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人也開始過中國年了
中國新年在國外“火”了。
英國舞龍表演隊舞起中國龍助興
熱情的美國人愛上“湊熱鬧”。各族裔爭相體驗中國年。喧天的鑼鼓、歡快的舞蹈還有各種色香味俱全的中國美食,中國風濃郁的廟會在美國格外紅火。很多美國人表示,他們很願意沾沾中國文化的喜氣兒。今年1月9日,紐約帝國大廈一層大廳的幾個櫥窗內就正式開始各種以農曆新年為主題的立體櫥窗展。近年來,歐美國家不少城市,紛紛將中國農曆春節納入公共假日。紐約從2003年起,已將春節納入公共假日。
德國首都柏林,春節前夕商場裏總會醒目地擺出五顏六色的中德文賀年卡片。每張賀卡裏都有一條孔子語句,還印有龍、鳳等標誌性的中國圖案。德國人非常喜歡這樣的賀卡。中國年還出現在德國小學生的教科書裏。在小學四年級的英文課本裏,專門有一課介紹中國春節。德國小學生們尤其對中國的十二生肖感興趣,每個孩子都想知道自己的屬相。現在,他們中的很多人不僅會説寫簡單的漢字,還學會了包餃子。
中國年已悄然走進法國人的家庭,每逢中國年,法國的大街小巷都裝飾一新,彩旗飛揚。不僅華人聚居區,就連巴黎市政廣場也挂上了大紅燈籠,滿眼看去都是喜氣洋洋的中國紅。“法國人喜歡跟著中國人過年,除夕晚上餐館一定滿座,甚至要提前訂座。”巴黎一家中餐館老闆如是説。
春節期間,比利時的超市會推出專門的年貨櫃檯。馬來西亞的街頭,到處都能聽到“恭喜發財”、“一本萬利”等春節歌曲。巴西人會學著中國人的樣買一個福字倒著貼。泰國不同種族的人們也學會了互致新年祝福。的確,越來越多的“老外”,對“中國年”由好奇、欣賞直至加入歡慶,一聲聲“大吉大利”、“恭喜發財”的祝福,不斷從他們的口中傳來。
春節被看成一個好賣點
世界各地躍動著中國“春”意,中國年已成為各國越來越不能忽視的節日。澳大利亞總理陸克文會操著一口字正腔圓的中國話向華人拜年。美國總統、加拿大總理給華人發賀新春的信已有十幾年的歷史,而且賀信寫得一次比一次長,內容一次比一次感人。今年,加拿大總理哈珀還有望首次參加溫哥華華埠新春大遊行。曾任倫敦市長的利文斯通説,中國正在吸引全世界的目光,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方政府積極擴大與中國的交往。
就像法國前總統希拉克所説:“我們將一起歡度中國傳統新年。”現在,中國年正在逐漸成為世界文化脈動中一道亮麗的風景。全球化的深化發展,地球村的加速成型,世界更加多元化。在中國人逐漸接受西方耶誕節、感恩節的同時,世界對中國文化的態度也越來越開放。作為傳播中國文化的窗口、先鋒,中國新年以其自身的獨特魅力,給全世界各國人民帶去歡樂和新的體驗。
如今,中國年也搭上了經濟的快行車。日本地方政府就把“春節”看作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好賣點,紛紛呈現出以華人為對象的促銷景象。目前,日本各界已經整裝待發準備迎接春節長假期間大批中國訪日遊客的到來。歐美各國也沒閒著,期待著繼耶誕節後又一次的銷售高潮。與此同時,世界各地的華人也趁勢打鐵,做熱華商經濟。
中國新年文化,是一种家的文化,一種團圓的文化,一種和諧的文化。作為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佳節,中國年正在走出國門,走進外國人的生活,彰顯出中國文化和經濟的影響力。(張紅 趙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