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元宵,今又元宵。如果不出意外,很多媒體又會以“火樹銀花”冠以元宵節的版面和時段。
春節前,筆者在當地的一份春節期間文化活動安排表上看到,正月十四晚上是元宵焰火晚會。在這個城市生活6年了,元宵節給我的印象,似乎只要到了元宵節,孩子們就會爭先恐後地擠到市中心的文化廣場看焰火。除此之外,可能只剩下央視的元宵晚會了。
這多少讓我感到失落,莫非我們的元宵節就只剩下焰火煙花了嗎?
至今仍記得前年的元宵節,央視大樓因為違規燃放煙花而引發火災,損失慘重。拋卻安全因素,煙花的花費也很高。少則幾十萬,一些大型燃放活動更是花費不菲,甚至突破千萬。
事實上,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又被稱為“燈節”和“中國的情人節”。元宵節中的民俗不僅僅是燃放煙花爆竹,有意義有情趣的活動和內容還有很多。比如熱熱火火、團團圓圓地吃元宵;比如扶老攜幼走在“東風夜放花千樹”下觀燈;還有那“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的浪漫愛意……
元宵節魅力緣于傳統文化底蘊,其美好的內涵和寓意,本該讓我們在享用的同時,傳承下去、推陳出新、發揚光大。令人疑惑的是,元宵民俗活動內容何其豐富,我們怎麼單單把個燃放爆竹焰火的習俗繼承下來並“發揚光大”呢?因此,在提倡低碳生活的大背景下,我們能否“揚棄”一下,從最簡單的事做起,在即將到來的兔年元宵節,少燃放些煙花爆竹,或嚴格遵守有關禁放煙花爆竹的規定,讓左鄰右舍能清凈些,讓周邊的空氣潔凈些,讓城市的“安全指數”高一些。
從你我做起,過一個快樂、低碳、健康、可參與、有內涵的元宵節,遠比幾聲炮響、幾片煙花更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