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列確:從翻身農奴後代到國家高級幹部

時間:2009-03-16 13:37   來源:新華網

3月6日,來自西藏的全國人大代表列確(右)説,西藏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已經站在了全面建設小康西藏、平安西藏、和諧西藏的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堅信西藏的明天必將更加美好。 新華社記者尹棟遜攝

 

  資料圖片:3月6日,來自西藏的全國人大代表列確(右)説,西藏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已經站在了全面建設小康西藏、平安西藏、和諧西藏的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堅信西藏的明天必將更加美好。 新華社記者 尹棟遜 攝

 

  題:從翻身農奴後代到國家高級幹部——專訪西藏自治區人大常委會主任列確

  新華社記者 拉巴次仁 林建楊 徐松

  全國人大代表、西藏自治區人大常委會主任列確的一生充滿著傳奇,他的一生見證著西藏民主改革50年來的發展、進步和巨變。

  現年64歲的列確是農奴的後代,15歲才有機會上學,如今他身居要職,懷著一顆熾熱的心,希望“全心全力為國家做點事,為西藏謀點利”。

  列確于1944年10月出生在西藏日喀則地區江孜縣的一個農奴家庭,母親在生下他後不到兩年就過世了,隨後父親也另娶妻單過。列確從此由外祖母撫養,外祖母是江孜縣白居拉讓家族的一個家奴。

  “當時家裏的貧困和慘澹可想而知。姥姥身體不好,我只能一直在家裏幫忙拾拾柴。家裏的收入主要靠姥姥給拉讓家族捻點土毛線,另外她還釀點青稞酒賣來補貼家用。”列確回憶説。

  小時的列確非常希望能上學,但縣裏兩所私塾學校的學生幾乎都是貴族子弟。“每次經過學校,聽到讀書聲,我都非常羨慕。當時總是在想,我要是能有機會到裏面去學習,那該多好啊。”他説。但作為農奴的後代,他想進私塾唸書比登天還難,除了家裏貧困外,更重要的原因是他沒有自由。

  在當時西藏政教合一的封建農奴制下,農奴超過舊西藏人口的95%,他們只是官家、貴族和寺院上層僧侶三大領主“會説話的工具”,不佔有土地,沒有人身自由,都依附在某一領主的莊園中為生。佔西藏人口不到5%的農奴主佔有農奴的人身,把農奴當作自己的私有財産隨意支配,可以買賣、轉讓和交換。

  “農奴們經常説,舊西藏屬於我們的只有影子,其他的什麼也沒有。”列確説。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後,由於舊的封建農奴制依然存在,農奴的孩子們只能在農奴主家裏當傭人,根本沒有上學的權利。

  1959年,西藏迎來具有歷史轉折意義的一年。當年3月,解放軍在平息了以達賴為首的西藏上層反動集團發動的叛亂後,開啟民主改革,廢除政教合一的封建農奴制,使百萬農奴和奴隸獲得人身自由,分得土地,並享有法律所規定的政治權利。

  這一年15歲的列確也獲得自由,並走進了他夢寐以求的學校。“雖然我當時已經15歲了,但仍然只能上小學。不過班裏不少同學都跟我的年齡差不多,還有的20多歲。”他笑著説。

  更讓他開心的是,中國共産黨領導下、行使地方政府職權的西藏自治區籌備委員會不僅給他免費提供衣服、課本和書包等生活學習物品,還每個月給他16元錢的助學金。“這確實是極大的支援。當時16元錢很能解決問題,不僅解決了我的生活費,還能剩點給家裏買點吃的,比如糌粑等。”

  列確非常珍惜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刻苦學習、成績優異。由於當時允許跳級,小學6年他只用4年就畢業了,然後進入江孜中學。1964年他初中畢業。“我能堅持到初中畢業,靠的就是國家的支援。”他説。

  從初中畢業到1971年,他先後在西藏江孜縣中學、附小、江孜縣小學任教。“那個時候一個月工資28元,但夠用。我抽煙,每個月還給姥姥10元錢,過得不錯。”他説。

  1971年3月,列確開始自己的從政生涯。在過去38年中,他擔任過的主要職位包括江孜縣團委書記,自治區黨委組織部組織處副處長、副部長,拉薩市委書記,自治區常務副主席、主席等。去年1月,列確連任西藏自治區人大常委會主任。

  “我的一生經歷的變化可以用翻天覆地來形容。如果沒有民主改革,沒有中國共産黨,沒有社會主義制度,就沒有西藏各族人民的翻身解放,也沒有我的今天。”他説。

  他表示,民主改革是西藏社會發展和人權進步的重大歷史事件,也是人類文明發展史和世界人權史上的巨大進步。

編輯:陳葉群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