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華人共同的清明記憶——山西中國清明文化節

時間:2011-04-06 14:16   來源:山西青年報

  時間:2008年4月2日—15日

  主題:親近自然、親近傳統、親近英賢、親近家人

  活動亮點:主題文化活動,主要有中國傳統節日暨寒食清明文化論壇、中國寒食清明文化之鄉和中國寒食清明文化研究中心授牌儀式。

  主題文藝活動:晉劇《介子推》太原首演、晉中社火表演等。

  主題民俗活動:綿山廟會、寒食精品文化展、全國首屆風箏、鞦韆、拔河邀請賽和蹴鞠表演。

  主題緬懷活動:公祭介子推大典、萬人踏青植樹等。

  第一屆 寒食清明文化之鄉落戶介休綿山

  2008年4月2日—15日,首屆“中國清明(寒食)文化節”在綿山舉行。本次文化節由中央文明辦、中國文聯、山西省人民政府主辦,中共山西省委宣傳部、晉中市人民政府、介休市人民政府、綿山風景區具體承辦。全國政協副主席孫家正、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民協主席馮驥才、時任山西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高建民(現任中共山西省委常委、副省長)、山西省副省長張平、國內著名民俗專家學者參加。

  啟動儀式上,介休也被授予“中國寒食清明文化之鄉”,綿山被授予 “中國寒食清明文化研究中心”。首屆“中國清明(寒食)文化節”旨在以清明節為載體,以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主題,努力普及清明節和文明禮儀知識,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增進人們的情感交流,讓人民群眾共用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豐碩成果。

  作為本次活動的一項重要內容——“傳統節日暨清明節論壇”,邀請了全國民俗界、歷史界、文化界的近50位專家學者,不僅實地考察了介休當地寒食、清明節的民俗文化,還登上綿山,共同祭拜了介子推。與會者對寒食節、清明節的起源、發展等追根溯源,並就傳統節日與現代社會文化發展及傳統文化復興的關係等進行研討,提出了不少真知灼見。有些專家學者還對傳統節日如何在現代社會煥發出新的生機提出了具有操作性的建議。

  第二屆 全民參與體驗清明文化

  時間:2009年4月1日—4月15日主題:走進清明源地、體驗清明文化活動亮點:“1+10”系列文化活動,即舉辦一個啟動儀式,開展十項系列活動。

  十項系列活動為:

  1、舉辦“我們的節日——第二屆寒食清明文化論壇”研討會

  2、綿山風景區祭奠介子推活動

  3、綿山組織萬人廟會活動

  4、舉辦綿山景區第二屆全國寒食清明民間藝術作品展

  5、舉辦《綿山神佛造像》精品書籍發行儀式

  6、新編晉劇《介子推》修改劇目上演

  7、舉辦《介子推與寒食清明節》一書首發式

  8、舉辦大型清明節“綿山挂祥鈴”節日傳統活動

  9、組織清明植樹或萬人踏青紀念性活動

  10、組織介休市青少年寒食清明故事會、賽詩會

  為傳承清明節豐富多彩的民俗活動,弘揚清明節傳統健康的民族文化,使我國古老的優良傳統文化與和諧社會的建設相融合,從而豐富和諧社會的內涵,中央文明辦、中國文藝家聯合會、中國民間文藝者合作協會、山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了“晉風和韻2009山西介休清明(寒食)文化活動”。

  本屆寒食清明文化節通過論壇研討、祭祀、展覽、民俗比賽和文藝演出等多種形式,展示寒食清明文化的起源、傳承與發展。來自海內外的專家、學者齊聚清明源地,體驗清明文化,共同慶賀這一盛典。另外,斯洛維尼亞、孟加拉、以色列、蘇丹、越南、韓國、新加坡、摩洛哥、斯里蘭卡、尼泊爾等國駐華大使參加文化節活動。

  本次文化節的一大亮點是,傳統節日假日旅遊高層論壇與《綿山神佛造像上品》新書發佈遙相互應。全面展示了介休地方文化特色,觀賞性和參與性強,是本次文化節的又一特色。清明民俗活動比賽、寒食精品展、公祭介子推大典等活動,充分展現介休濃郁的民俗風情,展示改革了開放30年來介休取得的巨大成就,為市民奉獻上一道精美的 “民俗文化大餐”。

  第三屆 海內外華人的共同節日

  時間:2010年4月1日—15日主題:走進清明源地、體驗清明文化

  活動亮點:

  亮點一:《清明節》特種郵票首發。《清明節》郵票共3套,它的發行使我國五大重要傳統節日的紀特郵票得以“全部團聚”。

  亮點二:馮驥才先生兩部新作《綿山彩塑》、《綿山包骨真身像》在綿山首發。

  亮點三:海內外華人共論清明。

  亮點四:春秋禮儀公祭介子推。

  亮點五:全民參與盪鞦千、放風箏、拔河、踏青、植樹等民俗活動。

  亮點六:舞臺版 “清明上河圖”。綿山一帶保留的寒食清明民俗活動,在本屆活動中有聲有色為遊客打造了舞臺版的 “清明上河圖”。

  亮點七:著名表演藝術家唐國強應邀為本屆文化節深情朗誦了緬懷介子推的《介賢頌》。

  本屆文化節由中國文聯、山西省人民政府主辦,中郵集團總公司、中國民協、山西省委宣傳部、山西省文明辦、山西省文聯、山西省僑聯、山西廣播電視臺、晉中市委、市政府、介休市委、市政府和綿山風景區承辦。

  本屆文化節在前兩屆成功舉辦的基礎上,更重全民參與性。由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民協主席馮驥才領銜的論壇,邀請了日本、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海內外民俗類、歷史類、文化類的60余名知名華人專家學者參與。另外,全市千余名中小學生開展了綠色緬懷—經典美文誦讀。主題民俗活動有寒食精品展、盪鞦千、放風箏、拔河、蹴鞠等清明民俗活動表演和綿山廟會等。主題緬懷活動有400余人參加介公祠公祭介子推大典,介公墓插柳掃墓及植樹等。公祭大典依照春秋時期古老的禮儀,著春秋時期服飾,採用現代祭祀物品進行公祭,表達幾千年來人們對介子推的綿綿追思以及對他廉潔誠信、功不言祿等垂世品格的傳承、紀念。

  清明文化之鄉——綿山的民俗傳承

  ■本報記者 閆鑫

  猶如屈原與端午節一樣,古代先賢介子推與清明節不可分割的聯繫,使得二十四節氣之一的清明,蘊含了敬賢的人文內涵。漸漸地,清明節從一個歲時之節逐漸演變成為國家民族節日。

  插柳、掃墓、品寒食、祭拜介子推……在清明(寒食)節的發源地——山西介休綿山,生活在這片古老土地上的人們對清明寒食有著更深的感觸和理解。也正是因此,這裡清明節期間的傳統文化和民俗活動得到了最真切的解讀和傳承。

  清明節源於介子推

  清明節的起源,必須先從寒食節説起。寒食節,因紀念春秋時期忠孝節義名臣介子推而設,它在我國傳統節日中形成最早,也是我國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距今已有2640多年的歷史,比端午節早200年曆史。

  東漢周斐《汝南先賢傳》明確記載,當時民間已將介子推故事與禁火習俗相提並論。其曰:“介子推以三月三日自燔,後成禁火之俗。”西晉孫楚《北堂書鈔祭介子推文》曰:“至三月清明,斷火寒食,其至先後一月。”

  介子推是春秋時期晉國人,一度追隨晉獻公的公子重耳流亡他鄉,在外19年。其間,介子推在重耳餓極之時,悄悄割下自己的股肉給重耳充饑,重耳知後感動莫名。後來,重耳終於回國即位,是為晉文公,卻在封賞群臣時,落下了介子推。功不言祿、潔身自好的介子推攜母出走,隱居介休綿山山中。晉文公悔悟後上綿山尋訪,求之不出,無奈之中放火燒山,想逼他攜母出山。但是狐偃、趙衰這兩個也曾經隨重耳逃亡的大臣,自知自己的功勞比不上介子推,暗中使人四面舉火,最終將介子推母子燒死在綿山上。晉文公追悔莫及。

  據傳介子推母子燒死在一棵大柳樹下。晉文公悲痛欲絕,於是將燒焦的樹榦做成木屐,“朝夕相隨,終身不離。”第二年還孝服登山祭奠介子推,見柳樹死而復生,綠枝千條,於是折柳枝戴于頭上,並賜該柳樹為“清明柳”,定清明為清明節。同時還下令晉國官民在介子推忌日禁火,只吃冷食,禁火寒食於是相沿成習。

  一些專家研究認為,寒食清明節為介子推而設,寒食節又融會于清明節之中,這兩次文化大變遷,大約在唐代已經全部完成。介子推的事跡在古代中國統治者和文人士大夫的眼中是最具有楷模價值的。他忠君忠國,功不言祿,視名利如糞土,這些都是古代人推崇的品行。所以寒食節紀念介子推,清明節祭掃介子推,使寒食、清明加速合併,平添了豐厚的文化內涵,增強了文化魅力。

  兩千年的節俗演變

  那麼,兩千多年來,我們的寒食節、清明節是怎樣過的呢?綿山作為寒食清明節的發源地,又有哪些獨特的民俗呢?

  參加“中國清明(寒食)文化節”論壇的學者們提到,“清明前後,種瓜點豆”、“清明插柳”等諺語,提醒人們合理安排農時,也是在提醒人們不忘尊重自然,不忘尊重他人,更是提醒人們要常懷報恩之心。除民間傳説插柳是為介子推母子招魂外,古人認為柳樹得春氣之先機,陽氣最盛,“插柳”“戴柳”可驅邪,後來又發展出“插柳留春”的文化意蘊。

  清明節的主體內容其實並不僅僅是去掃墓,而是豐富多彩的春日娛樂。作為民俗節日的清明節習俗,既包含了插柳等悼亡、追思、祭祀活動,又相容著以野外春遊、踏青、遊藝、娛樂等迎接春天之趣。

  介休綿山作為寒食清明節的發源地,更有其獨特的民俗活動。民間至今仍保留著傳統習俗。清明時節,綿山一帶的人們紛紛上綿山祭掃介子推,植樹、踏青、墓前栽柳、打鞦韆、放風箏、拔河。寒食清明的特色食品品種繁多,風味獨特。傳統的子推蒸餅、子推燕、蛇盤兔面塑、棗餅、麻糖、貫餡糖等已成為時尚食品。其中多數寓意深刻,如祭食蛇盤兔,俗有“蛇盤兔,必定富”之説,意為期盼民富國強;子推燕,取介休方言“唸唸”不忘介子推高風亮節。

  自2008年清明節到來之際,在清明(寒食)節的發源地舉辦清明節主題系列文化活動,意在傳承中國古代遺留至今的傳統民俗節日——清明(寒食)節,將中國優良的傳統文化精神一直延續下去。文化節上,山西省副省長張平説,介休作為著名的寒食清明文化之鄉,具有深厚的孝老愛親、誠實守信、勤勉節儉的良好風範與道德傳統。近年來,寒食清明文化在海內外産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對推動全省經濟又好又快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中國的傳統節日凝結著不息的民族精神與情感,是推動中華文化歷久彌新、不斷發展的寶貴資源。隆重紀念這些古老的節日,就是要通過各種紀念活動,凝聚民心,激發鬥志,為構建和諧山西,創造美好未來,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

  寒食節民俗

  寒食清明節發源地人們的祖先,在這一天無論天氣寒暖,都會在介公廟赤裸上身,頭戴柳帽,肩扛鍘刀,在廟前長者宣讀過表文之後,跳一支為介公招魂的舞蹈。人們用這種方式來表達世代不斷的介子情懷。

  拜 掃

  介休綿山,寒食清明節的早上,各個家族的最長者帶領兒孫們(女子有避諱)整齊肅穆地前往祖先的墳地祭拜。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將食物(最重要的就是子推饃)供祭在親人墓前,孩子們將“蛇盤兔”、“子推燕”撒于墳頂滾下。

  首先由最長者代表全家向祖先祭酒,撒紙錢,為墳墓培上新土,整理墓前的柳樹(新墓要插新柳,植樹的習俗正是從這一風俗中演變而來),然後叩頭行禮祭拜(從長輩到晚輩按次序跪拜)。臨走時要在柳林裏裁出一些齊整的柳枝,將“蛇盤兔”“子推燕”分散穿在柳枝上,回家後要將柳枝置於房中高處,意沾先祖德澤。

  植 樹

  晉文公第二次祭拜介子推時,曾親手折幾枝嫩柳插在子推的墳頭,後來有人把清明節叫作“植樹節”。清明前後,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所以植樹的風俗和介子推精神一直流傳至今。

  打鞦韆

  古代有打韆鞦的習俗,也叫韆鞦節,韆鞦兩字過去均為“革”字旁,意思是揪著皮繩而遷動。這是遠古時人們為了獲取高處的食物而進行的活動。開始僅是一根繩子,雙手抓繩而蕩。綿山抱腹岩挂鈴,就是打鞦韆的雛形。

  漢武帝時,宮中以“韆鞦”為祝禱之詞,取“韆鞦萬歲”之意。以後為避忌諱,將“韆鞦”倒轉為“鞦韆”,即成為今日的 “打鞦韆”(介休方言稱之 “打悠千”)。唐代,宮中打鞦韆盛行,被稱為“半仙之戲”。古時的鞦韆多用樹椏枝為架,再栓上彩帶做成。後來逐步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鞦韆。打鞦韆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為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現在這種活動不僅在國內十分普遍,也流行到了日本、韓國及東南亞等國。

  挂祥鈴

  貞觀十四年(640年)長安大旱,唐太宗李世民向綿山活佛志超求雨。果然大雨傾盆而至。貞觀十五年,李世民意欲朝山禮佛。君臣們議及禮品時,魏徵説:“鈴者,靈也,挂鈴謝恩是為上策”。太宗便命人打造銅鈴。是年三月十七(志超成道日),太宗來到綿山,請當地百姓將此鈴挂于抱腹岩頂,形成了還願挂鈴的習俗。

  綿山挂祥鈴活動,場面極為驚險壯觀,先由綿山宗教樂團在特定的廟殿裏舉行隆重的專項法事活動,經過傳供、拈香、誦經、請鈴祈拜、宣文等程式後,將經過訓練的專職人員從岩頂用繩索徐徐放下。當降到半空時,挂鈴人利用前後晃動的慣性,將人悠進洞內,再用鐵鉤鉤住頂壁,打進楔樁,係好銅鈴。挂完後,挂鈴人燃放鞭炮,地面上鑼鼓齊鳴,掌聲雷動,一派莊重吉祥的氣氛,令人讚嘆不已。

  清明祭祖是連結華人的紐帶

  ■本報記者 閆鑫

  面對繽紛的“洋節日”,傳統節俗卻在我們的生活中漸行漸遠,每逢佳節,就成了中國學術界強烈呼籲保護中國傳統民俗節日文化的最佳時刻。連續舉辦了三屆的清明文化論壇,吸引了國內外的專家學者。

  學者一致認為,傳統節日的傳承者是全民,只有廣大人民從精神到心理都接受傳統節日,節日遺産才能傳承下去。而清明節作為中國最主要的傳統節日之一,它不僅是人們祭奠祖先、緬懷先人的節日,也是中華民族認祖歸宗的紐帶。

  把節日留在人民心中

  改革開放以來,在市場經濟大潮和外來文化的衝擊下,人們仿佛患了傳統節日文化的失憶症,人們的年節習俗活動幾乎消失殆盡。每逢佳節,就成了中國學術界強烈呼籲保護中國傳統民俗節日文化的最佳時刻。2006年,我國把傳統節日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七夕節、重陽節列入首批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名錄,2008年,又把傳統節日列為國家的法定假日。

  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民協主席、國務院參事馮驥才,在傳統節日(寒食、清明)論壇上作主題發言時説,面對傳統節日淡化的現狀,需要政府、學術界、文化界、商家等多方共同努力,讓傳統節日重新成為全民自發性的文化節日。

  馮驥才認為,傳統節日的傳承者是全民,只有廣大人民過好傳統節日,從精神到心理都能得到充分滿足,節日遺産才能傳承下去。“但我們的傳統節日越來越淡化,卻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把傳統節日定為法定節假日無疑將為此提供偌大的方便、開闢嶄新的空間。我們很高興看到清明節等傳統節日定為法定假日,但我們更希望清明節的實質能通過有史以來的各種形式真切地滲透到每個炎黃子孫的心中。”他説。

  節日是民族的DNA

  馮驥才認為,一個民族精神的DNA,特別鮮明地表現在節日文化中,其他文化形式——戲劇、歌舞、年畫、剪紙等也有這些特點,但不如節日文化這麼強烈、集中,它是一個民族凝聚力、親和力的具體表現。

  馮驥才曾向與會的專家和媒體散發了一份表格,分析了七個傳統節日的主要方式、崇拜目標、相關民俗、飲食、新形式和內容等,從中得出一個結論:春節是目前狀態最好的傳統節日,全球華人都過,而且增加了春晚、電話(短信)拜年、訂年夜飯等新內容。清明、中秋的狀況也較好,而七夕和重陽被整體淡化,甚至遺忘了。而且,所有崇拜對象已不復存在,相關民俗也七零八落了,只有飲食傳統保存了下來。

  馮驥才分析了傳統節日淡化的五點原因:一、傳統節日與農耕文化有關,在向城市文明、工業文明的轉型過程中,人與自然的關係疏遠了;二、在全球化時代,各種文化資訊和生活方式的影響和衝擊,疏離了人們對傳統節日的意識和情感;三、傳統節日皆為農曆,現在的年輕人不大會進行農曆和西曆的換算;四、從“五四”到“文革”,對歷史的否定和割裂不是輕易能銜接起來的;五、我們自己也缺乏歷史情懷和文化情懷。

  “我們的節日是我們民族文化的載體,最關鍵的是我們要繼承我們的傳統,不失掉我們的傳統。就是因為我們的傳統有逐漸渙散的危險,高調地過民族節日,為的就是不失掉我們的傳統,喚醒國人珍重我們的傳統。不要在全球化的過程中,迷失了自己的坐標。”他説。

  馮驥才認為,淡化的傳統節日不是僅僅靠政府和專家的提倡便能改變的,更需要全民的自發參與。他建議節日文化要從娃娃抓起,社會和家庭都要培養孩子的節日情懷,節日教材要進小學,但不要考試,要讓孩子有興趣和樂於接受。另外,社會各界要開展各種公益活動,弘揚推廣節日文化,公益可與市場結合,如西方人過耶誕節和情人節時,商家都開發了大量與之有關的産品,還可拉動內需。

  同時,他強調節日文化的創造,必須符合時代需求和藝術規律。馮驥才最後説,營造傳統節日氛圍,重建節日文化,政府、學術界、文化界和商家必須齊心努力,聯合打造,變成一個全民的自發性的文化節日,未來才可能發揮作用。

  清明節是華人的感情紐帶

  論壇上,馮驥才先生説,我們不能把所有節日變成歡樂中國節。節日是人們情懷的需要,有的表達人際之間的感情,有的是思念故人。清明節既是對親人的思念,又是萬物復蘇之際,人與大自然的親近之時。清明本是一個節氣,這個節氣過後雨季即將到來,人們由修房想到修繕先人墳墓,體現出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每個中國節日的味道都不同,清明表達了對故人的思念、中秋表達了人對團圓的企望,這類溫情脈脈的節日,不能是西方的狂歡式節日。

  與會專家們同時指出,清明節是中國最主要的傳統節日之一,它不僅是人們祭奠祖先、緬懷先人的節日,也是中華民族認祖歸宗的紐帶,更是一個遠足踏青、親近自然、催護新生的春季儀式。無論從起源還是從其流變中,我們都可以歸納出清明節的兩個象徵意義,一是感恩紀念,二是催護新生。

  中國文聯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白庚勝説,為了緬懷祖先,大力崇尚熱愛自然、飲水思源、忠孝仁義的傳統風範,弘揚清明文化,凝聚親情,要努力探索傳承傳統文化的新形式,使傳統節日與現代生活方式相適應,不斷增進活動的親和力、號召力、吸引力,使節日文化價值體系得到豐富與發展。

  華中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劉守華提出,我們在延續清明節傳統習俗時,應深入體察它的文化意蘊,揚其精粹,移風易俗,他倡導三點,首先清明節不僅要祭掃親人陵墓,更要銘記和發揚先輩的功德;第二是將祭祖活動擴充到對已故民族精英和革命先烈的追思懷念;第三是將踏青、插柳等活動擴展昇華為一項綠化生活環境、保護自然生態的大規模行動,使中華民族更加興旺發達。

  海峽兩岸學者綿山共話清明

  ■本報記者 閆鑫

  2011“中國清明(寒食)文化節”將於4月1日在綿山開幕。在成功舉辦三屆中國清明(寒食)文化節後,山西省介休市綿山風景區今年將“文化節”與第九屆海峽兩岸中華傳統文化與現代化研討會相結合,邀請海峽兩岸百位學者在綿山共話清明。此前的3月19日,首屆海峽兩岸清明文化論壇在上海舉行,清明節這一傳統節日已被賦予了新的歷史使命。清明節之所以成為中華民族生命精神集中體現的日子,因為它體現了炎黃子孫崇敬先人、仰慕先賢的民族精神。清明節讓我們每一個人都意識到:我們有著共同的祖先,我們的血管裏流著相同的血,中華民族每一個組成者的生命都是貫通而為一的。

  海峽兩岸學者聚綿山

  3月31日至4月4日,山西省介休綿山風景區將舉辦第九屆海峽兩岸中華傳統文化與現代化研討會暨“我們的節日——清明”文化節。由民進中央、全國民協舉辦的“兩岸文化交流論壇”,已經成為兩岸四地文化與學術的重要交流平臺,本次論壇選擇在中國清明節這個傳統節日,並在中國清明節的發源地介休綿山舉辦,旨在促進中華傳統文明的傳承和發揚。

  “海峽兩岸文化論壇”已經成功舉辦過八屆,很好地推動了兩岸文化交流合作,解決了許多兩岸文化交流中産生的問題。而綿山作為我國傳統節日——清明 (寒食)節的發源地,已成功舉辦了三屆中國清明(寒食)文化節活動,將清明節這一傳統節日賦予了新的內涵、新的歷史使命。

  2011年民進中央首次將論壇舉辦地選在北京之外的地區,並且和寒食清明文化節同時舉辦,這是對寒食清明文化節所獨有的文化內涵的充分肯定。舉辦第九屆海峽兩岸中華傳統文化與現代化研討會將進一步提升清明文化節的知名度,使之成為介休綿山對外開放、加快發展的文化名片。

  民進中央主席嚴雋琪親赴綿山

  4月1日綿山將進行重大的論壇開幕式,並組織嘉賓觀看綿山特色清明文藝表演,之後將進行主題演講和研討會。為期三天的 “海峽兩岸文化論壇”,將邀請民進中央主席嚴雋琪、副主席羅富和、王佐書,中華文化發展促進會會長許嘉璐,中國文聯副主席馮驥才,中國民協副主席劉鐵梁,兩岸客家文化交流協會理事長饒穎奇,部分港澳臺嘉賓以及國臺辦、中央文明辦、中央統戰部、中國文聯、山西省、晉中市等100多位領導和學者參與。

  據主辦方介紹,本次文化節將鞏固並深化海峽兩岸中華傳統文化與現代化研討會的成果,擴大“我們的節日清明”系列活動的國際國內影響力,加強兩岸學界在“民俗”方面的文化交流與學術研究,增強中華文化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

  清明節是認祖歸宗的紐帶

  一個節日能延續千年並受到人們的長期遵守,其所蘊含的意義,是在中國文化體系中,中國人有極為尊敬祖先的習慣。清明節放假的意義不是休息,而是紀念,並通過紀念來喚起人們對民族文化的認同。

  在3月19日上海舉行的首屆海峽兩岸清明文化論壇上,不少專家認為,清明不僅是人們祭奠祖先、緬懷先人的節日,也是中華民族認祖歸宗的紐帶,更是一個遠足踏青、親近自然、催護新生的春季儀式。現在人們對於臺灣歸來的願望是越來越強烈了,隨著“三通”的逐步實現,清明節不忘祖的禮數,臺灣人民也一樣可以回來祭奠軒轅黃帝——我們華夏民族的共同祖先。

  “我對傳統文化的認識與感情,就是從敬拜祖先牌位與清明掃墓開始的。如今,清明節終於不僅在臺灣,也在祖國大陸成為國定假日,這再一次證明優秀傳統文化是兩岸的精神紐帶。”臺灣著名學者朱高正在題為《清明文化的省思》的演講中如是説。

  據主辦方介紹,本屆論壇將以中華傳統節日文化為主題,傳承中華民族文化血脈和思想精華,增進兩岸文化共識,擴大學術交流合作,促進祖國和平統一和中華民族振興。目前已邀來眾多兩岸四地的100多位官員及文化學者,屆時將各自暢所欲言,討論共同關心的“兩岸文化交流”。

  本次論壇將對6個議題進行探討,包括中華民族共有的傳統節日、法定假日與公共文化服務、全球化語境下的中國傳統節日、節日文化內涵與歷史文化解讀、寒食清明習俗與現代進程中的新民俗、過好“清明”等傳統節日的意義與建議,為兩岸交流又搭建了一座文化的橋梁,這是兩岸學者的創舉。兩岸文化論壇的舉辦,將有利於增強民族認同感和凝聚力,進一步促進兩岸文化交流,為發揚清明文化乃至中華文化提供有益的啟迪和思路。

  寶島臺灣這樣過清明節

  在臺灣,清明節是一年裏所有節日中很重要的節日,這一天是要放公假的。但有兩三千年曆史的清明節,前些年在臺灣竟差點被廢除。2007年4月,當時島內掀起新一波“去中國化”浪潮,民進黨中常會通過決議,建議廢除清明節的法定假期,改立《自由時代》創辦人鄭南榕自焚的4月7日為臺灣的“言論自由日”,並要求時任“行政院長”的蘇貞昌儘快辦理。消息既出,引發藍營以及廣大民眾的強烈反彈,民進黨的陰謀最終沒能得逞。

  臺灣過去有“清明不回厝無祖”的説法,指的是清明節不回家掃墓挂紙的人就等於沒有祖先,即使在外窘困沒有路費回家的人,這一天也想方設法回家掃墓,這足見島內民眾對這個節日的重視程度。

  據臺商和臺胞講,臺灣清明節習俗和大陸差不多。臺灣的清明節也叫掃墓節,家家戶戶都要在祖墳上“挂紙”和“培墓”。一般在清明節前,人們由一家的長輩率領,帶著鋤頭、鐮刀、酒、祭品等到自家祖先的墳墓上掃墓,一般分成“挂紙”和“培墓”兩種掃墓儀式。“挂紙”在臺灣的習俗中稱為“壓紙”、“壓墓紙”,一般用石頭或磚塊將長方形的黃白紙,或紅黃藍白黑五色紙壓在墳上,表示子孫已經祭拜過祖墳。挂紙時,用小石頭或磚塊將墓紙壓在墳上,表示這個墳是有後嗣的。掃墓的同時,也要祭拜長期站在一旁守護墓地及祖先安靈的土地公(有一塊小石碑),一方面是慰勞,更有感恩圖報的意思。“培墓”的時間多在清明節前夕,先要用鋤頭或鐮刀將生長在祖先墳墓上的野草清除,加以培土整修,如果墓碑上的字體模糊不清,則必須重新描寫,使其煥然一新。臺灣民間習俗若是家有長子娶媳婦、添丁生子或置産等,一定要在培墓時點“姓氏燈”,祭拜之前燃燭,祭祀後不熄滅,而是將它小心地放在燈罩內帶回家(沿途不可使其熄滅)放在祖先的靈桌前。

  除掃墓之外,臺灣的清明節家家戶戶插柳擺艾上祭品,還有踏青、鬥雞、插柳、拔河、盪鞦千、賜火等活動。另外,臺灣的漳州籍人清明節是在農曆三月初三,臺灣客家人祭祖掃墓的時間是從元宵節過後便開始,日期由每家自定,一直到清明為止。

  綿山將成宗教研究基地

  ■本報記者 閆鑫

  綿山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儒釋道都在其中有所體現。3月31日,北京師範大學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將在綿山設立研究基地。這也是本屆清明(寒食)文化節期間的一項重要活動。

  北京師範大學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由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華社會救助基金會理事長許嘉璐擔任院長。研究院的發展目標是:立足本國傳統學術,培養高端國際型人才,建成高端國際交流平臺和高端國際學術研究機構。研究院旨在吸引世界範圍內在人文宗教領域最具影響力的學者參與研究,搭建不同信仰與文明之間的世界知名的對話平臺,為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和世界的和平貢獻智慧和力量。3月31日,許嘉璐將出席北京師範大學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在綿山設立基地的揭牌儀式。

  世界各國民俗工藝品在綿山展出

  ■本報記者 閆鑫

  布老虎、面塑、剪紙、燙畫葫蘆……每年的清明寒食文化節上,總少不了極具地方特色的民俗工藝品,今年遊客在文化節上,不僅能看到原汁原味的山西民間工藝品,還將欣賞到來自世界各地有代表性的民族工藝品。

  據主辦方介紹,他們早在幾個月前就開始聯繫各國駐華大使館,邀請有代表性的民間藝人和民間工藝品來綿山參加本屆文化節。屆時,遊客在參與民俗活動的同時,還能欣賞到國內和日韓、東南亞、歐美等地做工一流、具有代表性且難得一見的民族工藝品。

  多項民俗活動展示清明文化

  ■本報記者 閆鑫

  在第九屆海峽兩岸中華傳統文化與現代化研討會暨“我們的節日——清明”文化節期間,綿山風景區內將舉辦多項民俗活動,全方位展示清明文化。

  清明是我國古代寒食節,因為正值春季萬物復蘇,因此清明習俗除了祭祀祖先,還包括踏青、蹴鞠、盪鞦千、放風箏等多種活動。清明文化節期間,綿山風景區將舉辦清明寒食精品展、祭祀介子推大典、挂祥鈴等民俗活動,為遊客全方位呈現清明節的民俗文化。

  百餘位來自海峽兩岸的專家學者,除研討會外還將參加綿山祭祀介子推大典,參觀大羅宮(歷屆雕塑博物館)、聖乳泉(自然奇觀)、正果寺(真身舍利文化)、挂祥鈴(民俗表演),觀看綿山夜景“周易燈圖”、地方歌舞晚會等,與廣大遊客共度清明傳統節日。

  3月29日到4月5日靈石人可免票遊綿山

  ■本報記者 閆鑫

  昨日,記者從綿山風景區了解到,在第四屆清明(寒食)文化節期間,除介休市人可憑身份證免費遊綿山外,今年3月29日到4月5日期間,靈石人也可享受這項免票優惠。

  為弘揚“寒食清明文化”,使大家過一個更別具意義的清明節假日,作為“寒食清明節”的發源地;“第四屆寒食清明節”、“第九屆海峽兩岸文化論壇”的承辦地——山西介休綿山風景區,為感謝來自各方對本次活動的支援和幫助,將特批在本次活動時間內,山西省靈石縣的所有遊客實行免除門票政策。屆時靈石縣的遊客可憑本地身份證來綿山進行旅遊參觀。

  
 

編輯:劉瑩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