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安平區

  時間:2008-03-04 10:45    來源:台灣網     
 
 

 

  區名釋義及沿革:

  1500年左右,隨著世界海運的暢通,陸續有西班牙人、葡萄牙人航經臺灣海峽而發現“福爾摩沙”——臺灣。明熹宗天啟二年(1622年),繼西、葡而來的荷蘭人為了在東洋尋找一個據點,乃佔據澎湖島,後來受到明兵的驅逐,逐于天啟四年(1624年)離澎,改向澎湖東邊的臺灣安平,佔領安平之後築熱蘭遮城(亦稱臺灣城)以作防禦,並形成市鎮,形成熱蘭遮街,展開與大陸及日本的貿易。

 

  由更早的歷史記載看來,安平鎮在三國時代被稱為爽洲;隋、元時為琉球;明代稱為東番、臺灣及北港;荷蘭殖民統治時代,單以大員稱之。明永歷十五年(1661年),鄭成功來臺驅荷,乃改稱安平鎮,鄭氏三代皆奠都於此。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鄭克塽降清,臺灣以臺南為臺灣首府,而安平鎮即為效忠裏,設有水師協鎮署,並署五館:閩安館、金門館、烽火館、海仙館、提標館等官署。

 

  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臺灣因中日馬關條約而被割讓。1901年,改效忠裏為安平街,隸屬於臺南廳。1920年,臺灣自治制施行,將安平街改為安平區乃沿用自今。

  地理位置:

  東以中華西路和中西區為鄰,南以健康路和南區為界,北以鹽水溪遙望安南區,西臨臺灣海峽,面積11.0663平方公里。

  轄內行政單位:

  計有安平派出所、華平派出所及育平派出所維護區內治安,安平區衛生所掌理衛生工作,安平區戶政事務所掌戶政工作。

  裏鄰學校:

  該區現有安平初中一所,安平、石門、西門、億載、漁光分校等小學五所及臺南海事職業學校。

  裏鄰編制:

  該區劃分為海頭裏、石門裏、平安裏、平通裏、港仔裏、西門裏、金城裏、文平裏、育平裏、華平裏、怡平裏、國平裏、漁光裏、億載裏、建平裏計十五里、三五六鄰。

安平區2008年度01月份人口統計資訊

 

名稱

戶數

合計
﹝人口數﹞

文平裏

1837

2461

2786

5247

平通裏

2579

3188

3746

6934

石門裏

1039

1476

1363

2839

西門裏

603

968

905

1873

育平裏

3198

3763

4560

8323

怡平裏

1665

2112

2350

4462

金城裏

736

1094

1051

2145

國平裏

2249

2997

3353

6350

華平裏

1933

2753

2912

5665

漁光裏

237

332

274

606

億載裏

887

1350

1403

2753

建平裏

1871

2338

2614

4952

平安裏

1377

1950

1961

3911

海頭裏

580

986

890

1876

港仔裏

549

861

753

1614

總計

21340

28629

30921

59550

 

 

 
編輯:賀晨曦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