轉世靈童早日被尋訪到而修建的。
斯那江才活佛是德欽縣雁門鄉英主頂寺的活佛,去年,他的轉世靈童獲得認定。站在高聳入雲的村口,雲嶺鄉副鄉長阿金指著遠處瀾滄江畔的一處村寨説:“轉世靈童就出生在那裏,他正在健康地成長。” (記者袁曄 張芽芽 李懷岩)
編輯:陳葉群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