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新竹城的中心——北門大街一端的城隍廟
新竹原稱竹塹。1626年,西班牙佔據北臺灣後,曾有西班牙人到竹塹傳教。當地大規模的開發,從1661年鄭成功入臺令部屬屯墾開始,主要在蓬山、後壟地區屯田,勢力廣及竹塹。隸屬天興縣,並置通事管理竹塹番社。
1683年,臺灣併入清朝版圖,竹塹改屬諸羅縣。1691年,王世傑獲准帶領親族180余人以暗仔街為中心,向竹塹社族人取得土地墾植,廣興水利開發良田。而粵籍徐立鵬于1725年帶領族人進入新竹、竹北、香山、新豐等地墾殖,形成客家移民聚落。雍正元年(1723年),淡水廳治設于竹塹, 成為清朝時期北臺灣的一個重鎮。1826,竹塹進士鄭用錫等人奏請興建竹塹城獲准,于1827年興工,築造磚石造城墻與四座城樓。清光緒元年(1875年),淡水廳廢除,竹塹改稱新竹並設縣治。
1895年乙未戰爭中,新竹成為抵抗日軍侵略北臺灣的重要據點。新竹劃歸臺北縣,並置新竹支廳管理。1920年9月,新竹、桃園支廳合為新竹州,州治設于新竹郡(1930年新竹市自新竹郡分出,州治改新竹市)。
二戰後,新竹州解體,國民黨當局分原新竹州之新竹、桃園、中壢、苗栗等地改置八區一市,設縣治于桃園。新竹市則包含東西南北中、香山、寶山、竹東八區。國民黨當局遷臺後,于1950年調整行政區域,分為桃園、新竹、苗栗三縣,此時的新竹縣之縣治設于新竹市。1982年,新竹市與香山鄉合併,升格為省轄市。
竹塹建城
1733年,淡水同知徐治民種植莿竹為城,並設東、西、南、北四城門。
1756年,淡水廳署由彰化遷到竹塹,署址位於城隍廟旁。
1887年,臺灣建省,新竹縣析出苗栗縣,分屬於臺北府以及臺灣府(今臺中)。1894年,基隆到新竹鐵路通車。
日據時期
臺灣南北交通方式改變,縱貫鐵路成為臺灣南北交通運輸的主要方式。舊港與對岸的貿易減少,城市重心移轉到接近火車站的東門附近。
1912年,新竹電燈株式會社成立,開始供電,是新竹邁向現代化的指標。
二戰後
興建到一半的內灣線完成,主要服務竹東工業區的需求。
新竹新住民
1949年,中國國民黨戰敗撤退至臺灣,眾多遷移到臺灣的軍隊眷屬被安置到日據政府離開臺灣後閒置的房舍,形成了陸軍、海軍、空軍、聯勤、警備、等不同軍種所形成的眷村。新竹市眷村的演變和發展,可説是臺灣眷村文化和歷史發展的縮影。
縣市分治與城市轉型(1980年-2000年)
1982年縣市分治,新竹市由新竹縣析出,縣政府遷至竹北。
工業技術研究院與1980年科學工業園區設立,逐漸吸引眾多的高科技人移居新竹。新竹常住人口中,接受過研究所教育者佔15歲以上人口2.5%(1990年數據),為全臺第一。平均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僅次於臺北市臺中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