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崑崙山日出
|
朝拜
荊楚網消息(記者李勝) 八月的可可西裏,是一年當中最美的季節。用當地 人的話來講,八月份的可可西裏一天之內可以經歷春夏秋冬,各個季節的美麗風 景都可飽覽。
可可西裏的美,大部分是從網路上記載和圖片瀏覽到的,卻沒有真正的到實 地經歷過。5日,記者與前來參加2010全國重點新聞網路媒體青海行的網記們抽 空就去開了一次眼界。
可可西裏離格爾木有二三百公里的路程,也是從格爾木前往拉薩的必經之路 。為了能用一天時間飽覽可可西裏的聖景,同行8人從淩晨四點就開始起床,準 備前往可可西裏。在當地兩位計程車司機師傅的帶領下,5時30分就從格爾木出 發,大約經過半個多小時的路程,天就慢慢發亮,經過進藏警察的一番檢查、登 記,網記們就很順利進入了崑崙山景區,沿途在格爾木河觀看了日出,並順便參 觀了崑崙聖泉。清澈的泉水從泉井裏沽沽涌出,用手舀上一口,冰涼甘甜。司機 馬師傅告訴我們,過往此地的遊客們不但在此觀看風景,還可以通過此地的泉水 補給水份,被當地人稱之謂聖泉。穿越有“天路”之稱的青藏鐵路三叉河大橋, 不遠處就看到了崑崙山文化旅遊景區,傳説是姜子牙升仙處,裏面不但供奉著道 家鼻祖老子的塑像,還在景區內雕刻有老子的代表作道德經。據司機師傅稱,在 格爾木的河南人就是喜歡逢年過節前來祭拜。
![]() |
鮮花在高原靜靜綻放
出了崑崙山文化旅遊景區,司機師傅就告訴大家,前面就可以看到雪山了。 隨著計程車的前行,在司機師傅的提示下,記者們透過車窗遠遠看到了若隱若現 的崑崙山雪峰,大家紛紛拿出傢夥,一陣猛拍。汽車繞著雪峰幾經週轉,於是就 來到了位於海拔4780米處的崑崙山口。本來受高原反應的網記們一下就按耐不住 ,跳下計程車,就往崑崙山口標誌處跑,雖然司機師傅一再提醒,不能劇烈運動 ,以防出現高原反應,但大家還是一溜小跑,爭搶好的拍攝位置,擺出各樣的 POSE合影留念。甚至還有記者跳起,拍攝飛躍崑崙山口的鏡頭。
大家經過在崑崙山口一陣折騰,對高原反應敏感的部分網記就再也活躍不起 來了,紛紛拿出提前準備好的氧氣袋,插上吸管,以緩解供氧不足。
過了崑崙山口,就算真正進入了可可西裏的保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朵朵白 雲飄浮在雪峰上空,點綴著蔚藍的天空,而高挂的太陽卻發出刺眼的光芒,穿過 車窗,火辣辣的照在人的身上。計程車穿梭在可可西裏的公路上,公路兩旁的風 景更是讓第一次到達可可西裏保護區的網記們目不暇接。
![]() |
孤單的藏羚羊
“快看,那邊有三隻藏羚羊。”司機師傅趕緊停車,網記們換上“長炮筒” 一車亂拍,照片經放大後,被司機師傅一眼識破。他説,這並不是藏羚羊,這是 跟藏羚羊很相像的黃羊羚。但這並沒有讓網記們失望,繼續趨車前行,邊走邊談 論著兩邊的風景。
當我們來到可可西裏自然保護區索南達傑保護站時,路邊停留了幾輛越野車 ,不停的有人出入藏羚羊救護中心。這個保護站是以一位可可西裏自然保護區的 工作人員傑桑 索南達傑烈士的名字命名的。在保護站裏,除了有自然保護的圖 片展外,還有一些自然區內的野生動物屍骨進行展示,以告誡人們要熱愛動物, 保護環境。在展廳裏忙碌的兩位年輕解説員,並不是這裡的工作人員,而是可可 西裏自然保護區的志願者,一位來自上海,一位來自山東,兩位都是大學生,他 們已經在這裡志願服務了一個多月。雖然一個多月都沒有洗過一次澡,甚至連洗 頭都很少,但他倆已經成為這裡一道最靚麗的風景。
![]() |
高原天路
拜別了兩位志願者,記者一行繼續前行。沿途不但有成片的沼澤地,還有紅 河灘。成群的藏羚羊時不時在保護區內跳躍前往,有些調皮的藏羚羊還偷偷跑到 了馬路上來覓食。成群的野驢賓士保護區內,時而還有蒼鷹略過上空。
隨著海拔的升高,隨行的網記有的就有點堅持不住了,吸氧也不能有效地緩 解頭疼。在即將到達五道梁保護區時,大家決定在一個公路保護站停下來,休整 一下,吃點午餐。由於沒有熱水,隨行所帶的速食麵也只能存放在汽車的後備箱 內。考慮到部分人員的身體問題,大家簡單吃了一些乾糧,決定就此返程。
可可西裏自然保護區經過大太陽一上午的炙烤,氣溫也隨之升高,天空中的 朵朵白雲更加的濃厚,有的連成一片,顯得更加的低了,有種伸手可以觸摸到的 感覺。
![]() |
戈壁灘的遊客
在返程的路上,由於部分人員高原反應厲害,車輛行駛較為緩慢。而周邊的 風景伴著朵朵白雲的點綴,顯得更加靚麗。網記們再次挺起精神頭,將相機伸出 車窗外,不停地摁動快門。
“可可西裏處處都有很美風景,無論哪個方向。”荊楚網記者李盛雖然還頭 疼,但還是操起相機,將手伸到窗外,一路盲拍,直至16G的存儲卡儲滿才算罷 休。
下午5時,大家趕回格爾木的駐地。雖然大家勞累了一天,多多少少還都有 些高原反應,頭疼、噁心,但還是笑稱不虛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