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族主要聚居在青海省互助、民和、大通等縣,其餘散居在樂部、門源和甘肅天祝等地。
過去土族只有語言,沒有文字。土族語屬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基本詞彙和蒙古語相同或相近。過去通用漢文,1979年青海省有關部門制定了以中文拼音為基礎的《土文方案(草案)》已試行推廣。
土族主要從事畜牧業和農業,尤其精於養羊。土族原信奉多神教,一些人信奉道教。元、明以後普遍信仰喇嘛教。
習俗
土族淳樸好客,民間有“客來了,福來了”的説法,敬客時,首先要敬酥油茶,並擺上一個“西買日”(插有酥油花的炒麵盒子)端上一盤大塊肥肉,同時在肥肉上插一把刀子,然後用係有白羊毛的酒壺為客人斟酒,以表示吉祥如意。有的地方還有客人一到,首先要敬三杯酒,謂之“吉祥如意三杯酒”;送客時也要敬三杯酒,謂之“開工三杯酒”。飲酒時,有邊飲邊歌之習,以暢飲酣醉為快。如不能喝酒者,要用中指蘸三滴,對空彈三下也可。
食俗
土族一般習慣於日食三餐,早餐比較簡單,大都以煮洋芋或糌粑為主食;午餐比較豐富,有飯有菜,主食為麵食,常製成薄餅、花卷或疙瘩、乾糧等食用;晚餐常吃麵條或麵片、面糊糊等。
日常菜肴以肉乳製品為多,當地的手抓羊肉是最好的待客和節日食品。民間有不少以當地土特産為原配料製作的食品,其中較有代表性的風味食品如;哈力海、沓乎日、尕仁麼、燒麥等。
日常飲料與當地藏族一樣,喜飲茯茶、酥油茶,還特別喜飲用青稞釀成的酩流酒,酩流酒度數較低(約30度左右),清醇綿軟,馨香可口,家家皆能自釀,在釀製時都習慣加一種名為羌活的中藥,飲時味稍帶澀,有散表寒,祛風濕的功效。除酩流酒之外,還有互助白酒,如互助頭曲、互助特曲、互助大曲、青稞液等多種。
節慶土族許多節日和飲食,與宗教的關係十分密切,“七日會”是土族慶祝豐收的狂歡節。節日期間要伴有各種祭祀活動,並備有節日食品。如:過春節時蒸花卷、饅頭,炸油餅等;端陽節做涼麵、涼粉;中秋節做多層大月餅(類似大饅頭)。十月初一吃餃子,臘月初八最喜用豌豆面做“攪團”吃,臘月二十三晚上做白麵小餅,還要在小餅上刻出菱形的圖案,並用麥草編一個草馬,專門用來祭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