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親合併正式啟動
字號:
“國親合併”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時間:2005-12-12 14:17    來源:     
 
 

  12月8日上午,親民黨"國親合併協商五人小組"拜會國民黨主席馬英九,達成國親合併分階段進行的共識,第一階段鎖定民選公職人員提名機制,將透過兩黨協商建立,明年元月底前兩黨協商交換意見;兩黨建立協商平臺,協商成員名單,12月12日由國、親兩黨主席會談時確認。這是"三合一"選舉後島內政治現實的反應,意味著"國親合併"邁出重要的一步。"國親合併"工程是泛藍選民的共同心聲,如能實現,將對島內政局和兩岸關係發展産生重大影響。

  一、親民黨正視要求"國親合併"的聲浪,成立工作小組與國民黨會商合併事宜。

  親民黨在"三合一"選舉中未能擺脫被邊緣的不利形勢,引發內部強烈反彈。不少"立委"紛紛要求國親合併,一些"立委"已經作好"重返國民黨、延續政治生命的打算"。

  選後第一天,曾被視為親民黨主席宋楚瑜嫡系人馬的黨籍"立委"孫大千,展開黨內連署,要求在春節前完成國親合併。他還撂下重話説,親民黨和國民黨內都有人在阻撓國親合併,這種只考慮個人或政黨利益的人物和政黨,"應該立刻離開地球"。

  極力主張國親合併的黨籍"立委"林鬱方表示,臺灣將走向兩黨政治,身為負責任的政治人物應"面對現實,不能逃避"。而泛藍選民希望馬英九2008年選"總統",宋楚瑜"應尊重民意,不要對抗民意"。李慶安要求黨中央明確親民黨發展方向,"不能讓個別黨員在那裏煩惱,各自思考自己的出路"。李永萍預言,如果親民黨高層堅持走自己的路,黨內勢將掀起更大的出走潮。

  曾經堅決支援宋楚瑜的"立院黨團"總召集人黃義交選舉時幫國民黨臺中市長候選人胡志強站臺助選,選後又極力支援"馬英九成為泛藍共主"。他還以電話方式對黨籍"立委"展開調查,結果40%的"立委"贊成合併,60%的人支援應走自己的路,但贊成"以黨進黨出方式"與國民黨談合併問題。

  事實上,急於尋找政治前途的親民黨市議員也十分著急。親民黨籍臺北市議員戴錫欽認為,國親合併是泛藍選民的期待,明年臺北、高雄兩市議員選舉,親民黨壓力很大;如果"馬宋會"結果不如大家期待,不排除親民黨市議員集體轉投國民黨的可能。

  據島內媒體稱,目前傳出曾與國民黨接觸過的親民黨"立委",除林鬱方、李慶安外,還包括高思博、謝國梁等人,至於孫大千、李永萍及陳志彬也可能與宋分道揚鑣。

  面對子弟兵連日來要求國親合併的聲音,宋楚瑜採取了一系列應對措施,安撫黨內不滿情緒,凝聚共識。自12月5日起,宋楚瑜分批會見黨籍"立委"、重要幹部,強調"從來沒有反對過國親合併",他願意和馬英九見面,國親兩黨在"立院"仍將持續合作。他還具體提出了國親整合"四原則、三前提",四原則為"民主機制、充分參與、尋求共識、尊重個體";"三前提"為"對全民有利、對泛藍有利、對個人有利"。據島內媒體透露,"三合一"選前態度強硬的宋楚瑜不再像過去一樣暴跳如雷,反而平靜地表示,過去大家都説他是"阻擋國親合併的石頭",這一次他"想通了"、"看開了","如果國親真能合併,我宋楚瑜就算沒有位子,從此退出江湖,我也不在乎"。

  12月6日下午,親民黨發佈聲明,由副主席張昭雄全權負責國親合併事宜;指派"立院黨團"總召集人黃義交、副總召孫大千、幹事長林惠官、黨籍"立委"李鴻鈞、林鬱方等五人組成國親合併協商小組,深入討論合併事宜。不過,林鬱方以黨中央事先未告知為由,當天傍晚婉拒出任五人小組成員,並宣佈退出親民黨"立院黨團"運作。

  二、國親合併邁出重要性步驟,總體形勢看好,但仍存一些變數。

  對於親民黨內的呼聲,國民黨中央高度重視。12月6日晚,馬英九邀集副主席與一級主管召開"中山會報"高層會議,會中決定"國親合併愈快愈好",並委請副主席吳伯雄擔任召集人組成專案小組,積極籌備相關事項。但他表示,國親合併最重要的理由就是希望泛藍透過組織調整,發揮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而不是替某個人職位做特別考慮。

  12月8日,馬英九和親民黨協商小組會面,敲定"馬宋會"的時間為12日晚間6時。馬英九表示,看到親民黨"立委"最近的積極動作,深感欣慰,國民黨將以最大的誠意與最多的善意,讓國親合併問題定案。據稱,國親雙方對合併的腹案已有初步規劃,國民黨堅持親民黨併入國民黨,人事問題"都好談"。親民黨對合併後的政黨為"中國國民黨"沒有意見,但強調新的政黨架構體制必須調整。兩黨都傾向本屆"立委"任期結束前保留親民黨招牌,國親實質合併的時程將在2007年"立委"選舉之後。親民黨政策中心主任張顯耀提出兩種解決方案:第一,親民黨保留7席不分區及1-3名區域"立委",跨過"立法院"黨團門檻,讓親民黨"立院黨團"繼續存在,其他"立委"依國親談好的條件和國民黨整合,直到本屆"立委"結束為止;第二,國親組成政黨聯盟,在"立院"密切合作,但建立機制,未來臺北、高雄市議員和"立委"選舉都共同提名,透過2007年"立委"選舉,達成國親實質合併。

  國親合併臺面上氣氛良好,但臺面下暗潮洶湧,仍存變數。

  一是國、親高層誠意值得觀察。島內輿論透露,國民黨高層有部分人認為,國民黨有馬英九當家,而宋楚瑜行情下滑,親民黨失去跟國民黨談判籌碼,自然會逐漸泡沫化,因而"國親合併"根本沒有急迫性,"一切要順其自然"。而親民黨高層對合併仍存疑慮,採取的一些動作"多少有些以拖待變的嫌疑"。

  二是親民黨不分區"立委"席次的安排。由於"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規定,不分區"立委"就職後若喪失其所屬政黨黨籍,即日起喪失公職人員資格;"大法官會議第331號釋憲文"指出,政黨若被宣告解散,不分區"立委"就喪失資格。親民黨有7席依政黨比例産生的不分區"立委",如果併入國民黨,就有可能失去存在的依據。

  三是宋楚瑜的安排問題最為刺手。"立法院長"王金平直指"宋楚瑜的位置如何安排",馬英九認為國親合併"不是替任何個人做特別的考慮"。島內輿論分析,過去連戰推動國親合併工程時,連戰輩分高,宋當首席副主席説得過去;現在馬英九當黨主席,宋如何屈居馬之下為副呢?

  四是兩黨合併還牽涉其他實際問題,包括政策、人事、財務與組織。國親理念相近,政策不是問題;國民黨結構較大,組織、人事比較好商量;財務部分比較麻煩,涉及兩黨黨工年資如何計算、退休金支付等問題,"必須進一步研究"。

  三、國親合併既是泛藍選民的選擇,更主要的是島內政治現實使然。

  島內兩黨政治的趨勢越來越明顯,親民黨、"臺聯黨"等小黨泡沫化趨勢難擋。事實上,去年底"立委"選舉時,親民黨席次大幅下降,國民黨作為泛藍核心的地位越來越強。此次"三合一"選舉,國民黨大勝,而親民黨因"搶救馬英九效應"發酵,雖保住執政的連江縣,但在其他4縣市慘敗而歸。尤其是親民黨"立委"周錫瑋改披藍袍出征,成功當選臺北縣長,而原本有可能當選的親民黨基隆市長參選人劉文雄敗選,註定宋楚瑜難以一人之力對抗國民黨的命運。下屆"立委"選舉採取單一選區兩票制,在藍綠捉對廝殺的情況下,誰能取得國民黨或民進黨提名,對個人政治前途具有關鍵影響。

  經過國民黨主席選舉和此次縣市長選舉,馬英九"泛藍共主"的地位越來越穩固,國親合併、國民黨奪回執政權,已成為泛藍選民的"鋼鐵意志",而宋楚瑜對泛藍選民的影響力越來越小。在泛藍選民自動選邊的大勢下,明年臺北、高雄市長、市議員選舉,後年的"立委"選舉,國民黨仍將在馬英九光環下橫掃親民黨。

  在"馬英九效應"、正反例證催化和客觀形勢面前,越來越多的親民黨戰將極為擔心政治前途,急著轉進國民黨尋求政治前途,避免機會流失,這當然是情理中的事,而宋楚瑜也不得接受國親合併這個選項。《中國時報》分析,如果國親合併暫時談不攏,親民黨雖然不至於立刻分崩離析,但政黨的根基必將因每一次選舉的侵蝕而逐漸瓦解;子弟兵"大難來時各自飛",親民黨和宋楚瑜的選擇已不多。

  四、國親合併將增加國民黨2008年奪回執政權的幾率,增強泛藍軍推動兩岸關係、反對"臺獨"的實力。

  國親合併的議題才剛開始起步,離兩黨正式會談、國親合併成功,尚有一段距離。但可以預期的是,一旦國親合併工程完成,對島內政局的影響無疑是巨大的。

  自2000年來泛藍軍在一系列選舉中的敗績,都輸在不同形式的分裂, 2000年"總統"選舉最為明顯。此次"三合一"選舉國民黨大勝,國親在多數縣市整合成功,尤其是泛藍選民高度團結,是關鍵因素。未來國親合併成功,無論是在臺北、高雄市長、"立委"、還是"總統"等一對一的選舉,還是市議員的複數選舉,泛藍軍都能進行總體部署,集中資源,整合兵力,爭取勝選,尤其是對國民黨2008年奪取執政權相當重要。

  國親合併後,民進黨當局挑撥離間、見縫插針的機會大減,泛藍對選民的凝聚力和對無黨籍"立委"的吸引力增強,制衡民進黨整體實力大增。

  就兩岸關係而言,國親合併後,同樣可以發揮整體優勢,避免國親兩黨的競爭消耗力量,推動兩岸關係發展的力度將進一步增大,島內遏制"臺獨"的力量自然進一步增強。

(來源:中國網;作者:譚天)
 

 
編輯:system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