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説吉林雪爬犁

時間:2012-07-13 11:31   來源:中國吉林網

  在北方寒冷的雪野上,人們常會看見一種用木桿做成的架子 形東西,由牲口拉著在冰雪上行走如飛,這就是東北民間的主要交 通工具“爬犁”。

  爬犁又叫“扒犁”、“扒桿”,民間稱冰雪上的車子。民間流傳個笑話,説從前有一個人問另一個人:

  “什麼東西前邊沒轱轆,後邊沒有轱轆?”

  “什麼物?”

  “車子。”

  那人説:“世上根本沒這種東西。”

  另一個人指指地上的“爬犁”説:“你看這是什麼?”

  那人把爬犁拿起來前後一看,真沒轱轆。於是民間就有了這個習俗,兩人見了面,如一人説:“前邊沒有轱轆,後邊沒有轱轆。”另一個人接著説:“翻過來一看是爬犁。”於是,人們就知道這是兩個地道的東北人。

  過去,北方各民族在戶外活動主要靠爬犁。為什麼叫爬犁?因為這種工具很像在地裏耕地用的“犁杖”,可能古人是受了“犁杖” 形式的啟發。“爬”,是指這種東西沒有“輪子”而能在冰雪上滑,遠遠看去像在地上爬,所以稱之為爬犁,既準確又形象。

  爬犁是生活在北方冰雪世界中人們的主要運輸工具。北方一年中有三分之一的時間處於冰雪期,而戶外山川溝野之間雪特大,往往填沒了“道眼”,只有爬犁可以不分道路,只要有冰、有雪,便可在其上行走,靠的是動物的牽引。

  北方的爬犁輕便精巧,有時用同等粗細的小桿,經火和熱氣熏 烤發軟,然後窩成彎形,穿上橫帶製成爬犁。這種架子爬犁主要是 人拖,用於趕集、運糧或砍柴。還有一種跑長途的重載爬犁,用粗木鑿鉚鑲鑲死。鉚不用釘子,榫對準鉚後用水泡浸。木頭一漲比釘子釘的還結實。這種爬犁往往是拉重載、跑長途,爬犁架子也大,最大的有兩頂小轎那麼大。如果拉人還要支上“睡棚”,那就舒服多了。

  這種睡棚又叫暖棚,也可稱“皮棚”,是用各種動物的皮子搭好,左右各留個小窗,裏面有火盆、腳爐等,長途在外可過夜和抵擋風雪。

  爬犁一般用牛拉馬拖外,從前的女真、肅慎、錫伯、鄂倫春、赫 哲等民族,還常常使用狗、鹿、四不像等動物來拉。《吉林地誌》記載:“滿清未興以前,在東海三部之東北,而與渥集部緊相連接者, 則清紀概以使犬、使鹿別之。”“費雅喀與日本北海道之蝦夷為同族,且至今日即使犬、使鹿之界説。如以使犬論,現在依蘭以東,家 畜事馴犬拽扒犁。”

  《吉林地誌》還載,自伯力東行1200余裏,沿松花江兩岸居住 的黑斤人,冬季“以數犬駕舟,形如撬,長十一二尺,寬尺余,高如 之。雪後則加板于下,鋪以獸皮,以釘固之,令可乘人,持篙刺地,上下如飛。”可見,這又是一種用狗牽引又以人為持具支地而行的“爬犁”。這裡的人“冬駕扒犁至索倫河南,與諸種人為物質交換。”

  可見,過去人家養狗,不單單為了看家狩獵,還為了“駕犁”。 《吉林鄉土志》又載:“清初,有所謂使犬部者。如今臨江等處,每于 江上結冰,用狗扒犁。俄境亦有之.其狗皆肥壯而馴,一扒犁以數 狗駕之,而頭狗價最昂,俄人購者往往一狗值五百羌洋也。”在當 年,東北的許多地方設有“狗市”,和馬市一樣出名,專門交換像牛犢一樣大小的“扒犁狗”。遼時還設置了“狗驛”,各驛站靠狗扒犁傳 送資訊。這是多麼有趣的民俗風情,一群狗兒身上冒著熱氣在雪原 上奔跑,主人的響鞭炸開了樹上的霜花,遼闊的雪野一望無垠。

  而“使鹿部更在使犬部之外,而使犬部中亦能使鹿。既如四不 像,復非常鹿,其形高大如馬,身無斑點,謂之馬鹿,興凱湖以北多 産,可以馱重致遠”,在大小興安嶺之中生活的部落,從前多使馬 鹿、四不像來駕“扒犁”。這種動物勁大,在老林裏行走,有耐力又靈 活,而且不怕寒冷,倍受這裡的獵戶喜愛。

  當年,爬犁除自家製作外,還有專門生産爬犁的木鋪,打制大 車和爬犁,人稱“二木匠”。除了出售大爬犁外,還製作精小輕巧的 爬犁,供孩子們玩耍。

  冬季的北方,並不寂寞。

  嚴寒的冰雪世界,充滿了樂趣。

  孩子們拿著這種小爬犁,爬上高坡,滑出一條雪道。那雪道晶瑩閃亮,小爬犁一放下,往往滑出上百米遠。還有的在冬天的冰河上,用布張開一支小“帆帆”,靠風力推動,小爬犁便會在冬天的冰河上行走如飛。孩子們那歡樂的笑聲,在北方晶瑩的雪原上,久久地回蕩。

  爬犁,北方民族的親密的夥伴,永遠地留在人們的心底。

  這兒還有長白山、北大湖、凈月潭、冰雪基地,每年舉辦冰雪文化藝術節,有各種有趣的活動。這主要是因為吉林的雪很特殊,這兒雪的強度、硬度、軟度,白度以及粘合性都非常符合滑雪、爬犁,滑子的行走,而且保持時間之長是世上少有的。

  每年,和長春的凈月潭都要在吉林的北大湖冰雪基地上舉行叫人難忘的冰雪節,各種冰雪項目花樣翻新,而且獨特有趣,是人們無限嚮往的地方。

編輯:李典典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