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是被“壓抑”得太久了,民進黨“2008”參選人謝長廷很想主導一下議題,走一回自己的路。
11月5日,謝長廷借拜會工商人士之際,發表政見。他不滿當前的兩岸政策,説目前臺商赴大陸投資定有40%上限,採用數字管理不合理,未來應改採個案審查。他承諾,為吸引全球資金回流,當選後將有18至24個月“大赦”期,讓過去未申報的資金能回流臺灣,既往不咎。
這項被謝陣營視為“利多”的政策,島內工商界卻反應冷淡,對謝的誠意和執行力多持懷疑態度。
藍營:又是騙選票
針對謝長廷的政見,藍營認為,這又是騙選票的花招。
國民黨“2008”參選人馬英九説,民進黨為何不現在就推動?他舉例説,臺當局“經濟部”過去曾有4次開放讓臺商補申報,這是行之多年的制度。只是在2003年後就沒有補辦手續,恰恰就是謝長廷當“行政院長”時才沒有辦。
馬英九説:“為何謝長廷擔任‘行政院長’時不辦,到選舉時才要辦?就算是選舉的時候要辦,現在是民進黨執政,現在就可以辦,為何還要等謝長廷當選後?這顯示民進黨內部的政策與謝長廷的主張根本不一樣,所以他才一點把握都沒有,要等到當選才做得到。”
馬英九表示,民進黨內部有很大反對改革的力量,讓謝長廷做事綁手綁腳。若真要鬆綁臺商40%投資上限,“選我才有辦法。謝長廷是個案審查,我是通案鬆綁”。
國民黨“立法院”黨團書記長郭素春批評説:“這個時候提特赦,為的就是要騙選票搶選票,我不清楚謝長廷為什麼常常提特赦,因為之前要對公務員(特別費)特赦,(臺商)這個也要特赦,如果説今天特赦可行,今天陳水扁為什麼不能特赦?”
綠軍:冷嘲熱諷
謝長廷的“開放”言論,在綠營也不討好,招致冷嘲熱諷,甚至反對。
呂秀蓮在接受採訪時嘲弄謝長廷:“我聽到的部分臺商反應也並不怎麼好,用‘大赦’有語意毛病,比較不好。”“臺聯黨”主席黃昆輝批評説,謝長廷“大赦”的主張,是視“政府”法令于無物的作法。“‘臺聯黨’不支援!”
更讓謝長廷難堪的是,頭天自己剛説要開放,第二天陳水扁就出來唱反調,給自己一個耳光。
11月6日,陳水扁在桃園被媒體問及謝長廷批評當局緊縮企業赴大陸投資的政策,陳水扁説,“至少我任內對40%的堅持不會有任何修正”。
陳水扁還説,他當初宣示“積極管理、有效開放”政策時,謝長廷是“行政院長”,謝長廷就已認同這個政策,且謝長廷在“總統”黨內初選期間及過後,也認為40%上限不應開放、鬆綁,“這絕對沒問題,他要西進沒這回事”。
陳水扁的説辭等於全盤否定謝的政見。謝的“大赦”主張也被輿論譏為“一日政見”。
謝長廷自從成為民進黨“2008”參選人後,一直被陳水扁牽著鼻子走,亦步亦趨,淪為“次要男配角”。距離“大選”只剩4個多月,謝長廷卻無法主導選戰節奏,還被自己人絆倒。這次,謝剛冒一下頭,愣是被陳水扁生生按了回去。
臺商:早已灰心
謝長廷釋出的“利多”政見,臺灣企業界也不買賬,認為這些遲了好多年的政策支票早就“冷掉了”。
臺灣“工業總會”表示,這些早就該做的事,如果真是為臺灣經濟著想,老早就該解禁了。事實上,從1996年9月“戒急用忍”提出至今,島內企業界一直面臨許多投資困境。近五六年來,因多數大型企業投資大陸金額“滿載”逼近凈值40%上限,不斷地向高層反映要求解禁,但這些企業的呼籲、請求,來來回回五六年,卻沒見到政策任何善意響應。“當局對企業的冷漠,企業界對當局也灰心了”。
島內企業界人士認為,企業資金早就是全球性移動,哪有賺錢機會,錢就會往哪兒移動。早期“南進”,近十多年“西進”,到最近又轉往越南等“南向”投資熱。有沒有“大赦”,不會改變企業資金全球移動的特性。只有臺灣提供良好的租稅環境和投資條件,資金才會回流臺灣。“大赦”的效果,對資金回流意義不大。(徐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