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臺灣-臺灣北高兩市市長選戰-相關報道
相關報道


 

專家看大選:兩岸關係暫難突破
 
 
  來源:      日期:2002-12-09 11:39

    就臺北、高雄兩市市長選舉結果,此間臺灣問題專家李家泉在接受本報專訪時指出,儘管藍、綠兩派政治勢力進行了激烈的鬥爭,但島內"北藍南綠"的政治格局未被打破,由此可以預見未來一段時間內兩岸關係的改善很難有突破。
泛藍泛綠"大選"演練戰
李家泉指出,此次北高兩市選舉在兩個大背景下進行,一是民進黨執政兩年來政績相當差,自身危機感非常強。二是距離二○○四年"大選"只有一年多時間,兩派均格外重視此次交鋒,對"泛綠陣營"來説是政權保衛戰,而對"泛藍陣營"來説則是奪權演習戰。因此可以看到鬥爭形勢相當嚴峻而激烈。兩邊都是全體動員、全力以赴,甚至是全家出戰。
泛藍陣營勝勢突出
針對北高選舉結果,李家泉分析指出,島內"北藍南綠"的政治格局未被打破,對峙局面沒有解決也意味著今後藍綠兩派的僵持、矛盾和鬥爭不可避免。
單就得票而言,李家泉指出泛藍陣營的勝勢更為明顯。馬英九以八十七萬選票獲連任,較李應元多出三十七萬選票,可以説贏得比較輕鬆。相比之下,謝長廷較黃俊英僅多出二點五萬張選票,贏得相當辛苦。黃俊英也不免給人留下雖敗猶榮的印象。
之所以會造成這樣的局面,李家泉分析,一九九八年臺北市長選舉時,馬英九獲七十六萬張選票,四年後的本次選舉他的票數又提高了十一萬張,這説明馬英九靠政績取得民眾信任,打的是人民牌,所以容易勝出。而泛綠陣營的謝長廷打出的是"意識形態"牌,一味強調認同臺灣、認同本土,加之兩年來的政績不足贏得民意,保持險勝局面實屬不易。
臺選舉文化仍不成熟
李家泉指出此次選舉存在值得肯定的一面,即雙方保持了克制,沒有出現業界擔心的武鬥局面。但不足之處仍然十分明顯,民進黨一方在競舉中所用人身攻擊、抹黑、醜化、妖魔化的語言不絕於耳。相比之下,馬英九的競選更為文明和理性。
兩岸關係緩和不樂觀
李家泉表示,從泛綠陣營在此次選舉中高舉的"意識形態"旗幟來看,未來一段時間內兩岸關係的改善很難有突破。
他説,兩岸關係政策是臺灣島內政策的延伸,此次選舉泛綠陣營的意識形態色彩非常濃厚。這勢必要影響到兩岸關係的政策走向。李登輝、陳水扁等紛紛出來宣稱不認同臺灣就是認同中共、認同"一國兩制"、就是消滅"中華民國"、"三通"就是過分依賴中國等等,表明瞭島內"臺獨"勢力並沒有因為此次選舉而有任何改變。我們仍不能對兩岸關係的緩和抱有樂觀的想法。(香港文匯報)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