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礁溪協天廟祭典

  時間:2008-07-15 13:08    來源:華夏經緯     
 
      礁溪協天廟是北部地區最大的關帝廟,由於宜蘭、基隆一帶的漳州人稱關公為“協天大帝”,所以宜蘭的關帝廟大多稱為協天廟。
   
    廟內供奉一尊蠶絲關公像,是先以竹片或木片製成模型,蠶兒在模型上吐絲後,再涂上塗料而成,製作細密、層次分明,神韻栩栩如生,十分罕見;1997年新建好一座高約4公尺、基座2公尺的青銅關公像,立於中正路、中山路口,馬上英姿頗有威嚴。廟前原本還有座戲臺,為演戲酬神之用,屋頂採歇山重詹式,共有16柱,為全臺僅見,但因空間不夠使用,已遷建忠義大樓旁,只有重大祭典時才使用。
   
    協天廟的祭典以春秋祭典與乞龜為主,每年此時,各地分靈廟都會回協天廟進香,正殿內供滿了上千座的關帝君神像,各地信徒也前來觀禮、參拜。農曆正月13日(關帝飛升日)的春祭、6月24日(關帝誕辰日)的秋祭,都于一日之始——午夜子時舉行,為了讓地方人士參與,秋祭並於上午辰時重復舉行一場,由地方首長主祭。
   
    協天廟的春秋祭典中,佾舞是一大特色,協天廟的佾舞是祭祀大夫的四佾舞,由當地16名小學童裝扮成關家軍,左手持“關”字樣盾牌,右手持長柄大斧,隨著節奏開、合、俯、仰,在莊嚴肅穆之下,又帶有一分學童的天真。另有兩位舞生持劍,站在陣前左右,負責監督佾舞進行,不須隨樂起舞。
   
    在擊鼓聲下,祭典正式開始,啟扉、痙毛血、迎神、進饌,舞生並於三獻禮時起舞,在飲福受胙後撤饌、送神、望燎以至闔扉,歷時90分鐘的儀式,完全遵循古禮。在撤饌後,廟方發送平安餅乾給觀禮者,進香膜拜者也得到廟方贈送的壽面。
   
    協天廟另一個重要祭典是乞龜拜拜,于農曆正月13~16日舉行。在宜蘭開墾的初期,人們為了感謝關帝君的庇祐,在關帝飛升日以大壽龜祭祀。每年的爐主必須事先制好象徵平安如意的大壽龜,從正月13日起,接受信徒叩謝、祈求,到16日才殺龜,凡是對神有所請求並取得“龜肉”的信徒,在第二年應驗後必須加倍償還“壽龜”,有的還加演酬謝神戲。如果所請求的事未如願,或是家有喪事,可等到應驗了才奉還。由於信眾頗多,每年乞龜拜拜時,廟前供奉的“壽龜”數量十分驚人;由各地前來的信徒也使得協天廟一帶人車塞巷,是礁溪鄉的年度重要祭典。
   
    乘車風向標:
    1.自臺北北站、基隆市文化中心旁搭往宜蘭、羅東、蘇澳的臺汽客運,于礁溪站下車,循中山路步行15分鐘可抵。
    2.搭北回線鐵路至礁溪站下車。
 
編輯:賀晨曦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