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花博會將借鑒上海世博會經驗

時間:2010-10-13 16:33   來源:新聞晨報

  今天,臺北花博會啟動園區運營“測試計劃”。上海世博會臺北案例館館長陳慶安昨天告訴記者,世博開園後一個月,臺北花博會總導演就帶領了一個由十幾個運營部門“一把手”組成的考察團來上海考察。從本月起,原本常駐上海的8名臺北工作人員,已有一半帶著“世博經”被抽調回臺北服務花博。世博經驗很多都值得花博借鑒,“最主要的是學習世博會如何讓城市更有人情味”。

  志願者:感受城市溫暖

  上海世博會上,最讓陳慶安感動的就是志願者辛勤的勞動和無私的奉獻精神。“上海那麼多人一起參與,不僅在園區裏,在那些車站、百貨公司等熱鬧地方也有,真讓人感覺到哪都有主人在,就像自己家在辦喜事,親戚都跑來幫忙一樣,很溫暖。”

  陳慶安租的房子離園區3號門很近,每天晚上他出園,都有“小白菜”在那裏跟遊客和工作人員揮手道別,還不忘説聲“你們辛苦了”。“每天我都跟他們説,‘你們也辛苦了。’這些80、90後的孩子,吃苦耐勞的精神真是沒得説。”臺北館舉行過多次蓋章活動,陳慶安對前來支援幫忙的“小白菜”讚賞有加。如果不進園,陳慶安去得最多的就是租房附近的點心店和雞粥店。“附近有兩個66路公交車站,每個車站附近都有穿橘黃背心的志願者,經常看到外地遊客向他們問路,我自己也經常向他們打聽一些交通等生活消息呢。”

  陳慶安説,這種“需要時志願者就在身邊”的模式會被運用到花博會上。“花博規模沒世博那麼大,但大眾參與的比例一定不會少。大家一起參與,才會讓人感受到一個城市的人情味,這點在上海世博很成功。”

  換章:讓陌生人拉近距離

  世博護照、徽章和海報,是上海世博會人氣常盛不衰的“三大金剛”。陳慶安説,花博會將考慮沿用“三大金剛”的魅力聚集會場人氣,而且會特別在徽章上做文章。

  “其實這也不單純為製造效果,關鍵是換章可以拉近陌生人之間的距離。世博園區裏經常可以看到,警察、志願者、工作人員和遊客,大家本來或許毫不相干,但一枚小小的徽章卻能讓他們彼此交流,這就是世博會的魅力所在。”

  據悉,臺北館本月中旬將推出特別徽章,遊客是否能拿到就看運氣了。

  館館互動:做好冷熱平衡

  花博會考察團來滬時,正是世博會如火如荼的季節,到處都在排隊。如何合理管理排隊,如何減少等候時間,上海世博會上産生了大量寶貴經驗。其中,浦東浦西“冷熱”場館聯動參觀的模式被花博會看好。

  “花博會場也有一條主軸,一路走來有3公里左右。場館雖然不如世博會那麼多可以分散人流,但同樣會有冷門和熱門之分,如何平衡好冷熱,東西聯動這招就會很管用。不一定是照搬,但有參考在前,即便想辦法也是有方向的。”陳慶安説。

編輯:李典典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