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評論 透視“核四”風暴
臺海評論-駁李登輝及其“兩國論”
臺海評論-駁呂秀蓮“臺獨”論 |
|
首頁-專題-臺灣-臺海評論 駁呂秀蓮“臺獨”論 |
|
|
|
一直與男人一起“穿草鞋鬧革命”、甚至因此至今未嫁的呂秀蓮,自當選“副總統”之後,惟恐一旦在政壇“失聲”就無足輕重、成為可能被“蒸發”掉的人,因此像“政治多動兒”一般,從其個人的職權、兩岸關係到新“政府”的運作凡事都橫插一腳,從未安份過。
一、抱怨“副總統”有職無權
根據臺“憲法”規定,“副總統”只具有兩種職能,一是番位,“總統”缺位,“副總統”繼位;“總統”因故不能視事,“副總統”代行職權。一是輔佐,“副總統”的權力來源於“總統”,“總統”讓你幹,你就有事可幹,否則只能充當“花瓶”或沒有聲音的角色。由於歷任“副總統”都只充當了後者,使“副總統”應該沒有聲音積久成“律”,約定成俗,讓大多數人都不敢或根本不多加思索即接受奉行。但自恃甚高、我行我素慣了的呂秀蓮地試圖打破這種傳統,並且想念憑她的意志加努力終能取得勝利。呂秀蓮表示,她不認為“副總統”應該是沒有聲音的人,所謂“副總統”是沒有聲音的人,是李元簇時代謙虛的説法,由於經年如此,大家似乎就此認定“副總統”就應該沒有聲音;事實上,這沒有法律依據,也是錯誤的觀念。她還稱她不是花瓶,也不會是沒有聲音的人。呂秀蓮天真地以為陳水扁在競選時所標榜的“兩性共治”,就是要與她呂秀蓮“分權分活”,要與她呂秀蓮“共用天下”。
然而陳水扁在當選之後,從“內閣”人事的佈局、“國政顧問團”的運作到各種重大政策的制定,呂秀蓮參與的空間一點都沒有,這使她非常失落與鬱悶,終於寂寞難耐地跳出來,多次針對自己有職無權發出不平之鳴。她氣憤,從3月18日到現在,沒有任何人與她討論過新“政府”人事,她完全沒有這方面訊息。她哀嘆,“第一屆民選副總統可以兼行政院長,我卻只能像深宮中的怨婦;美國副總統可以兼任參議院議長,我卻只能裝聾作啞”。她鬱悶,她始終置身於“國政顧問團”事務之外,甚至不知道顧問團何時解散,令她感到尷尬。她憤怒,“我不是政治上的陳太太”,“如果大家認為副總統應該沒有聲音,乾脆修憲把副總統廢掉”。她呼籲,應通過“修憲”來確立“副總統”的職權,讓她説該説的話做該做的事,而不是根本沒有公文可以批,只能看看報紙。她宣稱,從選舉前後到現在,她受到陳水扁身邊的人的羞辱,她是無欲則剛的人,她將對陳水扁“聽其言、觀其行”,並強調下屆“總統”選舉,將讓陳水扁選搭檔時“另請高明”。為了避免呂秀蓮因無所事事而四處惹事生非,陳水扁決定讓長于“外交”、兩岸關係的呂秀蓮掌管科技、文化、人權三個毫無實質權力的領域。呂雖然不滿但也只能自嘲,説她自己是個法律人、政治人,對科技相當陌生,卻擔任科技小組召集人,而李遠哲是科技專家,卻擔任了跨掌派兩岸小組召集人,“這種跨科技的交流,是陳總統高明之處”。
“總統”與“副總統”的權力定位,原本有“憲法”明確規定,不應當成為一個問題。但是呂秀蓮的爭權奪利行為,不僅凸顯“總統府”內部的不和,更使民眾擔心“總統”與“副總統”的權力之爭,會造成嚴重的“憲政爭議”和政治後果。呂秀蓮的爭權表演,看得臺灣同胞目瞪口呆。
二、在兩岸關係上時出狂言
自“兩國論”出臺以後,兩岸關係就持續緊張,陳水扁的上臺更使兩岸關係更加趨緊,嚴重影響島內民眾生活的安定與穩定。
為了緩和兩岸關係,陳水扁在兩岸關係上做出了一些形似柔軟的姿態,左彎右拐地掩蓋“臺獨”的本質。但“副總統”呂秀蓮卻急不可耐地在兩岸議題上不斷進行挑釁,大肆鼓吹“臺獨主權獨立”。4月初,呂秀蓮借香港一家有線電視臺專訪之機大放“臺灣主張主權獨立,沒有冒犯中國”,“臺灣與大陸過去是遠親,今天是近鄰”,“中共若不接受就拉倒”等“遠親近鄰”的厥詞。新“政府”在陽明山舉行新生訓練時,她又鼓吹“臺灣主權獨立、國號為中華民國”的“事實臺獨”觀。5月28日她竟然拋出“臺灣地位未定論”,聲稱“臺灣國際法律地位未定是存在的事實,絕對不隸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6月7日她進一步挑撥臺灣人民與祖國大陸的感情,稱“臺灣人民沒有拿中國大陸的護照,不向中共納稅,不受中共的統治,説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不公平”。6月9日,呂秀蓮一席“陳水扁英明選後由她扮黑臉”的講話,著著實實地印證了陳水扁、呂秀蓮在兩岸政策上根本就是唱雙簧、扮黑白臉,從而把陳水扁苦心經營的“臺獨”遮羞布揭得一覽無余。
這使陳水扁惱羞成怒,更引發臺“總統府”史無前例發佈新聞稿澄清,鄭重宣示“總統”職權“完整而不容分割”,兩岸政策之指示或談話以“總統”為“唯一依歸”,並表明“黑臉白臉”之設計“絕非事實”,結結實實地給了呂秀蓮三個大巴掌。之後,呂秀蓮絲毫沒有收斂,只要一有“發聲”機會就宣揚“臺獨”主張。
在臺灣民眾急迫要求兩岸關係穩定的情況下,呂秀蓮卻一再口出狂言,不斷鼓吹“臺灣獨立”,這不但不利於兩岸關係的穩定,而且還將把臺灣同胞推向戰爭的邊緣,呂秀蓮這種狂妄行為,看得臺灣同胞心驚肉跳。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