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金黔線上】在“鋅硒綠茶之鄉”感受鳳岡茶之魅力

時間:2010-04-19 11:31   來源:金黔線上

祭茶大典

  金黔線上訊(本網記者 譚暢 李瑜峰) 多彩貴州踏春行的第二天,“國酒之鄉,紅色之旅”線路網媒記者來到了“鋅硒綠茶之鄉”——遵義鳳岡縣,在一個叫田壩的小村子裏連續走訪了四家茶莊,著實感受到了鳳岡茶的魅力。

  花芬芳茶滋味

  下午三點,網媒一行來到“茶海之心”景區,那裏正在舉行祭拜茶聖陸羽的活動,祭拜儀式完畢後,我們來到仙人嶺茶園,在當地茶農的指導下親自體驗了採茶的過程。

北方網董事長王奕親身感受採茶的樂趣

  隨行的導遊告訴我們,茶葉具有很強的吸附性,茶和花混合種植的話,茶葉也會沾染上花的芳香,所以田壩人在種茶的同時,也喜歡養花,茶莊也大都是以花的名字命名,像主栽迎春花的“迎春茶院”、盛放紫薇花的“紫薇茶莊”、丹桂飄香的“桂馨茶莊”等等。“你們試著想想,金秋八月,在桂花樹下靜靜的品茶,是何等的愜意!”

俯瞰鳳岡田壩村

  一家三代的茶藝傳承

  綠樹成蔭,茶香滿溢,亭臺樓榭,錯落有致,這是田壩最早的茶莊——陳氏茶莊給初來者的第一印象,在這裡,在陳氏茶莊老莊主陳世友的示範下,我們親歷了鳳岡鋅硒綠茶的製作流程,並聽他訴説了自己與茶的故事。

  走進陳氏茶園,一股烘炒著的茶香味撲鼻而來,網媒記者們循著茶香來到炒茶室,兩位茶師正在凝神炒制茶葉。這時,一位衣著樸實、精神矍鑠的老人快步進入,導遊告訴大家,他叫陳世友,今年65歲,是茶莊的創建人,“退了休的老莊主”。

聚焦老一代採茶人陳世友

  陳世友早年在家務農,到了1974年,開始轉種茶葉,由於沒經驗,吃了不少苦頭。“最開始的時候,從採茶到成品都是我一手包乾,因為沒得經驗,炒茶青(剛採摘下來的茶葉)炒的手上全是水泡。現在退休了,你看,手都變嫩嘍!”陳世友躬身示範,向大家教授炒茶的技術,同樣的茶青,在他的親手炒制下,變成了兩種不同的茶葉——卷葉的碧螺春和直葉的翠芽,“我在給茶葉做按摩,按摩手法不同,它們的品種也就不同,口感也有區別,翠芽呈板栗香,而碧螺春就是清香回甘。”陳世友生動地説。

  據當地鄉親們介紹,陳世友有五個孩子,個個都是制茶好手,孫子還在上學,但也已經掌握了制茶技術,目前,陳世友的大兒子已經接管了茶莊,在田壩算得上是“茶藝世家”。

  陳氏茶莊的“饕餮茶宴”

  “練茶”、“鋅硒綠茶”、“苦丁茶”、“清茶”、“薑茶”、“油茶”,陳氏茶莊的“六道茶”,你喝過嗎?晚飯後,陳氏茶莊匯聚了全國各地的來客,大家紛紛落座,一邊品茶、一邊欣賞與茶有關的文藝表演。

  喝茶本應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一邊品茶、一邊看美女錶演更應該讓人賞心悅目,但是“六道茶”連續喝下來就有點讓來客們“吃不消”了,有網媒同行打趣道,“遭了,喝那麼多茶,晚上肯定睡不著。”還有人擔心,“這麼多茶喝下去,晚上總跑廁所怎麼辦?”但是,不給他們喝他們還不願意:“六道茶,六種滋味,不喝肯定會有遺憾的……”

  美麗的舞蹈表演者們,通過生動的舞蹈,為現場的觀眾描繪了當地茶農幸福生活的美妙畫卷

     後記:在品茶的同時,來訪的網路媒體記者們也不忘關注當地旱情,鳳岡縣委副書記廖其剛告訴我們,同貴州大部分地區一樣,鳳岡縣也遭遇到旱災襲擊,連續五個月少雨。作為“中國西部茶海”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鳳岡縣的茶葉産量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過去每畝茶葉年收入約為6000到8000元,今年估計會減少1500到2000元左右。不過,田壩村正憑藉其80%以上的森林覆蓋率,用良好的自然生態與老天做著拉鋸戰,縣裏農業部門也及時派出技術人員指導防旱保摘工作。

編輯:李丹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