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春要聞     看春晚     兩岸春節往來     海外共慶     話説春節     各地新春     長假休閒     Happy New Year
 
字號:
八閩千姿:福建南安“拔拔燈”民俗表演異彩紛呈

  時間: 2009-02-05 11:02     來源: 中國新聞網     
 
 

  火樹銀花,燈光閃爍。成串燈籠宛如一條長龍蜿蜒前行,此起彼伏的吶喊聲震山動地,舞龍、車鼓舞、拍胸舞、大鼓吹等閩南民俗表演異彩紛呈……

  三日晚,全國九大燈會之一——“英都拔拔燈”民俗遊樂活動,在南安英都昭惠廟前舉行。當日,共有二十七支燈陣參與“拔拔燈”會,僅參與人員就達一萬人以上,參與觀看的民眾更不計其數。

  據了解,英都自古為南安富庶之鄉,素有“金英”之稱。境內英溪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內河驛渡,溪道“九曲十八彎”,水急灘險,來往航運只能用駁船運輸,至逆水行舟時則需船夫拉縴,俗稱“拔船”。後來,這種勞動被融合到了遊燈鬧春民俗活動之中,以祈盼河運平安,年豐丁旺。

  “燈陣”從吃完午飯後就開始做準備工作,一條近百米長的粗大纜繩上懸挂數十乃至上百盞紅燈籠,稱為一陣。

  傍晚,二十七支燈陣到昭惠廟前會合,稱為“會燈”。每陣領頭由一名青壯年胸前縛扁擔,肩負大繩,作船夫拉縴弓身前行,拉動燈陣向前行進,狀如“拔船”,“拔拔燈”一詞由此而來。每隔一段距離,就有一個人扶住燈繩“護燈”,整個燈陣伴著整齊響亮的號子聲前行。籠中燈火長明,綿延數裏,猶如一條條蜿蜒的火龍飛舞。

  各陣間還穿插著“大鼓吹”、“車鼓舞”、“花鼓唱”及南音管弦樂隊,形式豐富多樣,場面十分熱烈壯觀。燈陣會齊後,抬出神轎,仁福王“起駕”出宮,“拔拔燈”隊伍正式出動,各路燈陣按次序巡遊,也稱“脫殼”,並向洪氏家廟挺進“謁祖”。燈陣穿梭于村落之間,所到之處,家家戶戶在門口燃放焰火,俗稱“迎燈”,男女老少笑逐言開,充滿節日喜慶的氣氛。

  “拔拔燈”民俗遊樂活動是南安市英都鎮英溪流域一種特殊的民間燈會,是當地農耕時代農民獨有的迎春祈福盛典,這項民俗活動定型于明萬曆年間,至今已有五百多年曆史。

  泉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産“英都拔拔燈”代表性傳承人廖榕光高興地告訴記者,“拔拔燈”民俗得到越來越多人的喜愛,特別是,今年是“英都拔拔燈”被列為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名錄後的第一年,其他地方的一些民眾也慕名前來觀看,活動場面十分熱鬧。

 
編輯: 李典典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