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新竹公園

  時間:2008-01-09 14:59    來源:台灣網     
 
 

  

  新竹公園(又名公二公園)位於市街與十八尖山,創于西元1916年,由新竹廳長高山仰規劃,開闢原枕頭山一帶丘陸,面積約五萬坪。開闢期間逢第一次世界大戰,物價薪資上升,困難重重,後來加入民間力量。1920年,公園改歸地方公共團體經營制度實施後,第二年四月移管至新竹街。1926年完工啟用。當年公園入口在今東大路和南大路交叉口附近。公園內有麗池、大運動場、游泳池、兒童樂園等,提供市民休閒使用。

  當時的兒童樂園,是今日的動物園,凡是來公園區的遊客都會在此拍照留念。而當時運動場沒有觀眾席,要觀賞體育活動的民眾得爬上附近小丘,登高遠眺。最初的游泳池,使用麗池的水源,但是麗池的水質不佳,後來改用乾淨的水源,游泳池才逐被大眾接受。

  麗池周圍環境優美,可以泛舟。日據時期有許多日本人及新竹地區的富買巨商常到麗池畔的湖畔料亭交際宴會。西元1942年日皇太子訪台,特于麗池畔興建自治會館,供來訪的日本軍官使用,後來成為新竹憲兵隊的所在地。

  1949年國民黨當局搬遷來臺,麗池池畔的湖畔料亭先成為空軍子弟小學(臺載熙小學的前身)的分校,後來又成為空軍高級將領的住所,直到西元1995年才由新竹市政府收回。

  自治會館自臺灣光復後改為接受委員住所,又變更為美軍顧問團,至今日定為新竹憲兵隊。50年代,原位於市區的孔廟遷移至公園南側的小山麓,後來建置的氣象臺、中國廣播電臺、體育館、航空站等,也在整理規劃有欠健全的狀況下,硬被填塞進來,使得廣大綠地減縮,公園日益擁擠。

  綠境的破碎

  新竹公園位於舊市區與十八尖山之間的枕頭山,地勢由西周向中央逐漸隆起,地形變化豐富,在視覺上形成優勢。

  隨著時代變遷,城市發展快速,應道路開發之需,公園內地形的整體遭到切割,造成行人動線無法連續,為控制高度落差,道路兩旁便築起高大的文件士墻,造成視覺上的壓迫感;公園內大片空地不斷地容納其他地區容不下的文教設施與建築,然而這些建築屬性不一,且建設年代回異,各建築的管理單位也不同,以致公園整體動線無法連貫:

  公園內的老樹是該區重要的資産,空軍十一村、東山街、麗池邊、孔廟旁多松樹群。麗池邊的高大的行道樹是和公園路及對面建築物間的重要視覺緩衝。但生長在坡地陡峭區域的老樹,表土多被雨水沖刷流失,土壤無法涵養水分,加上照顧不良,病蟲害普遍,植栽多不健康。

  空軍十一村日式木造建築群保存十分完整,但庭園內的小型植栽因廢多時,荒草漫生,往日勝景不再。

  麗池過去由於池水無法迴圈流動,加上游泳池排入含氟碇的廢水,導致池中生態破壞殆盡,形成優氧化現象。而池邊的空軍十一村與憲兵隊和麗池互動關係不佳,無法提供足夠空間做親水活動。

  動物園內原有設施已老舊破損,舊有的空間規劃及經營方式不符合現代的環保概念,無法發揮休憩、保充和教育的功能,形成資源浪費。
體育場和體育館活動頻率不高,和中廣、航空站、氣象站一樣,佔據大部分公園面積,卻已暫停使用,十分可惜。

  公園的停車空間沒有體規劃,皆以就近建築物旁畫設停車格的方式來解決。停車空間也明顯不足,特別是在假日時,週邊的道路壅塞嚴重。

  風華重塑藝術形象呈現

  為了串聯新竹市破碎的公園綠地,1998年3月,市府結合當地大學、設計精英及施工團隊藉玻璃藝術節籌備會之際,將公園動線及空間重新規劃,引入公共藝術節籌備會之際,將公園動線及空間重新規劃,引入公共藝術的概念于規劃及更新設計中,延續基地上活潑使用方式,維持市民對基地已有的活動及流動習慣,使現有的破碎區塊發展成線型廣場及大尺度之都會型廣場。

  新竹玻璃藝術主題園區

  公園提供公共空間作為藝術創作及展示,自成一文化藝術成熟區。新竹公園除建構一個市區內完整的綠帶以外,更結合新竹地區的玻璃産業,塑造出一個以玻璃藝術為主題的公園。

  1999玻璃藝術節戶外展場範圍確定,以廢棄航站及東山街區的更新設計為主軸,結合孔廟及中廣氣站舊址,還有玻璃工藝館及空軍十一村。市政府將此規劃為新竹玻璃藝術主題園區,用來做為舉辦玻璃藝術展示之用,平時亦可做為玻璃藝術創作家聚會、交流、座談、舉辦個展、研習活動之場所或開放給民間團體藝文展演使用。航空站舊址則配合戶外劇場的設計,東大路入口更新為大尺度的活動廣場。以大街廓都市活動廣場及線型的帶狀廣場創造新竹公園新風貌。

  麗池
  

  麗池過去由於池水無法迴圈流動,加上游池排入含氟碇的廢水導致池中生態破壞殆盡,形成優氧化現象。目前市府也針對此現象加強補救措施,使麗池重新活化,恢復1931年舊貌。麗池中豢養數對黑天鵝優雅氣質在假日及平時吸引不少大人小孩前來觀賞。

 
編輯:賀晨曦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