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基隆港

  時間:2008-01-24 14:22    來源:台灣網     
 
 

 

  坐標:北緯25.09265度,東經121.44225度

  基隆港,位於臺灣基隆市,為臺灣第二大港口,世界第39大貨櫃港(2004年止)。為臺北的外港,也是臺灣北部最重要的海運樞紐。運輸方面以貨櫃為主,散貨為輔,並有數條國際郵輪航線固定彎靠。

港區環境及設施

 

  基隆港的港區總面積為572.17公頃,目前共有57座碼頭,設有一組浮筒泊位,一個入港航道。

  基隆港的港灣形狀大致呈北寬南窄的漏斗狀,分為外港、內港及牛稠港三大區域。港區碼頭方面,可分為東岸碼頭和西岸碼頭兩大部分,其中以西岸運量較大。各碼頭設備如下:

  貨櫃碼頭:15座

  設有西岸貨櫃儲運場(第一、第三貨櫃中心)、東岸貨櫃儲運場(第二貨櫃中心),配置有35至40噸可裝卸13至16排貨櫃的高性能式貨櫃起重機,每年可裝卸200萬至300萬標準貨櫃箱(TEU)。

  雜貨碼頭:24座

  設置有通棧、露置堆貨場,可供汽車、遊艇、鋼鐵等貨物裝卸之用。另設有水泥、卸煤、油品及其他散貨碼頭,配置水泥圓庫、自動卸煤機、化油儲槽、自動卸水泥設施等。

  客運碼頭:2座

  東岸及西岸各有一座,各設有一棟客運大廈。經常有島內外郵輪、客貨輪在此靠泊。

  其他用途碼頭:16座

  分別供港務局所有港勤船,及工程船、軍艦、海巡艦、緝私艦等特種船隻靠泊。


  聯外交通 
 

  鐵路


  臺鐵 - 基隆臨港線(貨運鐵路)
  臺鐵 - 縱貫線 - 基隆車站

  高速公路


  中山高速公路
  東岸高架道路(中正高架橋):連接中山高基隆端及東岸碼頭、中正路(北部濱海公路)
  基隆港東岸聯外道路:規劃中,屬省道等級公路;自東岸碼頭起,向南至臺北縣瑞芳四腳亭附近銜接臺62線與臺2丁線


  福爾摩沙高速公路
  基隆港西岸聯外道路(臺2己線):連接福高及西岸碼頭
 

 

  一般幹道


  東岸沿線:中正路、東海街
  西岸沿線:中山一路、中山二路、中山三路
  市區銜接:港西街、忠一路、仁二路
  聯外幹線:臺2線(北部濱海公路)、臺5線(北基公路)、縣道102號(基瑞公路)

 

  發展歷程 
 

  基隆港在昔日稱為雞籠港或雞籠灣。雞籠港在十七世紀即有外人足跡,西班牙人佔領臺灣時就曾對雞籠港進行調查,並進行了部分建設。清朝後期,西方列強的東來,逐漸開啟了雞籠港的發展。在光緒12年(1886年),基隆港正式開放為商港。當時就任臺灣巡撫的劉銘傳曾進行基隆港的建港規劃,並委由當時的臺灣首富林維源總辦基隆港的建港事宜,也將當時興建中的縱貫鐵路分出支線至港區;但後來建港工程因劉銘傳的離職而未全面實行,主要設施中只完成一座陸海聯運碼頭。

  日據時代,日本當局計劃將基隆建設成為臺灣與日本本土的聯絡門戶,故基隆港正式開始進行大規模的建設,也就是從1899年到1944年間共五期的基隆港築港工程(第五期工程因二戰爆發而未全部完工),清除了原本密布內港區內的礁石,並在外港陸續整建了大型造船廠及軍港、漁港區等設施,從碼頭貨棧入境區鐵路系統皆相當完備。這五期的築港工程,不但奠定了日後基隆港的發展基礎,也使基隆港在1970年代前穩坐臺灣第一大港寶座。較特別的是,基隆港的築港工程並不由當局行政系統負責,而是由日本軍方主導,並被列為日本海軍列管軍港之一。

  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基隆港由於當時臺灣主要物資吞吐港及海軍基地的地位,在大戰末期首當其衝,成為美軍轟炸的首要目標。港埠設施及港內停泊船隻皆毀損嚴重,港區幾成廢墟。

  1945年,臺灣光復,基隆港務局成立,隸屬於臺灣省政府交通處。港務局成立時以打撈港內一百多艘沉船及復建碼頭、橋梁、船渠、船塢、運河、防波堤、修理場及倉庫等原有設施為主,1953年以後才開始增設港埠設施,如增建西29、30號碼頭、漁港區突堤碼頭、興建通棧倉庫等,並填築大沙灣海水浴場以興建船渠。

  復建完成之後,基隆港開始快速發展。1961年至1974年間,港務局改建內港設施,並開始在外港及東岸興築碼頭。1974年至1981年間開始積極擴建外港,並先後興建兩座大型突堤碼頭,以消除內港瓶頸及島內增長的運輸需求;連接港區及高速公路的東岸、西岸高架橋也興建於同時期。1982年至1992年,為因應貨櫃運輸時代的來臨,以改建及增建貨櫃碼頭為主。基隆港的營運量在1980年代到達高峰,到了1984年,基隆港更成為世界第七大貨櫃港。

  發展至今,基隆港的碼頭總數從日據時期全座落在西岸的十八座,擴增為現在的五十七座(西岸三十七座、東岸二十座)。2006年度全臺關稅總收入之中,經基隆港的收入為新台幣821億余元,佔總收入的60.54%,足見基隆港在臺灣經濟體系中的重要地位。


  發展趨勢


  基隆港與基隆市唇齒相依,早期基隆市民的生計更是與基隆港息息相關,昔日廣布市區的“委讬行”及酒吧就是一例。但進入1990年代之後,基隆港除了要面對島內外傳統港口的競爭,還要應付大陸東南各新興港口的快速崛起。而基隆港的港區規模已到達極限,卻因為港埠用地緊鄰市區及山區而無法擴建,港內大部分碼頭的吃水深度又無法停泊巨型貨櫃輪,導致基隆港的總運量開始衰退,港口排名也在十年內,由世界前十迅速跌到三十名以外。

  基隆港于1980年代,正逢港埠營運的高峰期,當時港內船席不足的情形常常發生;基隆港務局于1980年代中期 ,為了解決基隆港的擁擠狀況,提出在基隆港西岸外海興建基隆超級深水港,即基隆新港的興建計劃,在基隆港營運狀況開始衰弱時,曾被認為是重振基隆港營運的最佳方法,但是之後一直無實際動作。在1997年,臺當局“交通部”以建設新港的難度過高、經費太過龐大等理由,否決了興建新港的提案,以在八里興建淡水新港(後來改名為臺北港)作為替代。此舉引起了基隆市各界的不滿,認為此舉將會封殺基隆港,甚至基隆市的未來發展。雖然如此,基隆市各界目前仍繼續爭取興建新港。

  近年來,為了提升競爭力,基隆港開始轉型為結合觀光和親水性的港口。港務局在2002年正式開放港區觀光,讓遊客可以搭船遊覽基隆的港埠風光。另外,為了吸引國際航運業者落腳,基隆港在2003年時設立了自由貿易港區。

  為了促進基隆市港兩方的發展,基隆市各界自1990年代開始積極推動“港市合一”。2001年6月28日,港市合一的專責機構基隆港管理委員會正式成立,由基隆市長(當時市長為李進勇)兼任主任委員。但“交通部”于2002年2月21日,函各港管理委員會暫行停止委員會運作。

 

 
編輯:賀晨曦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