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狀及未來
負責生産、供應臺北縣轄內學校、機關團體綠化苗木的三處縣府苗圃,在管理方面,成功地轉型為以自動化和機械化為主的現代化苗圃,提高經濟産量及品質。
臺北縣政府直營的苗圃共有三處,分別位於石碇鄉小格頭、面積有5.05公頃;三峽鎮大埔、面積有1.96公頃;淡水水汴頭、面積有1.39公頃。自1961年陸續成立各苗圃以來,縣府直營苗圃即身負提供大量苗木,綠化縣內各學校、機關、公園、小區、村裏、道路、和造林的責任。
以往,各苗圃栽植的苗木是以造林苗木為主,例如琉球松、樟樹、油茶等,但是近年來木材銷路不佳,價格低落,林農已逐漸對造林失去興趣。然而,隨著人民生活水準的提升,對環境品質的要求日漸提高,綠化苗木的需求也日益增加,於是臺北縣直營苗圃將其生産項目轉為以培育觀賞苗木為主,並大致區隔三處苗圃的生産種類,便能達成綠美化全縣的目標。
過去,苗圃的經營管理均以人力為主,現在的三處苗圃,以重新規劃生産區域、運用自動化和機械化系統、設立現代化溫室、生産木本花卉和蜜源植物、建立容器育苗技術等步驟,作為改革的方向。
重新規劃生産區域方面,在苗圃內依不同的産量及植栽特性,規劃出各生産區集中管理,如小格頭苗圃目前有櫻花生産區、杜鵑生産區、造林苗生産區、綜合生産品(樟樹、南洋杉)及溫室生産區等,以增進生産效率,避免設備投資的浪費,更有助於苗圃的整齊美觀。
以往各苗圃從育苗到照顧苗木的成長、出苗,均需依賴人工,現在各苗圃內運用自動化和機械化系統後,可以節省60%的人力。目前各苗圃均在灌溉系統上有重大改變,如適合草花生産的噴帶系統、照顧容器苗生産的噴藥及噴灌系統等,都可透過電腦的控制,定時、定量噴灑水源,逐一變換灑水區域,達到節省大量人力資源的目標。另外有先進的中耕機、功力噴藥機和介質攪拌機等,也都是節省人力的現代化機械。
在以生産草本花卉為主的小格頭苗圃中,已應用最新的穴盤生産系統、自動化灌溉系統和無土栽培介質等技術,以高效率生産高品質的木本花卉,配撥給縣內學校和各機關環境綠化。
而建立容器育苗技術,也是項新的突破和發展。傳統的育苗方式是將苗木直接種于地面上,在換床或是撥配苗木時再挖起來,但是這種作法會破壞植株根系,造成移植後樹木存活不易,而且也有季節的限制,使用容器育苗則可改善上述缺點。作法是先將植株種在栽培盒內,待其根系長成後,只需將植株移開,並無挖取時破壞其根系的困擾,而且可以節省挖取的人工。此外因為容器苗在放置前,均經過在地面上噴灑除草劑或鋪設雜草抑制席的步驟,可以節省大量人力投注于除草工作上。
另外在小格頭苗圃還設立了現代化育苗溫室,以大量培育和繁殖高品質苗木,供應三處苗圃所需,從此可自給自足,無需向外面業者購買苗木。新溫室佔地四百平方公尺,內部規劃有自動遮陰系統、自動化溫度控制系統、自動化灌溉和噴霧系統、及人工輔助照明系統(植物燈)等,可稱為臺北縣內最先進的溫室。
未來小格頭苗圃以生産櫻花、杜鵑、樟樹、桂花和蜜源植物為主,大埔苗圃以生産觀賞喬木、灌木和盆花為主,水汴頭苗圃則以生産濱海植物為主,此外苗圃內使用高壓連鎖磚鋪成車道,除便利搬運車載運植栽進出外,同時兼顧實用與美觀的功效。
直營苗圃
苗圃名稱 |
小格頭 |
大埔 |
水汴頭 |
地點 |
石碇鄉 |
三峽鎮 |
淡水鎮 |
面積 |
5.05公頃 |
1.96公頃 |
1.39公頃 |
成立時間 |
1953年 |
1970年 |
1971年 |
培育種類 |
蜜源植物、櫻花、桂花、杜鵑等 |
盆花、觀賞橋木、觀賞灌木等 |
海濱植物為主 |
小格頭苗圃簡介
臺北縣小格頭苗圃位於石碇鄉格頭村,面積五公頃多,海拔400公尺。設立於1953年,原為石碇鄉公所所有林地,面積4.5公頃,1973年由縣府收購,另外民有地約0.5公頃,以租用方式辦理。
小格頭苗圃氣候適合培養中海拔苗木,但土質為黏質壤土,地力欠佳,所以每年需施放大量有機質肥料,來改善土質;目前則已全面改以盆苗方式生産。
苗圃內培育繁殖苗木分為造林、綠化樹種及蜜源植物等三類,每年約栽培150,000株,主要栽培杜鵑、桂花、紫花野牡丹、櫻花、樟樹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