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大溪老街

  時間:2008-05-09 10:02    來源:華夏經緯     
 
 
    大溪位於桃園縣東南方,居復興山地與桃園臺地之交,大漢溪自山中流出後在此轉向北行,並在兩岸丘陵間切割出層層的臺地。舊名“大姑陷”,原為凱達格蘭平埔族聚居地,後因“陷”字不吉而更名為大姑崁,清同治5年(1866年),當地士紳李騰芳中舉後,改名為大科崁,光復後定名為大溪。位於大漢溪畔的大溪,清朝時得利於大漢溪河運興盛,發展為繁榮市鎮。形成今日所謂的“老街區”。
   
    市區裏古老的巷道、樸質的舊建築,以及隱身於街衢巷弄間的傳統行業,仍見證昔日繁華的市街景象,往來匆匆行旅之間,不妨在此稍停腳步,為旅途增添幾許古老的知性與感性。
   
   
和平路老街

    和平路老街緊臨大溪舊碼頭,自清朝以來即為大溪繁華市街所在,洋行、茶館林立。和平路老街長400余公尺,短短的街道上,除了傳統木器行外,還有名聞遐邇的黃日香豆干及打鐵、打石等傳統行業,歷史老店與巴洛克式華麗建築相互輝映,成為大溪最珍貴的文化資産。
   
    老街街貌成型于日據時期。和平路兩旁街道全被改為“大正式”牌樓,築起了具有巴洛克風格的洗石子立面,以鳥獸花草等立體浮雕為飾,中央冠上商店字號,而象徵平安的花卉、如意,代表招財的蟾蜍,具吉祥意象的麒麟、祥獅,。含豐收意涵的四季水果,以及有辟邪作用的龍馬背太極、駱駝載書、龜魚游水……等,都是立面上常見的圖樣。而每當夜幕低垂,在昏黃的燈光烘托下,老街更散發有如舊照片般的悠悠古意。
   
    普濟堂
    創建於光緒12年(1886年),主祀關聖帝君,廟內仍保留了建廟以來的大小額匾,其中唐山大師林起鳳雕刻的佛像最為珍貴。每年農曆6月24日關帝君聖誕,各村裏大辦慶典活動及流水席,熱鬧非常,即俗稱的“大溪大拜拜”。
   
    打鐵店
   
    中央路與普濟路中聚集著4、5家打鐵,製作各種刀具、鋤頭,在過去農業社會中佔有一席之地,店內所陳列的鼓風爐、錘打機及刀具,數十年來未曾改變,是大溪懷舊之旅的重要印象。
   
   
中山路老街

    日據時期,這裡是富商及文人雅士居住高級住宅區,其最大特色是單號為富豪住屋,雙號則是倉庫及受雇工人住所。經時代變遷,街屋多已傾頹,但立面仍保存完整,其中畫家李鐵州的蘭室、烏衣巷名人後裔的烏衣舊族、煤礦巨子簡阿牛採圓隆式屋頂及羅馬柱廊的建成商行,最引人矚目。此外,行風畫室每逢假日皆開放參觀。畫室並提供各項文史、旅遊資訊,是探訪中山路老街時的第一站。
   
    松茂茶棧
    立面上鮮活的瑞獅、鯉躍龍門、獅子望月等動物雕塑,栩栩如生,並飾以象徵平安的如意、花卉靜物,兩旁對聯以黑色陶片粘貼成,充滿了中國風味。
   
    榮泰
    梁柱上五彩繽紛的彩色磁磚,上有象徵辟邪止煞的李鐵柺端坐葫蘆瓶圖案;略帶圓拱形的立面山墻上,有吉祥意涵的龍鳳呈祥、四季水果、松樹長青等剪粘圖樣,立體而生動,是老街中唯一的彩色立面。
   
    吉利石店
   
    大漢溪的石頭向為大溪廟宇建築及喪葬墓碑所需的石材來源;高硬度的石頭造就出手藝精湛的打石師傅來,除了高超的雕刻技藝外,更須具備書法、繪畫基礎,吉利石店是老街上僅存的打石店,至今仍傳承這項傳統技藝,更顯珍貴。
   
    乘車風向標:
    由桃園市中華路或中壢搭往大溪的桃園客運,或由臺北市寶慶路搭經板橋、三峽往大溪的臺汽客運可抵。
 
編輯:賀晨曦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