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評論 透視“核四”風暴
臺海評論-駁李登輝及其“兩國論”
臺海評論-駁呂秀蓮“臺獨”論 |
|
首頁-專題-臺灣-臺海評論_透視“核四”風暴 |
|
|
|
新華網臺北3月11日電(記者衛鐵民 王燕萍)曾在臺灣政壇引起軒然大波的“第四核能發電廠”在當局的同意下已確定延後完工,其背後原因引發各界揣測。
據悉,原預定於2004年運轉的“核四”一號機組將順延到2006年完工,原定於2006年完工的二號機組則順延至2007年。
“核四”興建案于1980年提出,遭到當時在野的民進黨的反對。1996年,臺灣當局正式通過“核四”預算。民進黨上臺後,于2000年10月突然宣佈停建此工程,一時間島內譁然,演化出長達上百天的政治紛爭。去年2月14日,臺灣當局在各方的強烈要求下“作出痛苦決擇”,宣佈復工興建“核四”。
一個電廠工程進度延期與否,原本是經濟範疇問題,但“核四”興建至今背後一直隱藏著複雜的政治糾葛。臺灣當局在“核四”復工時曾信誓旦旦承諾不會影響完工工期,此次宣佈工期延,馬上受到臺灣各界矚目,也引發“延後是否為下屆選舉作政治考量”的質疑。
根據一份最新出爐的“核四”停工損失評估報告,“核四”宣佈復工9個月後,進度只比當局宣佈停建時增加1.52%,顯見“復工進度仍屬緩慢”。
對此,負責興建“核四”的“臺電”集團負責人表示,從目前臺灣電力供應情況看,“核四”沒有必要趕著完工。
但也有媒體評論説,“‘核四’延宕投産,開放民營電廠的速度也未若預期,如果當局彌補電力缺口的替代方案再無進展,今年夏天恐將重演目前的缺水危機。”(完)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