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謎
華燈闌珊
太平鼓擂動春的訊息
中廣網蘭州2月17日消息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上下五千年,關於元宵節的各種風俗傳説也是五花八門,眾説紛紜,其中也都是蘊藏著深刻的內涵,寄託著人們對於生活的種種期盼與嚮往,有的熱辣奔放;有的深沉含蓄;有的悠遠神秘;有的溫馨浪漫。
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們對此加以慶祝,也是慶賀新春的延續。所以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
按中國民間的傳統元宵節也稱燈節,元宵燃燈的風俗起自漢朝,到了唐代,賞燈活動更加興盛,皇宮、街道上處處挂燈,還要建立高大的燈輪、燈樓和燈樹,唐朝大詩人盧照鄰曾在《十五夜觀燈》中這樣描述元宵節燃燈的盛況“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
古代的情人節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書;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這首詞給我們展現的是一充滿浪漫色彩的元宵之夜。
在我國西部很多地方的習俗中,元宵節也是一個浪漫的節日。元宵燈會在封建的傳統社會中,也給未婚男女相識提供了一個機會,傳統社會的年輕女孩不允許出外自由活動,但是過節卻可以結伴出來遊玩,元宵節賞花燈正好是一個交誼的機會,未婚男女借賞花燈也順便可以為自己物色物件。元宵燈節期間,又是男女青年與情人相會的時機。
在臺灣,未婚女性在元宵夜偷摘蔥或菜將會嫁到好丈夫的傳統習俗,俗稱:“偷挽蔥,嫁好尪”、“偷挽菜,嫁好婿”,希望婚姻美滿的女孩,要在元宵之夜到菜園裏偷摘蔥或青菜,期待未來家庭幸福,唐代的燈市還出現樂舞百戲表演,成千上萬的宮女,民間少女在燈火下載歌載舞,叫做行歌、踏歌。
正是因為有著這樣的習俗和浪漫,元宵節也被許多人稱為“情人節”。
蘭州的元宵節俗
蘭州人過元宵節基本上和國內尤其是西部很多地方的習俗是一致的。蘭州市地方誌辦公室主任鄧明先生曾撰文指出,蘭州的元宵節有四大主題,一為吃元宵,二為燈會、猜燈謎,三為放煙花爆竹,四為鬧社火、唱太平歌,其核心是一個“鬧”字、一個“圓”字,要熱熱鬧鬧、轟轟烈烈,盡情宣泄,闔家團團圓圓再團聚一次,節後各奔四方,勤勤懇懇埋頭勞作。
據鄧明先生考證,自明清以來,蘭州人就盛行鬧元宵的習俗。據《皋蘭縣續志》記載,明清時“元宵前後四日,作粉粢,饋元肴,夜煙燈、簫管、彩帳、錦屏、秧歌、社火、侲童、番鼓、侈麗甲于隴右”。
蘭州人製作的元宵也自有特色,元宵以桂花冰糖核桃仁餡的居多,有自家滾制的,更多的是甜食店滾制的。店家將一盤盤點有狀元紅的元宵碼成金字塔,聽任顧客購買。為了招徠顧客,特用棉花團成元宵,點上狀元紅,在方盤裏碼成金字塔,挂在店舖門口,分外醒目。親朋互贈元宵,用以表示百事順遂圓滿的祝願。正月十五的晚上,每人必品元宵,取意闔家團圓和睦,表達在新的一年裏幸福康樂、日子甜甜蜜蜜、諸事圓滿的心願。
榆中觀燈
元宵的燈始於何時?據史料記載,是在漢明帝永平年間(西元58--75),因明帝提倡佛法適逢蔡愔從印度求得佛法歸來,稱印度摩喝陀國每逢正月十五,僧眾雲集瞻仰佛舍利,是參佛的吉日良辰。漢明帝為了弘揚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宮中和寺院“燃燈表佛”。此後,元宵放燈的習俗就由原來只在宮廷中舉行而流傳到民間。即每到正月十五,城鄉通宵燈火輝煌。
近年來,和國內很多地方一樣,榆中城鄉的燈會越來越盛行,縣城或一些大鎮子,每隔幾年都要舉行大型的燈會,從臘月二十九開始大街小巷都要挂上各種各樣的燈,到臘月三十必須要挂齊。從正月初一開始人們觀燈鬧新春,到了正月十五元宵節的夜晚,大人小孩都要去觀燈,有不少村子的人趁著農閒開著自家車或是計程車帶著家裏的老人和親戚朋友去縣城觀看華燈齊放,燦若霓霞,爆竹轟響,鑼鼓齊奏,社火穿城,人山人海,笑聲連連,燈火通明,真是熱鬧非凡。
榆中縣文化館彭舉彥館長告訴記者,每年正月十五觀賞完燈後,人們又趕到縣城中心廣場和金牛廣場去觀看煙花,到了晚上八時,焰火噴射升空,呈現出各種圖案:有的是一片茂林修竹,有的是當空盛開的朵朵菊花,把夜空照得通明。焰火升空,炮聲轟隆,縣城的元宵節氛圍至此達到高潮。
慶陽人過元宵節
在慶陽地區,人們習慣於將元宵節稱為正月十五,並向來把它看作過年的重要組成部分。從大年初一到十五前夕,各家各戶準備的年貨已基本用完時,十五前夕,人們又要為十五重新購置各種食用物品,籌辦豐富多彩的社火燈會。正月十五當天,人們重祭灶神、財神、土地等諸神。入夜,戶戶門前大紅燈籠高挂。小孩則手提各種自製的魚燈、荷花燈和兔燈等,隨大人們逛燈會,相互觀賞,看熱鬧。
西峰市文化局研究人員告訴記者,過去西峰在每年的正月十五有多處固定的“燈山會”。 燈山會熱鬧非凡,而燈山會上的“香樹”“燈樹”更是輝煌別致。屆時,群眾自編自演的“社火”也高舉形態各異的高腳燈籠,敲鑼打鼓到各村社、街道及門店前演出。
在這些熱鬧的民俗中,“打鐵花”、“蒸面燈”是慶陽人正月十五的特色。
研究人員告訴記者,“打鐵花”,就是用舊犁鏵在正月十五夜燒煉成鐵水潑向高大樹木的頂端,鐵水與樹枝接觸,瞬間迸濺出金光閃閃、五彩繽紛的火花(即:火樹銀花),以此作為一種節日的慶賀活動,供人們觀賞。
“蒸面燈”,也是慶陽人傳統的正月十五習俗。正月十五,家家戶戶講究用酒蒸面燈。面燈一般有兩種,“廣燈”和“月月燈”。
涼州元宵燈會
涼州人的元宵燈會也很有特色。
據乾隆十四牛張紹美編的《五涼考治六德集全志.武威縣誌》載:“元宵,四市豎坊,懸燈,雜扮花鼓,高蹺,演百戲。”舊時,金塔寺等地有黃河燈會,情景亦十分壯觀。建國後,歷年元宵節的燈會勝似往昔。
據武威市文化局研究人員介紹,武威元宵燈會,不論新俗、舊俗,都要舉辦三天,即正月十四、十五、十六。
元宵當天,天剛擦黑便萬燈競放光華。此夜,涼州人都要出門遊燈,街上人頭攢動,燈光閃爍,熱鬧非凡。如果遇到龍燈,則觀燈者必從龍下鑽過,説這樣一來就沾了“龍光”。又據説龍是多子多孫的吉祥物,鑽了龍燈,就可以人丁興旺,日子紅火。由此可見,元宵節的盞盞綵燈,不僅好看,而且也寄託了涼州人對更加美好光明前景的嚮往。
在涼州農村,元宵鬧燈又別有情趣。農村的花燈,于樸拙自然中見巧奪天工的智慧。有的用玉米芯浸油,燃作火炬;有的用洋芋或蘿蔔將裏面剜空,灌上油,插稔子點燃作火炬;還有的將老葫蘆殼削至半透明,外繪以各種圖案,製成花燈。更多的是以彩紙扎成各種形狀的燈籠。涼州的元宵燈會,源遠流長,頗負盛名。
舊時《風俗志》載:涼州“元宵前後,四市豎坊,盛張燈炬,且架高山,蒙紗畫佛像,名鰲山燈者,不一而足。鎮海、姑洗兩塔,亦層層燃燈。一時燃爆竹,吹簫管,火樹銀花,與日月交輝;笙歌歡騰,徹夜不休;人民雲集遊樂,以為太平豐余之兆,自唐時已然。”
涼州燈市中,最神奇有趣的要數金塔寺的“黃河燈會”。“黃河燈會”,顧名思義,就是取黃河九曲十八彎之意,有“陣排天地,勢擺黃河”之妙。又説是倣照古典小説《封神演義》第五十回“三姑擺布黃河陣”裏黃河陣的擺法。先紮好燈山門一座,懸燈結綵,以立門戶;後取中央太極之意,在燈陣中央豎五丈高桿一根,上挂九蓮寶燈、吊鬥、旗幡;再將360根燈桿,挑起360盞各色花燈,按九宮八卦之勢,分為九座城池,擺成黃河九曲連環之陣。觀燈者必須按八卦方位,按照一定路線行進,方能曲盡其妙,遍踏所有燈城而出,否則將會迷失方向,如入迷宮。每年元宵燃燈,四方鄉民蜂涌而至,照以上規矩遨遊黃河燈陣,“出入門戶,連環進退,井井有條”。記者 瞿學忠 實習生 王卓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