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諺是各地歷代人們從長期實踐中得來的智慧結晶,具有很強的實用性。我國幅員遼闊,由於所處的地理位置和氣候不同,各地的農時、農諺也不盡相同。黃河三角洲一帶的農諺,源遠流長,包羅萬象。筆者是聽著農諺長大的,部分農諺、俗語烙印在腦海裏,融化在血液中,又經多年了解和搜尋,可以説耳熟能詳,現予以歸納,以饗讀者。
關於天象、節氣方面的農諺尤其多,而且大都帶有農民的美好祈願。由於早先靠天吃飯,勤勞質樸的人們總是把豐收的希望寄託于老天的恩賜。每年正月十五晚上,各家在村內街道點燃穀草篝火並口中念叨:“年年收,年年有,正月十五打燈籠,發財,蓋屋,收了麥子耩谷。”當月亮升至天空正中位置,人們會將一塊新磚豎在院子中央,用尺子測量磚的陰影,此舉源於“一寸二寸不見面(災年無收),三寸四寸收一半,五寸六寸好年景,七寸八寸水來淹”之説。若測得五寸六寸,大人們甭提有多高興,喝茶或喝酒拉呱能直至天明。“收花不收花,但看正月二十八”,這天天氣好,預示著當年收棉花。每當二月二這天,很多人家都會用灶灰撒出彎曲的“長龍”,邊撒邊念叨:“二月二龍抬頭,大囤滿、小囤流,吃喝穿戴不用愁;二月二龍擺尾,黃河別再發大水,扒舊屋、蓋新房,幸福日子萬年長。”“五月十三,淋破瓷罐”,指這天前後是下雨的日子。“旱了雲濃不下雨,澇了雲淡雨連綿”。“早晨火燒雲,傍晚大雨淋”,是説夏秋季早晨若東方雲彩如火燒,當天必有雨。“七月初七(乞巧節)雨連綿,牛郎織女隔兩邊”。“七月十五定旱澇,八月十五定太平”。“八月初一(天醫節)下一陣,旱到來年五月盡”,意思是此日忌雨喜晴,若下雨,來年必定春旱。“八月十五雲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燈”。“十月五日九月九,神仙不敢江邊走”。還有“春打六九頭,吃穿不用愁”。“冬天下大雪,來年吃饃饃”。“春雨貴如油,耩地來了愁;春下及時雨,豐收就有譜”等等。
過去,麥子是上等糧食,因此關於小麥的民謠也比較多。如:“白露麥,不上糞”,指白露播種的小麥,苗旺分叉多。“霜降五,倒倒股”,是説霜降五日前耩小麥還可以。“麥苗返青,仨月就中”。“三月三,沒老鴰,四十來天吃饃饃”。“麥收八十三場雨”,是指每年的八、十、三月各下一場透地雨,小麥定能豐收。
關於蔬菜的農諺也有不少,如:“一畝園,十分田,種園整天不能閒”。“頭伏蘿蔔末伏菜,如若不種冬沒菜”。“西瓜蔓不壓,不如地白瞎”,是説西瓜不壓蔓,個頭長不大。“白菜裹心,趕快纏筋”,指白菜裹心,需用細草繩將白菜攏起來,白菜才裹得粗而瓷實。
此外,還有關於畜禽的農諺、俗語,如“豬懶長膘快,雞懶下蛋少”。 “牛夜甭喂草,喂草妨倒嚼”。“ 馬不得夜草不肥”, 是説馬需分早中晚夜四次喂草料, 驢亦如此 。 “騾馬跑得快,不如牛能耐”,指騾馬的耐力不如牛。
關於農時等方面的農諺也不少,如:“穀雨前後,種瓜種豆”,老少皆知。“棗樹發芽耩棉花”。“耩完高粱點花生,玉米大豆不可松”,指基本同時播。“六月六,看谷秀”。“玉米吐纓,一月就中”。“高粱秀穗,四十天上囤”。“花生揚花,饞人偷扒”,指花生開花開始坐果。“地瓜不翻蔓,産量減大半”,是説地瓜不經常翻蔓會亂紮根,長不出成樣的地瓜。“春苗收一擔,夏苗減一半”,指某些莊稼如穀子、大豆等夏播不如春播高産。“高粱開了旺,十天長一丈”,形容高粱開旺後長得特別快。“雨後高粱長,拔得‘吱吱’響”,高粱開旺天降雨,夜裏在高粱地裏確能聽到“吱吱”的長聲。“玉米揚花遇大風,籽粒稀少産量輕”,指因受粉不好影響産量。“棉花坐桃連陰天,人們愁著沒啥穿”,棉花坐桃後喜晴天,否則,棉桃會霉爛。
關於種地需吃苦的俗語,如:“種地不鑽研,乾脆焐白臉”,指種地不動腦等於白幹。“耕作學問寬,一生不到邊”,是説耕作的學問寬而深,一輩子也鑽研不盡。“種地不投入,白白費力氣”。“人勤地不懶,水肥最當先”。“種地不上糞,等於瞎胡混”。“鋤地賣晌,功夫值當”,指中午鋤草死得多。“早起把地耪(鋤地),勝過大半晌”,指要早下地出活。“七分管,三分天,豁得流汗才高産”。“坡裏開了活,冬前甭想歇”等等。黃河三角洲一帶,縣與縣、甚至同縣異鄉方言有所不同,許多俗語説法不一,但意思相同。如:“高粱大豆,輪換播種”。“種地靠著糞,糞少地沒勁”。“種地不懂行,等於瞎胡忙”。“耕作學問深,動腦是根本”。“懶漢成不了把式”等等。
由於早先農作物品種退化,根本沒有優良品種,産量較低,小麥、大豆、高粱、玉米、穀子産量一般在三四百斤之間,年年糧食不夠吃,野菜、野草種子、谷糠佔人們主食的一半左右。所以,還有不少關於野菜的俗話,如:“春食薺菜,一年自在”,春季適量食用益身體。“曲曲菜含三分米,吐虂酸含三分面”。“馬扎菜(馬齒莧)人人愛,防治痢疾好藥材”。“灰菜掃帚菜,多吃沒有害”。“多荙種子(黃蓿菜種子)皮菜根(鹽鹼地一野生植物,其根手指般粗,蒸食面中帶甜澀),大災之年能保身”等等。野菜嘗個新鮮倒感覺不錯,若長年作為主食人體受害。上世紀六十年代初,人們凈吃野菜、草根、野草種子等,多數人不是水腫就是乾瘦,死了不少人。
如今在吃食方面,早已極大豐富,只有想不到,沒有吃不到。雖然有些農諺俗語早已過時,但弘揚這些凝聚勞動人民勞動與智慧的傳統民間文化依然有著重要意義與價值。(牛新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