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地方“三合一”選舉以中國國民黨大勝落幕,選舉結果將對島內政局和兩岸關係産生深遠影響。藍綠雙方將加緊調整、凝聚力量、爭取民心,準備為爭奪更高層次的執政權進行殊死對決。
“藍勝綠敗”昭示六大趨向
12月3日結束的島內縣市長、縣市議員、鄉鎮市長“三合一”選舉,從任何一個角度看,中國國民黨都取得了壓倒性的成果,民進黨落敗。
從當選席次看:在總共23席縣市長中,中國國民黨獲得14席的過半席次,民進黨獲得6席,親民黨1席,新黨1席,無黨籍1席(支援國民黨)。國民黨由原來的8席增加到14席,民進黨由原來的10席減為6席,泛藍與泛綠總席次為17:6。
從得票率看:國民黨得票率為50.96%(上屆為35.15%),民進黨得票率為41.95%(上屆為45.27%),國民黨總共多贏80萬票以上。
從指標地區看:國民黨成功守住8個執政縣市,並從民進黨執政縣市中奪取全臺“第一縣市”臺北縣,民進黨所謂“民主聖地”宜蘭縣、嘉義市,及鄣化縣、南投縣。
從指標人物看:國民黨的幾個明星候選人周錫瑋、朱立倫、胡志強等都告勝選。民進黨推出的前“法務部長”陳定南、前“新聞局長”林佳龍、前“客委會主委”羅文嘉、前“陸委會副主委”邱太三,號稱“政壇F4”,這次全軍覆沒。
“藍勝綠敗”,昭示臺灣政局六大趨向。
其一,臺灣民意轉向,民心思變。過去五年中,陳水扁頑固推行“臺獨”路線,對抗大陸,撕裂臺灣族群社會,惡化島內營商環境,使臺灣經濟每況愈下、人民生活難以改善,其腐敗的本質也徹底暴露,臺灣越來越多的人已對陳水扁及民進黨政府失去信心。選前選後的各種民調和社會輿論都顯示,求和平、求安定、求發展是臺灣主流民意,人民對民進黨不滿、失望,對國民黨重新寄予厚望。
其二,臺灣政治力量呈現藍長綠消大勢。縣市長選舉後,國民黨在地方執政的版圖擴大,實力增強,國親整合又提上議程。目前國民黨執政地圖已將整個臺灣北部、中部連成一片,將民進黨的勢力壓縮到南部的農業縣市,為2008年“大選”奠定了較好的基礎。
其三,陳水扁“跛腳”之勢難綰,“馬英九時代”行情再漲。這次縣市長選舉,陳水扁及其親信的腐敗醜聞拖累了整個民進黨。選後民調發現,56%民眾認為陳水扁應為民進黨慘敗負責。陳掌控黨內及島內政局的能力受到削弱,“跛腳”之勢難綰。而馬英九則成為得分最多的政治人物,民調顯示69%的民眾支援馬英九2008年參選臺灣地區領導人,海內外輿論由此認為“馬英九時代”即將來臨。
其四,島內政黨政治加快走向正藍正綠兩黨對決。此次縣市長選舉,宋楚瑜、李登輝的影響力進一步式微,2007年後,臺灣選舉制度轉為“贏者通吃”制度,小黨的參選空間幾乎被剝奪,正藍的國民黨和正綠的民進黨對決的態勢進一步明朗。
其五,島內朝野對立、政爭不斷的局面難以改觀。今後三年,島內每年都有重要選舉,兩大陣營為政權而戰,水火難容,臺灣很難出現朝野和諧、南北和諧、社會和諧,仍將呈現高度政治動員、朝野尖銳對立、施政空轉、社會不安的亂象。
其六,挑釁大陸不得人心。此次選舉的一大背景是,國親新三黨領導相繼訪問大陸,緩和了兩岸關係。陳水扁試圖將選戰主軸定為“臺灣路線”與“中國路線”的決戰,在選前發動“愛臺灣”遊行,高分貝批評連宋“聯共賣臺”,並不斷對泛藍人物進行“抹紅”攻擊,這些手法都收效不大,顯示其挑釁大陸越來越不得人心。
藍綠將為2008“大選”對決積聚能量
縣市長選舉只是臺灣今後一系列選舉的前哨戰。2006年,臺北市、高雄市兩個“直轄市”將改選市長。2007年,臺灣將進行立法機構“立委”選舉。2008年第一季度,將進行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藍綠陣營都將埋頭準備,為打贏三場選戰積聚能量。
國民黨要實現“三階段奪取政權”的目標,還任重道遠。馬英九的最大挑戰和中心任務是,繼續提升他本人和國民黨的整體形象,繼續鞏固和提高民意支援率,為政黨輪替奠定牢固的政治、社會、民意基礎。
一是加快黨務改造。馬英九擔任國民黨主席剛剛3個月,對國民黨的改革、改造遠未完成,需要繼續進行體制、組織機構改革,加強團結,加快年輕化步伐,加速處理黨産,清除“黑金”等傳統包袱,打造國民黨清廉、改革、有執政能力的形象。
二是在臺北市和其他14個執政縣市交出漂亮政績。獲勝的國民黨在地方執政的成績將直接影響人心向背和今後幾次選舉。
三是正確應對“立法院”朝野攻防。國民黨此次有4位“立委”因選上縣市長將辭去“立委”,國民黨在立法機構席次減為77席,加上親民黨32席、新黨1席及其他幾位支援泛藍的無黨籍立委,可能剛好達到113席的過半席次。國民黨需克服困難,在“立法院”加強運作,確保主導權,並正確處理好軍購案等敏感法案,爭取民意支援。
四是妥善處理泛藍整合。
五是深耕臺灣南部,爭奪年輕選民,開拓中間票源,擴大支援基礎。此次選舉,藍綠基本盤沒有根本變動,國民黨在民進黨大本營南部農業縣市仍無一斬獲。國民黨需要繼續深入南部地區,深耕基層,動搖民進黨執政根基,擴大國民黨支援基礎。
六是強化正面論述,搶佔議題設置和輿論制高點。國民黨需要誠實面對和反省過去統治臺灣的歷史,拋棄沉重的歷史包袱,同時強化族群和諧、南北和諧、社會和諧論述,化解民進黨極力挑動的省籍族群矛盾、南北矛盾和社會矛盾。強化“兩岸共同市場”等經濟論述,勾勒發展經濟、改善民生、重現繁榮的藍圖。
民進黨面對挫敗和頹勢,決不會坐以待斃,拱手交出政權。民進黨主席蘇貞昌已下臺,呂秀蓮任代主席,“內閣”也將適時改組。補選黨主席及儘早確定陳水扁接班人,將是民進黨最為焦慮的問題。在未來的兩三年內,民進黨可能加大力度追查國民黨執政時的弊案和自身弊案,清理一些腐敗分子,以回應社會及選民壓力,再造清廉形象。同時被迫調整一些政策,拉抬經濟,改善民生。民進黨會繼續利用黨産等一系列問題打擊國民黨,並鎖定馬英九這個焦點,動用一切資源和手段打擊其形象、破壞其聲望。面對選舉關鍵時刻,民進黨還可能會製造類似“3 19槍擊案”等突發事件,亂中取勝。
兩岸關係的五大穩定因素與兩大變數
今年以來,兩岸關係出現五大穩定因素,這些因素在臺灣縣市長選後仍將發揮作用。
首先大陸出臺《反分裂國家法》,堅定不移地反對和遏制“臺獨”,同時出臺一系列靈活務實的政策措施,增進和維護臺灣同胞的切身利益,有力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發展,把握了兩岸關係主導權和主動權。
其次臺灣主流民意反對繼續挑釁大陸,求和平、求安定、求發展、求雙贏的呼聲加強。
三是泛藍領導人相繼訪問大陸,承認“九二共識”,主張發展兩岸關係,主張“三通”,追求和平,受到島內民眾和國際社會普遍肯定,成為島內穩定兩岸關係的主導政治力量。
四是兩岸民間交流蓬勃發展,經濟關係繼續加深,臺灣僅今年前十個月就從大陸獲得貿易順差270多億美元,臺灣經濟發展越來越離不開大陸。
五是國際社會普遍承認一個中國原則、反對“臺獨”,特別是中美在保持兩岸和平穩定上有共識,在遏制臺灣“急獨”上存在共同利益。
兩岸關係的變數之一是陳水扁當局將如何調整兩岸政策。
首先要看到,陳水扁不大可能對兩岸關係作戰略性調整,即承認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放棄“臺獨”路線,停止“臺獨”分裂活動,為兩岸恢復對話協商創造政治條件。迄今為止,民進黨還有近三到四成的穩定支援者,“臺獨”在臺灣還有一定的政治、社會、文化、“民意”基礎,因此,陳水扁和民進黨仍然不會放棄“臺獨”路線,兩岸政治僵局仍然難解。
陳水扁可能會被迫對兩岸關係作策略性、戰術性調整。這種調整可能有兩手:一手軟。放寬兩岸經濟限制,主要目標是達成兩岸客貨運包機和大陸游客赴臺,挽救臺灣經濟,獲取實際利益,化解人民不滿。能否開放兩岸直航,則是觀察其妥協程度的最大指標;一手硬。繼續把所謂“憲政改造”作為最大使命,推動制定臺灣“新憲法”,並在選舉中鋌而走險,製造“臺獨”重大事變,威脅和破壞臺海和平穩定。
兩岸關係的變數之二,則是美日對臺政策。最大限度利用“臺獨”牽制中國快速崛起,仍是美日某些勢力的既定目標。美國在關鍵時刻支援藍綠哪個陣營,是否向“臺獨”勢力發出錯誤信號,仍是影響島內政局和兩岸關係的突出因素。日本加速右傾化,暗助和明助“臺獨”更加賣力,是民進黨急於勾結的新靠山。(來源:新華社/瞭望 記者 黃 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