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新竹縣:宗親派系結盟,政黨競爭成型

  時間:2008-05-19 15:27    來源:中國網     
 
 

  新竹縣位於臺灣島西北部,面積1429平方公里,人口44.6萬人(2001年底)。下轄1市(竹北市)3鎮(竹東鎮、新埔鎮、關西鎮)9鄉(湖口鄉、新豐鄉、芎林鄉、橫山鄉、北埔鄉、寶山鄉、峨眉鄉、灑石鄉與五峰鄉)。

  新竹原名竹塹,是臺灣省北部開發最早的地方,1875年改竹塹為新竹,正式設縣。早期縣治包括了新竹、桃園、苗栗等地,戰後行政區重劃時,桃園與苗栗分離出來設縣治,新竹縣範圍縮小,但三地之間的經濟、社會聯繫一直存在。1982年,縣轄新竹市升格為省轄市,新竹縣地域進一步縮小。而隨著縣政府所在地由新竹市遷往竹北市,全縣地方社會政治生態出現重組,客家人從此成為該縣最大的族群,宗親勢力也逐漸超越地方派系力量,成為新竹縣最大的社會力量。

  新竹縣科技、教育、工業發達。知名的新竹科學園區就設在新竹縣,是臺灣的“矽谷”,也是臺灣科技産業的搖籃。科技産業的發展與高學歷人口的移入,逐漸改變著新竹縣原有的社會結構。

  一、宗親勢力

  新竹縣是臺灣客家人密度最高的地方。新竹縣在縣市分開前,人口結構主要由閩南人與客家人構成,比例相差不大,也因此影響到新竹縣的地方政治生態。由於新竹縣客家人比較多,閩南人無法在政壇上一統天下,因此形成閩、客輪流執政的傳統,行政首長即縣長一直由客家人擔任,而議會議長由閩南人掌握。在閩南人較多的新竹市從新竹縣分離後,新竹縣的客家人更為集中,客家人比率高達85%左右。宗親勢力成為新竹縣選舉中的第一要素,派系退居其次,個人魅力與政黨力量更居其後,充分顯示宗親力量在新竹縣的重要地位。

  新竹縣主要宗親有陳、范、鄭、林、張、劉、黃、吳等宗親。其中,陳姓宗親是新竹縣最大的宗親勢力。陳姓為新竹縣第一大姓,約有4萬基本支援者的選票,重要代表人物有前縣議會議長陳添澄、第四屆縣議會副議長陳錦相、第九與十屆縣長陳進興、“國大代表”陳逸鵬及其父陳廷輝等。其中,在1989年的縣長、省議員與“立法委員”選舉中,新埔鎮鎮長、陳姓宗親的陳庭輝脫離國民黨加入民進黨,陳姓宗親勢力發生分化。陳庭輝的兒子陳逸鵬以民進黨籍身份當選1991年的“國大代表”。林姓宗親的代表有第七與八屆縣長國民黨籍的林保仁、第十三屆縣長林光華等。其中,民進黨籍的林光華是林姓宗親會總幹事,林姓宗親逐漸偏向民進黨。范姓宗親的代表為民進黨籍的前縣長范振宗、前“國大代表”范揚恭、前縣政府主任秘書范義淵等。鄭氏宗親力較大,在前14屆議長中,鄭氏宗親有6屆當選。另外還有羅姓、劉姓等宗親勢力,在議會均有一定力量。可以説過去縣政府與縣議會大權,基本上由上述幾大宗親勢力掌控。

  宗親力量主導新竹縣地方選舉,與客家人重視宗親家族組織與地域感情有密切關係。新竹縣大姓宗親組成的宗親會,加上各鄉鎮市分會,大姓宗親成員一般為2萬至3萬人,宗親因素因此在選舉中發揮著重要因素。從光復到目前,新竹縣的部分鄉鎮市民代表選舉,大姓宗親一直保持“權力世代相傳”的格局。宗親會大老常被各種“選委會”延攬為選舉組織的成員,在選舉中扮演協調、排解糾紛角色。

  然而,在政黨政治形成後,各種政治人物都在爭取本宗親勢力的支援,宗親勢力開始分化,同一宗親會支援不同黨派的候選人,宗親力量的影響力相對減弱。一般來説,宗親勢力在小區域選舉如鄉鎮市長、村里長、鄉鎮市民代表等選舉中仍舉足輕重,則以宗親、派系力量為主,政黨影響力有限。但在各種重大選舉中,政黨則發揮著相當影響力,掌握著候選人提名與選舉佈局,派系與宗親作用相對較小。如在1994年的省長大選中,陳姓的民進黨籍候選人陳定南在新竹縣的得票不如國民黨的宋楚瑜,宗親勢力未起決定性作用,主要在於政黨與個人因素起了更大的作用。

  二、地方派系概況

  臺灣光復到1982年新竹縣市分開前,新竹縣主要有兩大地方派系,即許金德領導的西許派與許振乾領導的東許派。兩人各自以經營的新竹貨運公司與新竹客運公司為基礎形成兩大勢力。在50、60年代,新竹縣政壇由兩許控制。兩派代表人物許金德與許振乾在政壇呼風喚雨,對地方政治活動具有重要影響力。鬥爭的主戰場為縣政府所在地新竹市。在新竹市于1982年升格為省轄市後,新竹縣的兩大派系也告解體,地方勢力重新組合。

  臺灣學者對新竹縣地方派系有不同的劃分。有的學者將新竹縣派系劃分為老年派、西許派、東許派、朱派、鄒派、竹東蘇派與竹東宋派,其中目前僅存在後兩派。有的學者則認為,朱派接近東許派而劃歸為東許派,鄒派接近西許派而歸為西許派。就其發展歷程來説,新竹縣早期主要分為西許派與東許派,而每個派系內有不同的支流或小派系。在新竹縣、市分家後,不再有橫跨全縣的大派系,但在鄉鎮範圍內仍有不同的小派系,較知名者即為竹東鎮的蘇派與宋派。

  西許派。創始人為地方士紳許金德,曾任第三屆省議會副議長,後任臺灣電視公司董事長。因許家住西門派出所附近而被稱為西許派。許金德擁有的新竹貨運公司,是該派系力量發展的基礎與起點。西許派區域性聯合或獨佔經濟主要為新竹縣農會、新竹市第二(三、十)信用合作社、新竹汽車客運公司、新竹區中小企業銀行等,同時參與經營不少企業。

  早期西許派的主要代表人物還有鄒滌之、彭瑞鷺、詹紹華、鄭燦裏、藍榮祥、陳俊宏、陳天寶、陳昌瑞、魏雲傑、周細滿(後成為另一派)、郭俊萍等。其中,藍榮祥從新竹市第三、四屆市民代表起家,歷經第五、六屆縣議員及第七屆縣議長後,再連任第五、六、七屆省議員;鄒滌之曾任第三屆縣長;彭瑞鷺曾任第四、五屆縣長。其中,出身於芎林鄉的鄒滌之家族自成一係,共有8個兄弟,曾有數人進入政壇。老四鄒洪是一位臺籍上將,老七鄒滌之是前縣長與“國大代表”,老麼鄒清之在戰後曾任新竹縣縣長及省政府委員,1953年又任省民政廳廳長。鄒滌之曾力圖脫離西許派自立門戶,便失去西許派的支援,力量衰落。在第六屆縣長選舉中,國民黨提名東許派老縣長朱盛淇的兒子朱育英參選,卻敗給無黨籍的劉榭熏。國民黨將失敗原因歸罪于西許派,而對其進行打擊,西許派也開始走向衰落。

  東許派。最初領導者為許振乾,曾任省議員,是地方有影響的人物。許振乾擁有的新竹客運汽車公司設在東門外火車站附近,而被稱為東許派。東許派的勢力以新竹客運公司為核心據點向客運系統延伸。1963年,許振乾病逝後,東許派力量開始衰落。東許派的基本勢力主要在新竹縣大湖鄉農會、新竹市第一(二、五、十)信用合作社、東區合作社、竹北鄉合作社、新竹青果合作社、新竹汽車客運公司等。

  東許派重要代表人物還有新竹市議會前議長鄭再傳、前縣轄新竹市長陳玉焜(原是西許派)、國民黨籍省議員陳錦相(第二屆)、陳興盛(第三屆)、古燧昌(第五屆)、邱泉華(第七屆)及無黨籍省議員何禮東、葉炳煌、鄭宗柳和陳天錫等。其中,第一、二屆民選縣長朱盛淇,因競選總部設在新竹客運公司而被認為是東許派,也有人稱其為朱派。

  在兩許勢力衰落並淡出政壇及新竹縣市分家後,新竹縣不再有跨鄉鎮市的全縣範圍內的大派系,派系主要是鄉鎮地方小派系,勢力主要集中在行政系統(鄉鎮公所)、農會、漁會與信用合作社等基層組織中。

  目前地方派系以前頭溪為界,在溪南與溪北有不同的以鄉鎮為範圍的小派系。前頭溪以北地方派系主要在新埔鎮、關西鎮、新豐鄉、芎林鄉等。新埔鎮曾有陳、魏兩派,代表人物分別是前鎮長陳庭輝與前省議員魏雲傑。關西鎮地方勢力主要是羅派與陳派,羅派以羅姓宗親為基礎,羅家女將羅彭喜美曾任關西鎮鎮長,後於1994年當選縣議會副議長;陳派也以陳姓宗親為主力,陳派的代表為前縣長陳進興。新豐鄉地方勢力分為舊派與新派,舊派代表人物有吳俊岸、吳俊雄(縣議員)兄弟及前“立法委員”徐益權等人;新派有前鄉長葉高火等。另外,芎林鄉也有葉派與陳派之分。

  溪南地方派系以竹東鎮派系為代表。竹東鎮位於前頭溪以南,有蘇派與宋派兩大派系。這兩派起源於“2.28事件”時兩位地方實力派人士蘇廷清與宋枝發因檢舉事件而交惡,形成水火不容的兩個派系。這兩個派系在50年代到70年代對地方政治影響力較大,也是目前新竹縣主要地方派系。

  竹東蘇派。創始人為蘇廷清(已去世),後有代表人物為周細滿與吳明增,與國民黨關係十分密切。周細滿早年經商,後回到家鄉竹東,于70年代末參選竹東鎮民代表,並在竹東蘇派支援下高票當選,進而當選代表會主席,從此進入政壇。在他的領導下,竹東蘇派勢力逐漸強大,並在近20年的時間裏掌控竹東政壇。地方鎮公所與農會兩大系統也由蘇派掌握。後來,周細滿當選兩屆省議員,進一步鞏固了蘇派的地位,在縣長選舉失敗後被聘為省政府委員。在1993年縣長選舉中因未被國民黨提名而自行參選,被開除黨籍。1996年,周細滿因涉及中山高速公路弊案而被判刑,但他在地方派系中仍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吳明增曾是農會系統的“國大代表”。另有漁會系統的前“國大代表”吳俊岸。主要地方勢力在竹東鎮農會,投資土地與房地産。

  竹東宋派。創始者為宋枝發(已亡故),現分為老宋派與新宋派。宋派歷來傾向支援非國民黨勢力。老宋派以曾登基為首,傾向支援黨外及後來的民進黨。新宋派代表人物為邱泉華、邱鏡淳與鄭永金。鄭永金家族依靠其兄鄭萬德當選新竹市議員後投資房地産致富,併發展成地方政治家族,主要地方勢力在新竹區漁會,並投資建築、房地産等事業。鄭永金曾任縣議會議長,1995年與1998年先後當選第三、四屆“立法委員”,2001年當選第十四屆縣長。其弟鄭永堂曾任第二屆“國大代表”。邱鏡淳曾任第九、十屆省議員,“凍省”後於1998年當選第四屆“立法委員”,2001年連任第五屆,其父邱泉華曾任省議員。由此可見,新宋派目前勢力強大。

  三、地方權力結構的演變

  新竹縣權力之爭實際上就是地方派系、宗親勢力與政黨等不同勢力對地方權力的爭奪。爭奪的範圍從基層鄉鎮市、縣長縣議會、省議會到“中央”級民意機構等個層級的權力機構。

  (一)縣長權力的爭奪

  縣長是地方行政首長,掌握行政大權與經濟資源,是地方權力爭奪的核心。在第一屆縣長選舉中,朱盛淇當選,形成一股政治勢力,並在第二屆縣長選舉中得以連任。在1957年第三屆縣長選舉中,國民黨提名鄒滌之競選,他在西許派的支援下獲得8.9萬張選票,擊敗東許派推出的無黨籍人士鄭鴻源(6.7萬張選票)當選縣長。在1960年第四屆縣長選舉中,國民黨提名財力更為雄厚的臺灣執業醫師彭瑞鷺,獲西許派支援,順利當選。彭瑞鷺進而連任第五屆縣長,卸任後離開新竹到臺北隱居,退出政壇,未形成一股地方勢力。

  在1977年第六屆縣長選舉中,朱盛淇的兒子、“內政部”科長朱育英獲國民黨提名參選,卻敗給無黨籍的律師劉榭熏,但劉榭熏當選後加入國民黨。在第七屆縣長選舉中,劉榭熏卻未獲國民黨提名,又以無黨籍身份參選,結果敗給國民黨提名的林保仁。林保仁又連任第八屆縣長,卸任後出任省政府委員,是地方派系有影響的重要人士。

  在1981年第九屆縣長選舉中,重新加入國民黨的劉榭熏在黨內爭取縣長提名時又敗給陳進興,被迫退黨競選,結果只得到1萬多張選票,從此逐漸淡出政壇。無黨籍的范姓宗親代表範振宗也在本屆縣長角逐中敗北。國民黨提名的陳進興順利當選縣長。在第十屆縣長選舉中,陳進興再次擊敗無黨籍的范振宗當選。在1989年第十一屆縣長選舉中,國民黨提名沒有派系色彩的傅忠雄角逐,無黨籍的范振宗再次參選,結果范振宗以9.8萬多票當選縣長,成為新竹縣第一個無黨籍的縣長,國民黨從此失去新竹縣的執政權。

  在1993年的第十二屆縣長選舉中,國民黨提名鄭永金競選,已加入民進黨的范振宗爭取連任。然而竹東宋派代表人物邱鏡淳被國民黨指派為鄭永金的競選總幹事,但因邱與鄭在生意上有矛盾而私下支援范振宗。同時國民黨籍的周細滿也積極爭取縣長選舉,被國民黨開除黨籍。由於國民黨的不團結與分裂,大大分散了鄭永金的票源。范振宗不僅得到民進黨與范姓宗親勢力的支援,也得到林姓、羅姓與劉姓等宗親勢力的支援。在這種形勢下,范振宗得到9.7萬票,當選連任,保住了民進黨在新竹縣的執政權。

  在1997年第十三屆縣長選舉中,有四人角逐漸,分別為國民黨的鄭永金、民進黨的林光華、省議員邱鏡淳與無黨籍的徐能安。國民黨提名“立法委員”鄭永金參選後,省議員邱鏡淳退黨參選,再次造成國民黨的內爭。民進黨則相對團結,只有“立法委員”林光華一人參選。徐能安曾為民進黨員,後退出民進黨,力量較小,對民進黨衝擊不大。結果林光華以7萬多張選票當選,而國民黨籍的鄭永金與邱鏡淳則分別以6.5萬與5.9萬的高票敗北。再次證明,國民黨的團結與否,直接影響著新竹縣的執政權。在2001年第十四屆縣長選舉中,鄭永金與林光華再次展開角逐,由於泛國民黨的團結,無內部之爭,鄭永金終於以11.3萬票佔勝民進黨的林光華,奪回新竹縣的執政權。

  (二)地方政黨力量的變化

  長期以來,國民黨在新竹縣一統天下,長期掌控地方政權。黨外勢力雖早已出現,但對地方權力結構影響不大,但一直在發展。其中,范振宗是新竹縣一支較有影響的黨外勢力。早在1978年,在臺北經商的范振宗返鄉參加縣議員選舉,並當選,後又以無黨籍身份當選縣議會副議長。80年代的第九、十屆縣長選舉,無黨籍的范振宗均投入縣長選舉,雖告失敗,卻積累了從政經驗,顯示了實力,終於在1989年第十一屆縣長選舉中獲勝。另一位黨外勢力代表是施性忠。在1981年的新竹市長選舉中,無黨籍的施性忠擊敗了國民黨提名人鄭耀宗,並迅速形成一個黨外勢力的“施家班”。新竹縣市分家後,“施家班”成為隨後新竹市一股政治勢力。

  民進黨成立後,逐漸吸收黨外力量,在新竹縣政壇得到迅速發展。其中范振宗當選縣長後加入民進黨,不僅成為民進黨在新竹縣的重要代表,也開創了民進黨在新竹縣的執政權。後來,在民進黨與宗親勢力的支援下,范振宗連任第十二屆縣長,民進黨得以連續執政。在第十三屆縣長選舉中,民進黨的林光華獲勝,民進黨得以繼續掌握新竹縣大權。不過,民進黨這兩屆縣長選舉的得票率變化較大,分別為50%與36.1%,但均高於國民黨,居第一位。在2001年的縣長選舉中,民進黨雖然失去縣政權,但仍獲得9.7萬張選票,得票率為46.4%,較上屆有所增加。

  總體觀察,民進黨及整個泛綠陣營在新竹縣政治實力相對較弱。具體而言,在“中央”級民意代表選舉中,與國民黨實力相當,但在地方基層中的力量較弱。在1995年、1998年與2001年三屆“立法委員”選舉中,民進黨均獲得1席,得票率在25.6%至35.5%之間。在縣議會選舉中,民進黨雖呈上升趨勢,但仍屬少數。在1998年縣議會選舉中,民進黨只拿下4席,得票率為15.7%,並獲得副議長一職;在2002年縣議會選舉中,民進黨只當選3席。在鄉鎮市長選舉中,民進黨一直未獲有人當選。即使在2000年臺灣領導人選舉中,民進黨也只獲得6.2萬票,得票率為24.7%,遠趕不上泛國民黨或泛藍軍的勢力。同盟軍臺聯黨在新竹縣更無發展空間,尚未當選重要公職。

  國民黨及泛藍陣營在新竹縣實力相對較強。國民黨雖然曾失去十多年的縣執政權,但在民進黨執政後又奪回執政權,而且在各級民意機構與基層選舉上仍居上風,特別是在縣議會與地方基層權力結構中仍佔絕對優勢。在1998年第四屆“立法委員”選舉中,國民黨獲得3席中的2席,得票率由上屆的51.9%上升為57.5%;2001年,國民黨獲得1席,得票率為31.7%,高居各黨第一,若加上親民黨的1席,泛藍陣營有2席,得票數為10.8萬票,得票率達52%。在1998年縣議會選舉中,國民黨拿下33個席次的19席;在2002縣議會選舉中獲得16席。在1998年鄉鎮市長選舉中,國民黨拿下13個鄉鎮市長中的12席,較上屆增加2席;只有尖石鄉被無黨籍取得;在2002年選舉中仍獲得11席。在2000年臺灣領導人選舉中,儘管國民黨只獲得5萬多票及只有20.7%的增長率,但整個泛藍陣營則獲得18萬張選票,得票率為72.2%,遠高於泛綠陣營。

  同為泛藍陣營的親民黨在新竹縣發展較為迅速。宋楚瑜在2000年臺灣領導人選舉中,獲得12.8萬票,得票率達51.6%,顯示了其雄厚的群眾基礎。在2001年第五屆“立法委員”選舉中也獲得3席中的1席(陳進興),得票率超過20%,與國民黨、民進黨三足鼎立。不過,親民黨建黨時間不長,在基層權力結構中力量尚呈不足,還無較重要的公職。由於親民黨與國民黨、新黨有較高同質性,未來發展如何仍取決於各黨派的互動。

  另外,無黨籍在新竹縣基層有較強的實力,尤其在近兩屆縣議會選舉中,無黨籍分別取得34席中的10席與15席,遠在民進黨與親民黨之上,是僅次於國民黨的一支力量。

 

 

 
編輯:賀晨曦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