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水裏蛇窯陶藝文化園區

  時間:2008-07-21 14:02    來源:華夏經緯     
 
 

   前身為“水裏蛇窯”的水裏蛇窯陶藝文化園區,創建於1927年,至今已傳承三代。蛇窯最早起源於福州,因窯長似蛇,且順著山坡砌成而得名,由於主要以木柴為原料,柴灰落在胚體上形成的樸拙質感,深受大眾喜愛,早年以生産大型生活器具為主,如陶缸、陶甕、陶管等,因為品質優良,幾乎3、5天就要出一次窯,於是迅速成為臺灣重要的陶瓷産地。然而隨著社會腳步的快速進步,50、60年代間塑膠製品問世,其輕巧、造型容易、價格低廉的特性,很快便取代陶製品的地位。面對如此巨大的劇變,水裏蛇窯第三代主人林園隆窮極思變,成立全島第一座陶藝文化園區,將蛇窯轉型朝觀光藝術發展。除仍維持少量正規生産外,蛇窯以陶藝教學和文化推廣為主,由園區內充分利用陶製品的設計可見一斑,如入園處立有窯神羅明盤土捏陶的塑像,和一旁以陶甕、舊窯磚拼鑲的牌坊,讓遊客宛如身陷一片濃鬱的陶藝氛圍中;而園區中央高達6.9公尺的巨大陶瓶,不但向世界記錄挑戰,也凸顯出以陶為主題的園區特色。園區正中央的文物館是由老蛇窯改建而成,一樓的蛇窯主體已呈半退休狀態,僅每2個月左右燒一次窯,平日可開放遊客入內參觀;二樓的文物館則陳列了早期的制陶工具,和蛇窯昔日生産的生活器用,其中有許多是現今難得一見的古文物。從練陶土的牛練池、成形區到現代窯一連串的參觀,可以讓遊客充分掌握從練土、拉坯成形、風乾、入窯到燒制完成的制陶過程;若一時興起,也可在陶藝教室登記捏陶,享受玩土的樂趣,要是還意猶未盡,展售部裏則有製造精美的各類陶製品供遊客參觀選購。此外,藝廊裏展示有當代名家的大作,是愛陶人不容錯過的重點區;若逛累了,園方以陶藝為主題體貼設計的特色餐飲區、茶藝館,把遊客的休憩也變成一種藝術。

  乘車風向標:1.自水裏搭往信義、和社、東埔、草坪頭、神木村、日月潭方向的員林客運,在蛇窯站下車。2.自水裏搭往埔裏方向的豐榮客運,在蛇窯站下車。

 
編輯:賀晨曦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