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陵,是中華民族始祖黃帝軒轅氏的陵墓,相傳黃帝得道升天,故此陵墓為衣冠冢。位於陜西黃陵縣城北橋山;1961年,國務院公佈為全國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編為“古墓葬第一號”,號稱“天下第一陵”。黃帝陵古稱“橋陵”,為中國歷代帝王和著名人士祭祀黃帝的場所。據記載,最早舉行祭祀黃帝始於西元前442年,漢武帝大祭更是推向了歷史的第一個高潮,自唐大歷五年(770年)建廟祀典以來,一直是歷代王朝舉行國家大典的場所。
近代孫中山曾親自書寫祭文,國共合作時期毛主席親題寫祭文,蔣介石題詞,促成國共合作。
每年的清明節祭祀黃帝大典已經成為“中華第一大典”,成為海內外炎黃子孫的共同瞻仰和祭祀黃帝的場所。
黃帝陵祭祀大殿
橋山黃帝陵
位於陜西省黃陵縣城北約一公里處的黃帝陵,山體渾厚,氣勢雄偉,山下有沮水環繞。山上有八萬多棵千年古柏,四季陜西黃帝陵常青,鬱鬱蔥蔥。 黃帝陵封土高3.6米,周長48米,環冢砌以青磚花墻,陵前有明嘉靖十五年碑刻“橋山龍馭”,意為黃帝“馭龍升天”之處。在前為一祭亭,歇山頂,飛檐起翹,氣宇軒昂。
亭內立有郭沫若手書“黃帝陵”碑石,陵園區周圍設置紅墻圍護,東南側面為欞星門,兩側有仿製的漢代石闕。黃帝陵區內地鋪著磚。顯得古樸典雅。
黃帝陵前正南,陵園圍墻以外是土築高臺,即“漢武仙臺”。《史記 封禪書》載:“漢武帝北巡朔方,勒兵十余萬還祭黃帝冢橋山。”漢武仙臺,即漢武帝祭祀黃帝所築,臺高20余米,現已用塊石砌築並建有登臺石階及雲板,護欄等。
黃帝陵前區氣勢恢宏,面積約10000平方米的入口廣場的地面選用5000塊大型河卵石鋪砌,象徵中華民族的五千年文明史。
廣場北端為軒轅橋,寬8.6米、長66米、高6.15米,全橋共9跨。石梁121根,橋面設護欄。欄板上均雕有古典圖案花紋。全橋均採用花岩石料砌成。顯得粗獷古樸。軒轅橋下及其左右水面為印池,佔地約300余畝,蓄水量可達46萬平方米。橋山古柏,倒映池中,與白雲藍天交相輝映,為黃帝陵平添了無限靈氣。印池四週綠樹成蔭,形成優美的空間環境。
軒轅橋北端為龍尾道,共設95級臺階,象徵黃帝“九五之尊”至高無上的寓意。由龍尾道向上即登臨廟院山門。山門為五間廓廡式花崗岩(倣漢代木)建築。顯得格外莊嚴雄偉。
再北為誠心亭,面闊五間,進深一間。祭祀官員至此須整飾衣冠,靜心凈面,方可進入大殿祭祀。再北為碑亭,面闊五間,進深一間,卷棚頂。亭內立有毛澤東手跡“祭黃帝陵文”和蔣中正手跡 “黃帝陵”碑石。
側有一高大古柏,即“漢武挂甲柏”,枝葉茂盛。軒轅廟正殿面闊七間,進深三間,歇山頂,門楣匾額“人文初祖”,係國民黨元老程潛手跡。殿內正中木質壁龕內嵌浮雕軒轅黃帝石像。碑亭東為碑廓,其中有歷代碑石40余通,其中有宋仁宗嘉佑六年(西元1061年)奉旨栽植松柏1413棵記事碑。元泰定二年(西元1371年)禁伐黃帝陵樹木聖旨碑,明太祖洪武四年(西元1371年)祭黃帝陵禦制祝文碑,清聖祖康熙二十七年(西元1689年)祭黃帝橋陵碑,以及1912年孫中山宣誓就職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後派代表團帶上他新自撰寫的《祭黃帝陵文》前往橋山致祭軒轅黃帝陵的碑石等。
荊山黃帝陵
黃帝陵位於靈寶市區西20公里陽平鎮,是華夏民族的始祖軒轅黃帝部落這一代繁衍生息歷史佐證。古代文人墨客紛紛前來瞻仰,題詩作賦,發出過“樊蘿來絕頂,瞻拜意何勝”的慨嘆!
據《史記封禪書》載:“黃帝採首山銅,鑄鼎于荊山下,鼎既成,有龍髯垂胡,下迎黃帝。黃帝上騎,群臣後宮從上者漢畫像石黃帝像七十余人,龍乃上去。余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龍髯,龍髯拔墜,墜黃帝之弓。百姓仰望黃帝既上天,乃抱其弓與胡髯號,故後因名其地曰鼎湖“其弓曰烏號”。
人們把黃帝的靴子埋在鑄鼎垣上,形成了黃帝陵。
陵的西端有一高6米,周長42.5主的土堆,傳説就是黃帝陵冢。陵西南有一龍須溝,傳説是龍須墜落之地,此間生長一種龍須草,説是龍須所變,周圍皆無。古代文人墨客紛紛前來瞻仰,李白、杜甫、白居易、劉禹錫等著名詩人都曾到此拜謁,題詩作賦,發出過“樊蘿來絕頂,瞻拜意何勝”的慨嘆!年年農曆二月初九前後人們絡澤不絕前往祭祀瞻拜。
黃帝陵的建築,歷史上多次毀於兵火,但屢毀屢建。現在已修復的主要遺跡有獻殿、始祖殿、長廊、墓冢、山門、祀功柱、闕樓、驅龍閣等景點,並鑄造了象徵天神、地神、祖宗的天、地、人大樽大型鈾鼎。
著名詩人賀敬之在鑄原即興吟誦:中華五千年,史證靈寶見。荊山登高望,古今兩驚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