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著四時的運轉和作物收成,傳統的阿美族人一年到頭,都有相應的祭典,儘管隨著時代的變遷,祭典已大幅精簡,但屬於阿美人精神的血脈,仍在歌舞、捕魚中代代相傳——阿美族世居於臺灣東部的平原和海濱地帶,為原住民九族中的最大族群,現有人口約13萬人,分佈在花蓮、臺東縣,另有零星族人居住在恒春半島上。根據學者研究,阿美族屬於南島語族,其祖先可能係自菲律賓或馬來半島一帶遷徙來臺;而依照族人自己的傳説,他們的祖先原本居住在遠方,後來家鄉遭遇大洪水,一對兄妹跳上了木筏漂流得救,並在東臺灣繁衍子孫。在阿美族傳統中,財産繼承大權操在女性手上,婚姻也是採招贅制,子女一律從母姓,可説是典型的母系社會。然而另一方面,以部落為單位,一切公共事務則是由男性來擔當,祭祀活動更以男性為主體,女子若非被排除在外,便是僅具陪襯角色,巧妙地平衡了男女間的權力。在阿美族部落裏,成年的男子均被納編入年齡階級的體制中。年長者負責決策、發號命令,中壯年負責執行及督導下一代,而體力勞動、跑腿等雜役,則由青年組擔任。每至豐年祭,青年組都要聚集到“青年會所”,接受團體訓練,類似于兵役制度;而每隔3~8年不等,各部落會替年輕男性舉行成年儀式,通常併入豐年祭活動一併舉行。儘管急劇的社會變遷正衝擊傳統的生活方式與社會倫理,但祖先精神仍透過祭典、儀禮、歌舞活動等代代相傳,牽係著族人的向心力。
歡慶小米豐收的豐年祭阿美族的傳統祭典很多,但以一年一度的豐年祭規模最大,這是族人為了歡慶小米豐收、祭祀神靈祖先所舉行的祭典,並負有教育男子成年、承傳薪火的慎重意義;部分部落並借著遞送檳榔、“牽手禮”等活動,撮合適婚男女。從前阿美族人的主食是小米,祭典的時機也配合小米的收成;如今則改以稻米的收割季節,臺東地區約在7月份,花蓮地區則多在8月舉行。一個完整的豐年祭包含了“迎靈”、“宴靈”和“送靈”三個階段,之前之後都要舉行捕魚儀式;不過在基督教傳入及社會變遷等諸多因素的衝擊下,縮短日期、簡化宗教儀式已成了共同的趨勢,取而代之的是融入了相撲、拔河等競技,甚至結合木雕、工藝的展示及美食巡禮,成為上下同歡的歌舞“嘉年華”,也是外人認識阿美文化的窗口。改良過後的豐年祭,由於深具節慶性質,因此更適合一般遊客參觀、同樂。每個部落舉辦的豐年祭各有特色,短則1天,長則7天;之前的準備佈置工作讓部落裏的人都忙了起來,家家戶戶釀製小米酒、糯米酒以饗賓客,並在社區活動中心或學校運動場架起守望臺;活動期間,除了各項祭典、歌舞活動外,甚至融入拔河、賽跑、相撲、射箭等競技比賽,整個部落為之沸騰。歌舞活動是豐年祭重要的一環,也是時代演變下,族人無論如何不會廢去的項目,因為它不但具有祭儀的意義,更是族人同歡同樂的社交活動。阿美族豐年祭歌舞有分男性專屬、女性專屬及男女合舞,各運用在不同場合;其中年輕男子擔綱的“勇士舞”,是以大幅度肢體擺蕩,表現出齊一的戰鬥性,非常具有震撼性。其歌唱由長者發音,眾人應和,如此不斷反覆,而眾人也手牽著手圍成圓圈,面向圓心作逆時針的進行。各部落均有其獨特傳唱歌舞,然而由於平時不得練唱,又禁止向其他部落學習,因此流失情形相當嚴重,目前以大港口、宜灣、奇美、馬蘭、都蘭等地的歌舞保存較為完整。也有若干部落,至今仍堅持傳統儀式,並按“年齡階級”運作不輟。這些部落大多位在沿海或山區,如豐濱、大港口、膽曼、白桑安、宜灣、奇美等,由於地理較孤立,反而成為維繫阿美文化的中流砥柱。以奇美為例,豐年祭一共持續5天,旅居外地的族每人平均會返回部落,共襄盛會。頭兩天可以算是準備期,首日要向外“報資訊”,宣告活動開始;接著第二天,青年們上山採回黃藤等野菜,準備成豐盛的午餐,邀全村男性一起享用,而長輩也借此機會,教育年輕人團結合作的重要。第三天晚上,全村男子共舞迎靈,祭典正式揭幕,一般來説,迎靈的活動比較嚴肅,外人也較不便參與;之後兩天的白天,青年組的組員將前往級友家“巡訪”,夜間舉行的宴靈、送靈歌舞,亦加入了女性的歌舞,歡樂氣氛逐漸展開。尤其最後一天更是年祭的高潮,族人熱情邀請賓客加入圓圈共舞,傍晚時會舉行盛大的“辦桌”,用檳榔葉鞘盛滿豐富菜色,所有來賓皆可與族人共用美酒佳肴。
遙拜祖先與亡靈——捕魚祭?舟祭捕魚祭是阿美族另一項重要的儀式,起源於阿美祖先乃從海上漂流到東海岸,為感謝海神一路護佑、並得以繁衍子孫而舉行。這項盛典多於6、7月收割季來臨前舉行,祭拜海神、祖先與海上亡魂,並祈求漁貨豐收;而豐年祭的活動,往往也以捕魚作為開始和結束。捕魚是男人的責任,對阿美族人來説不僅是經濟活動,更是重要的儀式和文化傳承。以年齡劃分階級的阿美族人,從捕魚一事中建立長幼生活經驗傳遞,並教導少輩了解及尊重自然生物,男性也從中強化自身對家庭的責任。捕魚祭傳統上多選擇望日舉行,因為在月光照耀下,捕魚工作進行較順利;如今祭典多改到白天,並且為了提高族人參與率,通常會安排在週末假期。捕魚祭限男性參與,開始時先以巫師用酒噴過的檳榔葉鎮邪驅魔,並進行拔河比賽,接著進行漁撈;男子們帶著漁網、漁具及祭品,居住在海濱者駕著船筏下水,內陸地的族人則將溪流圍堵起來;待漁獲上岸後便在岸邊就地烹煮,並與賓客一起分享。隨著臺灣溪流魚類逐漸減少,捕魚祭有的改成兩年一次,有的到市場購買放進水中因應祭典,儘管如此,阿美族人至今對捕魚一事仍然虔誠。除了豐年祭、捕魚祭外,位於吉安鄉的東昌部落(裏漏社)則有一項獨特的“舟祭”。部落裏保存著據説是阿美族始祖登陸上岸時所搭乘的獨木舟板,為紀念祖先渡海來臺,每隔8年,村民都會舉行一次獨木舟下水祭。在此之前,部落會為屆齡的青年男子舉辦成年儀式,通過為期約2周的技能訓練、禮儀學習,最後再經過“馬龍龍”(3000公尺長跑)的考驗,之後正式步入成年,成為被族人許可的勇士,並參加下一階段的獨木舟下水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