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年俗多情趣

時間:2011-01-25 14:15   來源:人民網

  春節是中華民族歷史悠久、最為隆重的民間傳統佳節。在臺灣,春節習俗與祖居地閩南地區大同小異,有“時年八節”之説,而春節則為八節之首而倍受看重。

  臺灣的過年從臘月廿四便拉開序幕。這一天“掃塵”之後就開始換貼新年畫、新春聯,烘托節日氣氛。家家戶戶要買又甜又粘的蜜餞、茶料,放于灶臺的“司命灶君”前,泡沏起工夫茶,然後燒香放鞭炮為“灶君”送行,讓他“好話傳上天,壞話去一邊”。過年時,臺灣同胞習慣在傢具上貼個“春”字,但米缸就不興貼“春”,因臺灣方言“春”與“伸”諧音,糧食有“伸”余,意味人口少了不吉利。所以,米缸大都貼個倒置的“福”,寓意“福倒(到)了!”

  除夕這天習稱“年夜”,家家戶戶祀神祭祖,稱之為“辭歲”。外出的親人除非特殊情況,都得回家“圍爐”。“圍爐”時,八仙桌下安放新炭爐和一把新葵扇,扇上和爐上貼有紅紙書寫的“春”“福”。臺灣俗語“年夜沒返沒某(妻),清明沒返沒祖”,説的便是年夜闔家團聚的意義。如果在外親人無法趕回,就要空出一個位子放那人的衣物,表示團聚。年夜飯中,所吃的一般都有象徵意義,如吃“韭菜”(諧音,寓意年壽“久久長長”):吃蘿蔔(臺灣同胞稱蘿蔔為“菜頭”)表示好彩頭;吃“全雞”,表示全家福(“雞”與“家”諧音);吃魚丸、蝦丸、肉丸,取“三元及第”之意,(丸與元諧音,三元即是狀元、會元、解元);多數家庭要買血蚶(貝類),貝象徵金銀,對吃剩的貝殼,要象徵性地收存著,寓意全家不缺錢。

  吃完年夜飯後,做長輩的照例要給小字輩分發嶄新的壓歲錢,數額要成雙,預示新年不缺錢。然後全家圍坐在爐邊,説説笑笑通宵不眠。據説如此可以祈求雙親長壽,所以又叫“長壽夜”。除夕之夜,有跳火堆習俗,即將稻草、竹篾等放在大門外或大路旁,燃起熊熊篝火,家中成員一一跳過火堆,邊跳躍邊念吉語,如:“跳出去,無憂無慮”;“跳進來,年年大發財”;“跳過東,五穀吃不空”;“跨火過,活百二歲”。除夕夜,要盛碗“春飯”放到翌日。“春飯”就是在盛得尖尖的米飯上,插上一兩朵梅花狀寫有“春”字的紙花,象徵五穀豐登,年年有餘。甘蔗是臺灣的一大特産,人們習慣在自家大門後兩側,分置兩株帶葉的甘蔗,蔗桿箍著紅紙條,俗稱甘蔗閂門,寓意甜蜜盈溢家門。吃完年夜飯後,全家人圍坐一起分著吃,俗信甘蔗節節甜,來年的生活會如甘蔗一樣,一日一日甜美起來。

  臺灣同胞習稱春節為“新正”、“初一早”。黎明即起,穿新衣裳,禮神祭祀祖先,開門放鞭炮,叫做“開正”。隨後到尊長、親友家登門拜年,主人家則以朱盒盛糖果糕點、蜜餞,並泡以甜茶,熱情款待客人。多數人家備有金桔蜜餞(俗稱“金棗”),親友來臨,先請吃金棗並呈上一句吉語:“吃金棗,年年好!”至親好友,主人以佳肴美酒招待,叫做“新春酒”。客人告辭,雙方都以“紅包”(壓歲錢)和紅柑(雙數)贈予小孩。

  臺灣春節禁忌甚多,春節這一天不能洗衣,不能動刀,不能説不吉利的話,不能在井中打水,好讓井媽安靜休息一天。如果小孩失手打破碗碟,要説“歲歲(碎碎)平安”或“落地開花”“碗豁嘴,大富貴”之類吉語。正月初二是嫁出去女兒回娘家的日子,稱之為“做客”“回門”。出嫁的女孩偕同丈夫及子女們,攜帶一些禮品,臺灣話叫做“帶手”回娘家拜年,所以初二這一日,“娘家”充滿著一片喜氣。正月初三,臺灣民俗傳説這一天是老鼠嫁女兒的日子,因此大家都要早早熄燈睡覺,讓老鼠沒有燈光,無法辦喜事,免得這一年生下一大堆鼠子鼠孫,吃糧食、破壞傢俱。另外,有些地方將大年初三稱為“大年朝”,是不吉利的日子,因此這天並不出門。正月初四是眾神下界回人間的日子,要用牲禮、果品來祭拜接神。正月初五日也叫做“初五隔開”,恢復正常的作業,公司行號也在這天開市。另外,這天也是財神爺的生日,家家要擺供接財神,期望來年財源滾滾而來。初七這天要吃七樣蔬菜合煮的菜肴,其中不乏寓意勤勞聰明的芹、蔥、蒜。正月初九説是“天公”(玉皇大帝)生日,是臺灣地區最隆重的歲時祭祀之一,為“天公”祝壽由子時開始到淩晨四點是祭祀的時間,前一夜人們大都通宵不眠,等候這重要的一刻,因此一過午夜,各地爆竹聲起,開始拜天公,十分隆重。

  到過臺灣和閩南的遊客一定會感覺到,兩地方言相通,年俗相同,因為同是炎黃子孫,臺灣同胞的傳統文化,風俗習慣與祖國大陸一脈相承。這正是:兩岸共一宗,節慶風俗同。

編輯:李丹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