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舒乙談春節文化:找回那些丟失的“年味兒”

時間:2010-02-08 11:29   來源:人民日報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博物館學會副會長、著名作家老舍之子舒乙。 中新社發 杜洋 攝

  編者按:“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再過幾日,中華民族最具情味、最受重視的傳統節日——春節即將來臨。作為傳承民族文化的重要節日,春節已成為全球炎黃子孫共同的文化記憶,以及文化期待。

  今天起,我們連續刊登舒乙、王蒙、馮驥才、張抗抗等多位文化名家對提升“春節文化”品牌的看法,與大家一起品年味,支高招。

  博主:舒乙

  (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

  有民意調查稱,人們普遍認為現在的春節沒“勁”。就連最熱鬧的春節遊園,對大部分遊客來説,也變得“不好玩”了。

  我家在北京地壇附近,每年春節,大量遊客像潮水般涌入地壇遊園。我常看見,當他們離去時,只有少量遊客手裏舉著幾樣很雷同但又很不像樣子的塑膠玩具,多數兩手空空——顯然,我們的廟會遊園內容太單調、貧乏和無趣了。

  是應該到傳統裏為廟會遊園補充營養了。

  老北京人愛逛廠甸,那裏可以淘書,還能買到一些小古玩,這在許多知識分子、大學者、作家的日記裏都有記載。現在,這個傳統能不能恢復呢?

  過去的廟會,特別是過年時,準會有各種“趕會”的團體前來參加。他們有一身的本事,一身的特藝,一身的技巧,專門表演給大家看,舞獅的,耍中幡的,摔跤的,耍五虎棍的,踩高蹺的,抖空竹的,“名堂”很多。他們的技藝都是純民間、純民族的非物質文化遺産,應該鼓勵他們到廟會來當主角。

  還有許多會社,除了饅頭社、粥社、茶水社外,還有“縫鞋社”、“補衣社”等,免費為走破了鞋的或者刮破了衣裳的遊客專門補鞋縫衣。現在當然不必縫衣縫鞋,但這種精神多麼需要倡導啊。可以把廣大青年學生志願者吸引進來,請他們到廟會現場義務服務。

  那些已經絕跡的或失傳了的老玩藝兒、老食品,也需要儘量找回來。想想,手裏舉著巨大的山楂串,或者脖子上挂著大山楂圈,招搖過市,那是什麼勁頭!我曾做過統計,短短半個世紀裏,老舍先生筆下的北京小吃品種竟然消失了60%以上。假如現在的春節廟會上,都有幾樣乃至幾十樣久違了的食品或者玩藝兒再現,肯定會給人們帶來諸多驚喜。

  不過,傳統丟失最厲害的,還是燈節。過去,正月初八是順星節,有祭星的習俗,主角是燈,家裏各處擺許多燈,名為“敬燈花”。正月十五元宵節是真正的燈節,主角是各式各樣的燈籠。老舍先生曾這樣描述過北京老年間的燈節:

  “元宵節處處懸燈結綵,整條的大街像是辦喜事,火熾而美麗。有名的老鋪都要挂出幾百盞燈來,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紗燈;有的各形各色,有的通通彩繪全部《紅樓夢》或《水滸傳》故事。

  除了懸燈,廣場上還放花合。在城隍廟裏並且燃起火判,火舌由判官的泥像的口、耳、鼻、眼中伸吐出來。公園裏放起天燈,像巨星似的飛到天空。男男女女都出來踏月、看燈、看焰火。”

  重現這樣的輝煌,將多麼有趣,當然,也多麼困難,大概需要一個完整的行業來支撐。

  其實,春節活動的提升空間非常大。比如,增加群眾性表演;把詩歌界、書法界、朗誦界的愛好者拉入志願者行列,在廟會中獻藝;組織高雅藝術專場表演;甚至於,還可以在京城的十里長街搞花車和藝術行進,請全國的有特色的民間藝人來耍龍燈、獻藝、狂歡,邀請外國的藝術團隊前來參加。巴黎和一些國家首都的中心大道上可以搞中華春節的藝術遊行,我們為什麼不可以呢?

編輯:李丹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