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但凡大型綜合性運動會,中國代表團、運動員、媒體、甚至讀者和觀眾無不視首金為天大之事。開門紅一是討個彩頭,二是振奮士氣。為此中國代表團總要“上窮碧落下黃泉”,搜腸刮肚絞腦汁,一定要搞定這個事才舒坦。
我們為金牌食不甘味了很多年,但為此付出的代價卻是傷了很多人的胃口。體育本屬快樂之事,奈何要將它搞得苦大仇深?所謂物極必反,那種奪金即要上升到民族榮譽和國家尊嚴的思緒正逐漸遠離我們,大量的粉絲追明星而輕金牌。這種社會心態,值得玩味。
深圳大運會帶給我們媒體的驚喜和煩惱還是來自金牌。這是一個“平民”運動會,氣氛濃郁而星光寥落,追金還是不追金?還是有人想把金牌上升到一個高度,然後方便落筆,但是你怎麼寫都寫不出它的偉大,這不能不困惑著追金的人們。
大運會首金被義大利人奪得,中國運動員名列倒數第一。公開水域不是中國人的強項,大運會在首金項目的設置上能夠輕易窺見中國代表團此番的大度心態——首不首金,有什麼緊要呢。
其實,去年的亞運會、亞殘運會都已經説明,中國已經不再需要在那些拿金牌拿到手軟的項目上用金牌來證明自己。蔡振華所説的乒乓球要從“打狼”向“養狼”轉變,也説明很多體育系統的官員正在變化。不但體育總局在變,中國代表團在變,整個中國社會的金牌心態都在悄然變化。
我們越來越關注職業體育帶給我們的快樂,比如網球,比如籃球,比如足球。那是我們一向缺乏自信而質疑聲又最多的領域。李娜的法網冠軍振奮了整個中國,很多人更希望將金牌和李娜的個人奮鬥相關聯,期待中國的下一個職業體育明星帶給我們更多的快樂。
但,大運會不在乎首不首金,並不代表金牌所含的國家和民族榮耀從此消散,哪怕是最不起眼的一枚金牌,仍舊凝聚著健兒的血汗和國人的驕傲。只是時代的改變微調著我們的胃口,這種感覺本應自發而生,如同過去食不果腹時總夢想來一頓饕餮盛宴,如今荷包鼓了便要玩一下素食,這無關民族大義,全在個人感覺。金牌的意義總有一天要回歸正常,但這幾日是我們的金牌“素食”期。
對於這首金的問題,當做如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