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1月29日,“四海同春”走進巴拿馬。圖為藏族歌手格桑頓珠在演唱。張 紅攝
當地時間1月29日,“四海同春”赴歐洲藝術小組走進英國倫敦。圖為演員表演舞蹈《茶山情歌》。
中新社發
1月31日,國僑辦主任李海峰率領“四海同春”藝術團來到香港。圖為演員在表演。
新華社發
1月12日,“文化中國 四海同春——2012全球華僑華人新春晚會”在北京舉行。圖為國僑辦主任李海峰在演出後與演職人員握手。(資料圖)
曾經:演出初衷是慰僑
“我第一次帶慰僑演出的團是在1987年,那時我還是個小年輕,是團的秘書。”回憶起往昔,國僑辦副主任、此次“四海同春”南美團團長許又聲笑容滿面,“那時的條件很簡陋。沒有音響師也沒有燈光師。我就充當音響師,燈光也很簡單,把舞臺打亮就好了。早些年經費不足,慰僑演出的規模都不大。只是不定期地派個團出去走走,慰藉一下僑胞的思鄉之情。”
“早些年的慰僑演出更像是大聯歡,”從上世紀80年代就開始參與慰僑演出的男高音歌唱家魏金棟是今年“四海同春”南美團的成員,“現在的慰僑演出無論是從演出場地的檔次上還是規模上都有了全面的提高。”
“20年前我們演出其實很艱苦。20年後的今天,我們可以去林肯中心、雪梨歌劇院演出。回想這20多年來所發生的變化,是大家有目共睹的。”談起20多年的海外慰僑演出經歷時,歐洲團成員董文華説。
自2009年“文化中國 四海同春”活動正式啟動以來,慰僑演出的規模越來越大,檔次越來越高,受關注的程度也越來越高。今年“四海同春”的7個藝術團組共走訪了18個國家及港澳地區的36個城市,300余位演職人員加盟演出,數萬名觀眾觀看了表演,在全世界掀起了一陣名副其實的“中國熱”。
如今:四海掀起中國熱
慰僑演出的初衷是慰問海外僑胞。但是,隨著中國的發展,慰僑演出開始有了更多意義。“僑務工作的重點曾經是引進僑資僑智,後來,隨著我國經濟實力和政治影響力的增強,我們越來越意識到我們的文化影響力與我國的政治經濟地位不相稱。”許又聲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説:“我們中華文化有5000年曆史,哪個國家的文化這麼燦爛這麼悠久?我們就想,能不能利用春節這個平臺把中國藝術展示給世界。春節是傳統的民族節日,它所擁有的團結、祥和的內涵和舞龍舞獅、歌舞表演等容易被外國朋友接受。我們的名字‘四海同春’就是希望全世界的朋友都和中國一起過春節,希望把春節逐步打造成耶誕節一樣的國際節日。”
經過4年的打造,“四海同春”的知名度越來越高,僑胞親切地稱之為“海外春晚”,僑胞住在國的當地政要越來越重視,當地民眾也越來越喜愛。
今年,“四海同春”首次走進哥斯大黎加,在聖何塞市中心擁有百年曆史的國家劇院,哥國總統勞拉 欽奇利亞攜家人以及多位政要興致勃勃地觀看了演出。“在‘四海同春’歷史上,這是第一次有現任總統參加。”許又聲説。
今年,觀看“四海同春”的各國政要名單可以拉得很長:巴拿馬副總統、比利時副首相兼外交大臣雷恩代爾、澳大利亞聯邦總理代表賣特 西斯爾思韋特、泰國清邁府府尹……還有各級政要發來賀電:加拿大公民和移民部長肯尼、美國聯邦參議員舒默、紐約州州長葛謨……
更令人覺得欣喜的是,“四海同春”得到了各國普通民眾的喜愛。今年,“四海同春”第一次走進巴西利亞。適逢巴西利亞州國際文化月,“四海同春”受邀成為文化月的壓軸大戲。當地僑胞較少,在可以容納1500人的國家劇院,有2/3以上的觀眾是巴西人,他們都是排了一天隊領到的演出票。“有人早上6時就在劇院外排隊了,一直到下午2時,文化局的工作人員開始派票。近千張演出票在短短20分鐘內發放完畢。”南美團的燈光師喻蔚國笑得很開心。
未來:文化傳播大平臺
如何讓“四海同春”在慰問僑胞的同時更好地傳播中華文化?國僑辦正在從不同方面進行嘗試。
“今天這個舞臺多美呀!燈光和音響效果都很棒。”南美團在巴西利亞的演出結束後,許又聲很有感慨:“我們的活動要體現高檔次,要有大國風度。今年在巴西聖保羅和裏約的演出,外國朋友比較少,我想原因之一可能就是舞臺還不夠檔次,我們以後要在更高檔的舞臺上展示中華文化。”
提高舞臺檔次是一方面,選擇合適的節目也不可忽視。“我們儘量選擇有中國特色的節目,比如京劇、民族歌舞、結合了中國特色舞蹈的魔術、民族唱法的歌曲等。”許又聲説。帶團參加了8次慰僑演出、4次“四海同春”演出的雲南昆明歌舞劇院院長倪紅春説:“我覺得有民族特色的節目特別容易被外國朋友接受。還記得去年在南非演出,總統夫人連續看了兩場,她説太好看了。”亞洲團成員、“反串名伶”李玉剛也有同感,他覺得自己的表演之所以如此受海外僑胞歡迎,是因為自己的演唱是純東方、純中國的表演,傳達、詮釋的是中國的傳統藝術,海外僑胞從中找到一種回憶和共鳴,找到了自己的“根”。
有了高檔次的舞臺和有特色的節目,還必須讓外國朋友容易理解。“這次我們的南美團第一次嘗試為所有節目配上了當地語言的翻譯。我們為中文主持人配了一個翻譯,為所有中文歌曲加上當地語言的字幕,還為所有舞蹈節目加上了主持人的解釋。”許又聲説,“現在看來,這種方式還是很有效的。今年只有南美團是這個形式,以後我們會推廣到所有‘四海同春’的演出。”
配備翻譯的方式得到了僑胞的歡迎。“不用説外國朋友,很多二代三代的華人就已經不太會講中文,今年的葡語翻譯讓大家更容易理解節目的含義。大家都紛紛稱讚這個做法。”中國駐裏約總領事陳小玲説。
文化無國界。“四海同春”在慰僑的同時,也為中華文化的世界之旅添了一把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