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堆龍德慶縣東嘎鎮南嘎村村民倉決
倉決(左)向記者講述致富經歷。 攝影:王飛
我今年41歲,是民主改革之後生的,趕上了好時光。黨的政策非常好,無論你想做什麼,只要你能幹,只要守法,都可以大膽的去想、去做。
我12歲時母親去世,幾年後父親也離開了,我從23歲開始主持這個家,承擔起了家裏的大事小情,給人打工做麵條,每月工資只有150元。
隨著生活水準的提高,每天5元錢的工資沒辦法生活,於是想到了自家的田地。對農民來説,地是命根子。我們家農田面積不少,但僅僅種植小麥和青稞,只能維持一家人吃飽飯。
我從來都不認為女人與男人有什麼區別,男人做的事情我也能做,女人做的事情我會更加努力做得最好。
我喜歡“胡思亂想”,總是琢磨怎麼改善一家人的生活,看到賣菜能掙錢,就從自家的地裏劃出兩畝來,一畝半種馬鈴薯,半畝種大蔥,再把這些賣到市場,早出晚歸,但生意很好。
28歲時我有了新的目標——開飯館,從南嘎村裏借了2萬元,租了兩間商品房,開始經營飯館。
飯館開業後,來吃飯、喝茶的人越來越多,飯館的純收入每年不下4萬元,好的時候甚至會達到6萬餘元,1年半之內就還清了2萬元的借款和利息,並且有多餘的錢存到銀行裏。
通過和家人的共同努力,2006年3月我家蓋了現在的三層小樓,9月份搬了進來。要蓋像樣一點的房子,僅靠自己的存款還遠遠不夠,於是向銀行、鄉親們借了15萬元,蓋房子總共花了35萬餘元,每年還款2萬餘元。房子蓋好後,三層自己家人住,一層和二層的十間房子作為商品房對外出租,每年可以收到4萬多元的租金。
倉決家的門臉房。 攝影:王飛
我家現在有四口人,丈夫給別人開車,每月工資有1500元;兩個孩子一個4歲,另一個是我哥哥的孩子,13歲,從2歲開始就和我們生活在一起。
我的舊房子沒有拆,條件與新房子相比,無論是面積,還是各種設備,都沒辦法相提並論,新房裏冰箱、洗衣機、電視、消毒櫃等電器應有盡有;有藏式客廳,也有漢式客廳,有自己家的房間,也有十余間出租房……這種新舊對比是天壤之別,我們生活的變化與發展也是翻天覆地。
我家藏、漢式客廳裏分別挂了兩幅拉薩市全貌圖,一幅是五十年前的,另一幅是近幾年的,我希望我的孩子們能夠從這兩幅畫中看到拉薩的變化與發展,更希望他們能夠懂得現在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
倉決家的漢式客廳,墻上挂著老拉薩的圖片。 攝影:王飛
倉決家的藏式客廳,墻上挂著新拉薩的圖片。 攝影:王飛
我2001年被選為南嘎村第六組的組長,2002年被選為村婦女主任。每月只有130元的微薄工資,承擔著大量的工作,工資還不夠電話費的支出,但是因為我有自己的飯館和商品房,所以對工資沒有太多的要求,想到自己有困難的時候得到過全村人的幫助,現在能為鄉親們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情,我沒有什麼怨言。
我們第六組的鄉親們,2003年花43萬元蓋了十多間商品房,是二層小樓,後來修建的商品房的基礎資金也是來源於這裡。我們今年最大的目標就是修建好第二處大型商品房,讓鄉親們得到更多實惠,改善各家的生活。(記者 貢桑拉姆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