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藏軍區某部舉辦紀念西藏民主改革50週年座談會。幾位親歷民主改革前舊西藏封建農奴制社會的藏族老人與該部官兵歡聚一堂,以親歷、親見、親聞,共話西藏民主改革50年來給駐地帶來的發展變化和藏族人民得到的實惠。
已是80高齡的藏族老人巴桑,出生在舊西藏的農奴家庭,親身體會過舊社會的種種苦難。他説:“我的祖祖輩輩都給地主當農奴,過著水深火熱的生活,吃的比狗差,幹的比牛累,而且晚上睡覺還必須得穿著衣服,因為要隨時隨地準備幹活,那時我們根本沒有人身自由。民主改革後,我們的生活就發生了翻天的變化。共産黨斬斷了我們身上的農奴枷鎖,而且還讓我們當家做了主人。如今逢年過節,政府和部隊都來看望我,噓寒問暖,發放慰問金和慰問品,還定期為我檢查身體,我從來都沒想過我會有這麼幸福的晚年生活。”
資料圖片:這些山洞,就是昔日農奴的家園。(資料照片) 新華社發
曲覺老人,十八軍進藏領路人,見證了青藏公路和康(川)藏公路從山崖天塹變平坦通途的歷程。説起西藏的變化,老人顯得異常激動。老人説:“西藏在和平解放前根本就沒有公路,交通閉塞,道路艱險。1950年初,我領著十八軍部分解放軍徒步走進西藏。在歷經4年多時間,十八軍官兵嚴格遵照黨中央‘一面進軍、一面修路’的指示,用雙手在世界屋脊上‘挖’出了青藏公路和康(川)藏公路。由於當時條件所限,修路全靠人力,有很多解放軍在修路過程中獻出了年輕的生命。如今,西藏的交通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機場和鐵路都成了通往祖國各地的橋梁……”曲覺老人的語音未落,會議室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
資料圖片:自2006年7月火車通至拉薩以來,打破了西藏自治區的交通瓶頸,使得鐵路、公路以及航空運輸的立體交通格局凸現于“世界屋脊”。上圖為一架飛機降落在拉薩貢嘎機場(2006年7月18日攝)。 中圖為一列火車行駛在藏北當雄縣境內的青藏鐵路與青藏公路立交處(2007年4月13日攝)。 下圖為拉薩柳梧立交橋一角(2007年6月28日攝)。 新華社記者 覺果 攝
憶往昔,西藏在社會主義的光輝大道上已經走過了50年;看今朝,西藏正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同樣的感受,同樣的心情,總能引起大家的共鳴。參加座談會的人員紛紛説:“沒有民主改革就沒有今天的幸福生活!”(羅陳 陳平 趙書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