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尊重改變——西藏傳統宗教透出新氣象

時間:2009-03-18 14:17   來源:新華網

一位藏族老人在西藏昌珠寺內上酥油(1月14日攝)。 西藏民主改革50年來,各族人民的宗教信仰和民族習俗受到尊重,正常的宗教活動和宗教信仰依法得到保護,各種宗教活動正常舉行,西藏的傳統宗教在傳承、尊重與改變中展現出新面貌。隨著時代的發展,西藏的寺廟不僅傳承了愛國主義傳統,也透露出種種新氣象。 新華社記者陳建力攝

 

  一位藏族老人在西藏昌珠寺內上酥油(1月14日攝)。 西藏民主改革50年來,各族人民的宗教信仰和民族習俗受到尊重,正常的宗教活動和宗教信仰依法得到保護,各種宗教活動正常舉行,西藏的傳統宗教在傳承、尊重與改變中展現出新面貌。隨著時代的發展,西藏的寺廟不僅傳承了愛國主義傳統,也透露出種種新氣象。 新華社記者陳建力攝

  新華網拉薩2月27日電 題:傳承尊重改變——西藏傳統宗教透出新氣象

  記者李惠子、趙超

  布達拉宮,大昭寺,扎什倫布寺……對於這些西藏宗教活動場所,人們耳熟能詳,並把它們作為嚮往的旅遊目的地。近年來,國家先後投入鉅資對西藏的眾多宗教活動場所進行了修繕,一方面改善了寺廟的設施,另一方面則促進了更多的寺廟開始對公眾開放。

  西藏民主改革50年來,各族人民的宗教信仰和民族習俗受到尊重,正常的宗教活動和宗教信仰依法得到保護,各種宗教活動正常舉行,西藏的傳統宗教在傳承、尊重與改變中展現出新面貌。隨著時代的發展,西藏的寺廟不僅傳承了愛國主義傳統,也透露出種種新氣象。

 

僧侶在拉薩大昭寺內辯經(1月16日攝)。 西藏民主改革50年來,各族人民的宗教信仰和民族習俗受到尊重,正常的宗教活動和宗教信仰依法得到保護,各種宗教活動正常舉行,西藏的傳統宗教在傳承、尊重與改變中展現出新面貌。隨著時代的發展,西藏的寺廟不僅傳承了愛國主義傳統,也透露出種種新氣象。 新華社記者陳建力攝

 

僧侶在拉薩大昭寺內辯經(1月16日攝)。 新華社記者 陳建力 攝


  不變的愛國傳統

  舊西藏實行的是與歐洲中世紀類似的政教合一的宗教制度。以達賴為總代表的上層勢力操縱政治、經濟和文化命脈,把持信眾進入天國的“入場券”,對廣大信教群眾實行神權統治和宗教專制,根本談不上宗教信仰自由。這種體製成為窒息社會活力、束縛人們思想的沉重枷鎖。1959年的民主改革,徹底推翻了腐朽落後的政教合一制度和以達賴為首的寺廟活佛的教權統治,實現了政教完全分離和寺廟公共事務管理的民主化,為實現宗教信仰自由提供了制度保障。

  45歲的薩迦寺主持班典頓玉打算將這個藏傳佛教四大教派之一薩迦派的主寺建成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他認為薩迦寺有這樣的資格,因為歷史上薩迦寺在完成祖國統一、鞏固祖國疆域方面,做出了不可低估的貢獻。

 
這是西藏薩迦寺大殿外景(11月28日攝)。國家投資8600萬元的西藏薩迦寺維修工程已經完成了近80%,預計2009年將完成全部維修任務。薩迦寺始建於1073年,是藏傳佛教薩迦派主寺。 新華社記者覺果攝

 

  資料圖片:這是西藏薩迦寺大殿外景(2008年11月28日攝)。 新華社記者 覺果 攝

  薩迦寺位於西藏日喀則地區薩迦縣,已有900多年的歷史。班典頓玉説,13世紀中葉可以説是藏傳佛教界愛國主義傳統形成和早期發展的時期,出現了以薩迦派第四祖薩迦班智達和第五祖八思巴伯侄為代表的愛國愛教的高僧大德。班典頓玉還説,做一個僧人必須愛國,了解歷史,這也是佛法的起碼要求。

  中國佛教協會常務理事、佛協西藏分會副會長直貢瓊倉洛桑強巴活佛對記者表示,真正的佛教徒要講“誠”“實”和“愛國”,要消除雜念,不做破壞社會秩序的事,因為僧人首先是中國公民。
  佛協西藏分會會長珠康土登克珠説:“愛國是前提,愛教是目的,守法是保障,僧人要熱愛自己的國家,忠於自己信奉的宗教,作為宗教人士嚴格遵守佛門清規戒律就做到了遵紀守法。”

  班典頓玉説,以薩迦佛學院為例,佛學院和閉關修行院傳授的重要內容就是薩迦文化的愛國主義內涵,這樣做才對得起我們的祖宗。

  19歲的薩迦寺僧人扎巴説,薩迦寺有很好的學習環境和愛國傳統,他家離寺院很近,薩迦寺對他從小就有耳濡目染的影響,中學畢業後,他選擇出家,家人都很支援。目前,他正在薩迦初級佛學院學習。

  西藏自治區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近日命名扎什倫布寺、昌都強巴林寺等10座寺廟為“愛國守法先進寺廟”。西藏自治區政協副主席、扎什倫布寺主持薩龍平拉説,對僧人的教育首先應是愛國愛教、遵紀守法,這一點過去、現在和將來都不會變。

  在西藏,正常的宗教活動和宗教信仰依法受到保護。西藏自治區和7個地市均設有佛教協會。中國佛協西藏分會辦有西藏佛學院、藏文印經院和藏文會刊《西藏佛教》。國家創辦了中國藏語系高級佛學院,專門培養藏傳佛教高級人才,西藏已有100余名活佛、高僧進入該院深造。

 

  僧人生活的與時俱進

  在大昭寺出家20多年的尼瑪次仁是大昭寺管委會的副主任。他認為,佛教是與時俱進的,而不是一潭死水。他舉例説,大昭寺過去只對信教群眾開放,是信教群眾朝聖舉行佛教儀式的聖地,但現在它又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産。“我們的目的是把祖先留下的文化遺産保護好,把佛教傳承好,只是方法和形式在變。”尼瑪次仁説。 

 

眾多信教群眾在拉薩大昭寺廣場朝佛(1月16日攝)。 西藏民主改革50年來,各族人民的宗教信仰和民族習俗受到尊重,正常的宗教活動和宗教信仰依法得到保護,各種宗教活動正常舉行,西藏的傳統宗教在傳承、尊重與改變中展現出新面貌。隨著時代的發展,西藏的寺廟不僅傳承了愛國主義傳統,也透露出種種新氣象。 新華社記者陳建力攝

 

  眾多信教群眾在拉薩大昭寺廣場朝佛(1月16日攝)。 新華社記者 陳建力 攝


  在西藏,各寺廟均由民主選舉的管理機構,自主地管理寺廟內部的事務。信徒們可以自由地去寺廟、神山、神湖朝拜,轉山、轉經、上供、齋僧佈施、煨桑、誦經。在西藏到處都可以看到善男信女懸挂的經幡、堆積的刻有佛教經文的嘛呢堆和磕長頭、轉經、朝拜的信教群眾。信教群眾家裏幾乎都設有小經堂和佛龕。據估計,每年到拉薩大昭寺朝佛敬香的信教群眾就達上百萬人次。

  宗教信仰自由權利的實現,使得西藏的宗教活動隨著時代的前進而不斷發展變化,廣大僧人的生活也與整個社會建立起日益密切的聯繫。

  尼瑪次仁和大昭寺的100多名僧人每天不僅要接待信教群眾,還要接待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以及對藏文化感興趣的專家學者。“大昭寺是藏傳佛教聖地,但佛教不分種族,遊客的到來也能讓大昭寺的價值發揚光大。”他説。

  緊張工作之餘,尼瑪次仁還抓緊學習漢語和英語。他還通過與遊客的交流溝通提高語言水準。尼瑪次仁説,“過去只講藏語就行,但現在有很多外國遊客,還要學英語。”他曾到北京的中國藏語系高級佛學院進修了一年,還去西南民族大學強化了英語。

  直貢瓊倉洛桑強巴告訴記者,現在西藏的僧人數量有所減少,但僧人的知識結構和閱歷是過去無法比擬的,很多僧人能説英語,懂科技,會電腦,文化水準很高,政治、宗教和法律知識比以前更廣。

 

資料圖片:2006年7月14日,兩名喇嘛在拉薩體驗賽車遊戲。當日,兩家企業在拉薩布達拉宮前向當地群眾展示最新電腦産品的強大計算性能和出色的娛樂遊戲及影音表現。來自拉薩色拉寺的7名喇嘛在現場體驗了各種高科技娛樂遊戲。 新華社記者 格桑達瓦 攝

 

  資料圖片:2006年7月14日,兩名喇嘛在拉薩體驗賽車遊戲。當日,兩家企業在拉薩布達拉宮前向當地群眾展示最新電腦産品的強大計算性能和出色的娛樂遊戲及影音表現。來自拉薩色拉寺的7名喇嘛在現場體驗了各種高科技娛樂遊戲。 新華社記者 格桑達瓦 攝

  拉薩三大寺之一的哲蚌寺是藏傳佛教格魯派的祖寺。寺廟管委會常務副主任阿旺群增説,50年前的舊西藏沒有一所現代意義的學校,老百姓只能到寺廟學習,現在教育飛速發展,我們規定18歲以上的公民才可根據自願與信仰自由的原則選擇出家,老百姓受到教育後才到寺廟來,從這一點來説,教育也促進了寺廟的發展。

  阿旺群增説,社會的發展也極大帶動了寺廟的發展。民主改革後,最大的變化是生活方面,寺裏不再燒牛糞了,取而代之的是整潔、乾淨又省時的燃料,原來用水桶提水,現在每個院落都有自來水。政府投資改善僧人的用水和照明,修繕公路和大殿,生活條件極大改善,去年僧人還被納入了醫療保險。

  日喀則薩迦寺主持班典頓玉認為自己學佛的20多年,精神生活發生了很大變化,開闊了眼界,生活越來越好。作為主持,他每月要領取國家發給的工資。“對僧人來説,這些錢根本花不完,也沒什麼可買的,我就捐錢給地震災區。”班典頓玉説。

  班典頓玉早在2000年就購買了筆記型電腦,可以隨時上網,他認為在資訊化時代,僧人的觀念也不能落後。他説,“這是在自己民族文化的基礎上,吸收先進文化,符合時代進步的做法”。在他的努力下,薩迦寺裏的高級佛學院開辦了電腦班,旨在弘揚薩迦文化的薩迦寺網站也將開通。

編輯:陳葉群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