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23日,我踏上了臺灣之旅,由於有著增進兩岸文化交流的任務,我既興奮又緊張。當我提筆寫這篇文章的時候,對於海峽對岸的臺灣實在有太多的思念和情愫。
文化交流 收穫良多
在景美女中的接待下,我重新認識了臺灣的高中生活。臺灣高中的社團活動十分豐富,比如服務類的社團十分多,大多是自發的服務性組織;又如第二外語的社團,流行文化的社團也是十分值得借鑒的。而臺灣人的熱情也令我感動,當我到機場的時候,看到許多景美的同學在機場接機,她們舉著很多牌子,有的寫“歡迎延安中學”,有的寫著接待同學的名字,在他們的熱情下,我們合了影。當我們到了景美的時候,那是下雨的一天,但司機行駛到行政大樓前,我看到兩排景美的學生夾道迎接我們,在雨中,我認識了我的朋友——鄭詩璇。她對我的到來有著很多的準備,牌子上寫著簡體的“顧泓,歡迎來臺灣”,她説她不認識“顧”的簡體,但她還是查著字典,剪著紙,花了一個晚上製作了歡迎牌,我非常感動,為她的執著而感動,也為兩岸的情緣而感動。到了大廳,我們看了手語社和合唱社的表演,被臺灣學子的青春活潑所感染,被他們熟練的技巧所震驚,我和她談了臺灣的文化、小吃、學業等,她也對大陸十分感興趣。當我們結束的時候,收到了家委會的燒仙草,暖暖的湯,溫暖了我們的心,在寒冷的天氣裏,我很溫暖。
世博前緣 花博情愫
遊覽花博會,景美的同學和我們一對一參觀。當進入花博園區時,五顏六色的花映入眼簾,一簇簇鮮艷的花,有的密,有的一枝獨秀,看得我眼花繚亂。而在參觀爭艷館的時候,被一些高新技術所吸引,比如機械農業,加速了農業發展效率;環保迴圈低碳農業,減少了污染。對於環保有著極大興趣的我,著步不前。花博讓我學習了生物多樣性、新型的環保理念、最新的農業高新技術。而景美女中的同學在我的旁邊不斷地訴説著臺灣的花卉文化,令我也受益良多。
這次花博我印象最深的是“世博緣花博情,兩岸心永相連”。世博剛過去不久,對於我們海寶一代,任重而道遠,參觀花博不僅是對於知識文化的學習,也是續寫花博世博的新篇章。世博花博把兩岸學生聯繫在一起,也把我們的情誼連在一起。在文藝匯演中,兩岸的高中生進行了文藝匯演,把花博參觀的情緒拉到了最高潮。郝龍斌市長和楊曉渡常委的到來使我們激動萬分,他們對學子的希冀也令我們有了為兩岸的橋梁添磚加瓦的動力。記得溫家寶總理在答記者問時説過:“在我有生之年,想去臺灣阿里山逛逛,就算老了走不動了,爬也要爬過去。”這正是我們的責任吧。
延安精神 譜寫篇章
在行程的最後一天,陳老師在只睡了很少時間,身體十分疲勞的情況下,説了一句:"我一定要堅持住,撐也要帶領大家把活動搞的完滿! ”老師們為了照顧同學放棄了自己的休息,這令我們非常感動。還有我們組的王老師非常認真地負責宣傳工作,丁逸帆作為紀律部成員每次都是最後一個下車,民樂隊的同學扛著“大傢夥”順利地完成了表演,健美操隊員為了舞臺上的2分鐘錶演一次次地綵排,攝影社的同學不停地捕捉瞬間全力完成拍攝工作…….這種持之以恒、不怕艱苦的延安精神,在臺北,發出了它絢麗的光芒。每天拖著疲憊的身體,想著自己是“延安人” ,心中就充滿了無比自豪。
此次臺灣之行,讓我懂得了人與人之間最美好、最真摯的情誼;讓我接觸了臺灣的校園和文化建設;讓我明白了兩岸情緣建設的重要性。景美的同學讓我感受到了幸福感和滿足感,這種感覺就是我的一筆精神財富!“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這條路很長很遠,但我會有多遠走多遠。揚起兩岸文化的風帆,樹立兩岸美好的情緣,我會一直堅定著、努力著。(作者:上海市延安中學 顧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