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借“藝術授權”之力 闖“中國創造”之路

時間:2010-11-09 15:00   來源:新華網

  11月25日,在北京“Art Key798藝術中心”舉行的第四屆北京國際文化創意産業博覽會“藝術授權分論壇”上,多位業內人士和專家表示,金融危機是“中國製造”轉向“中國創造”的重要機遇期,而“文化”、“創意”元素對製造業商品的植入,無疑是提升産品附加值的重要解決方案。

  隨著文化産業與製造業的深層融合,以工業設計、授權業為代表的中間産業鏈條,對上聯繫藝術家、對下關聯製造商,一方面推動中國製造業大跨步邁向轉型、升級之路,另一方面也實現了文化産業的縱深化發展。

  文化和製造業的深層融合成大勢所趨
  工業設計和授權業必將異軍突起

  金融危機使“中國製造”面臨巨大的市場變數:過去依靠凈出口顯著拉動中國GDP增長的模式,今年受到了重創——在中國前三季度7.7%的增長率中,出口的貢獻為-3.4個百分點。大量缺乏自有品牌、缺乏獨特設計的産品,過去僅依靠“薄利多銷”的低價策略維持盈利。一旦危機來臨,經銷商壓低價格、分散訂單,廠家就難以生存。

  為了應對這場危機,一些製造商開始尋求提高産品附加值的破解之路。過去談到“提高附加值”,製造商更多地是想到提高科技含量。但是金融危機下文化創意産業的“逆勢上揚”讓他們看到了另一個快速提高産品含金量的方式:在産品裏體現創意、植入文化要素,從提高産品的智慧財産權擁有量入手,提升産品層次。

  經營獎章、紀念品、鑰匙扣等金屬製品的開成興業股份有限公司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和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特許生産商。該公司副總經理高文茂向記者表示,金融危機使該公司産品的出口遭遇到了很大打擊,過去佔企業營業收入80%的外銷現在縮水到50%左右。目前企業正在探索自主品牌的建立和發展、産品的升級之路,而向産品植入藝術元素正是他們所尋求的一個解決方案。為此,開成興業在當天的論壇上與Art Key集團簽訂了正式合作協議,在明年世博會期間將推出集齊白石畫作元素、世博元素的限量版收藏徽章。

  對此,中國社科院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張曉明指出,“文化與製造業的結合必將成為未來中國産業經濟發展的重要趨勢。而作為連結文化産業和製造業的中間鏈條,設計業、授權業等代表行業將進入發展的黃金時段。”

  企業依靠文化創意産業提高産品附加值,已從過去的被動行為發展到現在的自發自覺行為。Art Key集團對此深有體會。“過去我們的製造商客戶基本都在國外,在金融危機前下游客戶國內佔比不到10%。而金融危機發生以後,來我們集團洽談業務的國內企業激增了50%以上,這一年間中國客戶增速大大超過外國客戶的增加速度,” Art Key集團首席執行官郭羿承説。

  藝術授權:經營藝術寶藏 借“中國創造”傳播中國文化

  根據耶魯管理學院和哈佛商業學院研究小組所完成的全球授權行業報告,授權産業包括藝術授權、品牌授權、卡通造型圖案授權、娛樂授權、時尚授權和運動授權七大類別。

  作為授權業中的一個分支,藝術授權在全球的市場規模過去一直都在較快增長,2007年全球市場交易金額為191.7億美元,比2006年增長約2.3%。金融危機也使藝術授權業遭受較大影響,2008年全球市場規模縮水到187.5億美金,同期減少了2.2%。然而,中國內地的市場規模卻是在成長的,據郭羿承介紹,市場規模大約擴大了50%左右。

  也因如此,Art Key十分看好未來大陸地區的藝術授權市場。“中國藝術授權的核心在於以‘中國製造’為載體推廣中國文化,而中國文化在全球具有很深的根基,這是我們的核心優勢,”郭羿承説,“未來3-5年,我們相信我們在大陸的市場能達到5億人民幣的規模,而隨著市場規模的擴大,一定會有越來越多的授權企業加入我們的行業,行業的競爭局面會隨之形成”。

  Art Key目前擁有臺北故宮所有複製畫和齊白石畫作的授權。現在集團還在擴大對上游藝術家作品授權的範圍,並嘗試經營文化品牌的授權。一邊連結著上游藝術家市場,經營藝術寶藏使之盡顯其經濟效益;另一邊連接著下游製造業廠商,提高製造商品的競爭力和利潤空間,藝術授權是真正使“文化産業”和“製造業”“賺大錢”的中間産業。

  北京市文化發展基金會副會長、秘書長孟海東在當天的論壇上表示,當前我國文化創意産業發展存在的巨大瓶頸是,我們很難看到文化創意與我們的物質生活相結合,而多停留在精神層面滿足人們的需求。文化創意産業有待縱深化發展,即如何實現人們日常消費的審美化趨勢,這也對物質生産行業提出了挑戰。

  “藝術授權將商品與智慧財産權相結合,將文化價值與商業價值相結合,正是文化創意産業縱深化發展的重要途徑”,孟海東説。為此,北京文化發展基金會與Art Key合作成立了國際藝術授權基金,為授權業的發展提供必要的資金支援。

此外,將中國傳統文化元素融入中國出口産品和服務之中,在提高其附加值的同時,亦能增加國外消費者對我國的文化認同感,實現文化貿易與貨物貿易相互提升的良性迴圈,可謂一舉兩得。

  智慧財産權保護不健全成為中國授權業發展面臨的最大障礙

  儘管對前景抱有很大期待,但智慧財産權保護不健全、市場不規範仍使包括Art Key在內的所有中國內地授權代理商舉步維艱。

  郭羿承介紹,Art Key的藝術授權經營,在國外的經營利潤遠遠大於在大陸地區的經營利潤,一方面是廣大企業對授權概念比較陌生,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智慧財産權保護不夠健全影響了市場的發展。這致使多年來,國內藝術授權市場僅是Art Key一家在獨自支撐。

  受此困擾的不止藝術授權一家。據業內人士介紹,過去湖南三辰以“藍貓”的卡通形象授權經營玩具、飲料、保健品、服飾、襪業、日化用品、鞋業等4000多個品種,但發展到最後,卻因為盜版的“藍貓”産品過於猖獗不得不清理其專賣店。

  也正因如此,大陸地區真正做授權的企業,屈指可數。專家解讀,目前授權業在中國發展緩慢主要有三重障礙:智慧財産權保護不健全、仲介組織不完整、産業分工不細緻。但智慧財産權無疑是最關鍵的發展瓶頸。一旦智慧財産權保護跟上來,自然會有企業看重授權商機進入仲介行列,産業鏈條也就隨之建立和完善起來。

  高文茂認為,智慧財産權市場的規範化,一方面需要政府和社會的推動和努力,另一方面企業也要轉變心態、積極應對。首先,産品不斷推陳出新,創意的更新速度要高於倣品的更新速度;其次,産品的品質和技術不斷提升層次,增加模倣的難度,提高仿製成本;第三,企業犧牲一定的利潤率、適當降低正版商品價格,使正版商品成為消費者的首選。三管齊下應對盜版,企業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張曉明認為,過去我國在智慧財産權方面是一個純粹的進口國,但隨著我國內容生産能力的極大豐富,未來5-10年我國有望實現智慧財産權的進出口相對平衡。因此,未來我國智慧財産權的保護或將從消極保護轉向積極保護,市場的規範化發展指日可待。到那時,授權業一定會在中國“遍地開花”。

編輯:趙輝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