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專題首頁  颱風莫拉克  最新進展  臺灣災情  我們在行動  第一時間播報  莫拉克重創臺灣  圖片  親歷故事  分析評論
  首頁-專題-臺灣-風災無情摧寶島 同胞有愛聚臺灣-同樣的苦痛 兩岸攜手共克難關-汶川大地震
 
 
震後一年看北川:更重要的是援建新觀念
 
  來源: 經濟參考報      日期: 2009-05-12 12:32

 
 

  “這裡的幹部最愛説的一句話是‘馬上’,我曾經計算過他們最短的一個‘馬上’的時間是在45分鐘以後。”山東濰坊市援川前方指揮部政委黃永健説。對口支援“不僅僅是要蓋房子,修複學校等公共服務設施,更重要的是‘援建’新的觀念、思維模式、管理方式,為災區經濟發展注入活力。”

  黃永健只是全國19個省市對口支援汶川地震災區建設大軍中的一員,他們的到來在為災區“輸血”同時,也為災區培育了“造血”功能。

  “將農戶情況一一道出後,村支書驚呆了”

  “這裡的幹部最愛説的一句話是‘馬上’,我曾經計算過他們最短的一個‘馬上’的時間是在45分鐘以後。”山東濰坊市援川前方指揮部政委黃永健説。

  黃永健等濰坊市幹部主要援建北川縣桂溪鄉。儘管桂溪鄉位於九黃線上,但幾乎居住的全是本地人口。在濰坊市援川前方指揮部來之前,這裡幾乎處於一種“世外桃源”的境地——村鎮裏道路沒有路燈,晚上伸手不見五指,一些村鎮幹部作風散漫、村民訴求得不到實現。濰坊市援川前方指揮部給他們帶來了巨大的衝擊。

  “在處理興建板房的問題上,村民與村幹部發生了爭吵。我要求村支書講出農戶的具體情況,他竟然啞口無言。”黃永健説,自己將該農戶情況一一道出後,村支書驚呆了。去年他們一到桂溪,僅用3天時間就跑遍了15個工地;用了不到1個月的時間,走訪了25個村的所有農戶。“1700多米高山上居住地村民們,從來沒有想過我們會去看望他們。”他説,利用這些時間,他們熟悉了桂溪全貌,決定改變桂溪鄉“看不慣的一切”。

  “我挂職綿陽市組織部副部長,因此我敢要求所有村鎮幹部每天晚上必須開會,安排明天的所有工作。”黃永健發現,當地一些幹部經常不參加會議、不準時參加會議、甚至中午12點趕到指揮部開會,這大大影響了重建工作的進度。因此,他為鄉里立下了該規定,違規者處嚴重批評。後來的事實證明,所有幹部隨叫隨到。

  “當地幹部認為板房建得越多越好,我們告訴他們‘建板房就像喝一瓶礦泉水,喝了一半就少了一半資金,以後沒法蓋房子了’。”濰坊市援川前方指揮部總指揮助理劉興寶説,他們聽了後,從內心服氣了。

  一進北川境內,沿路的道路宣傳畫上全寫著“感謝祖國、感謝山東”等類似的話語。鄉親們一説起山東人來,都豎著拇指稱讚。“他們來了後,水改變了、路變亮了。”桂溪鄉古坊村村委會主任鄭東指著遠處的高山説,村子海拔1700米,以前村裏沒有水源,黃部長他們跑了七八趟,最後幫村民打水池、找到了山泉水。

  “35=14”的教育模式

  2009年開始,山東省援川指揮部認識到,強化“三支”(支醫、支教、支農)工作,補充北川醫療、教育工作力量對北川的未來發展有重要意義。

  據山東援川辦主任助理孟雷介紹,“支醫”主要是組織山東中醫、西醫專家到北川開展臨床技術培訓。從全省抽調80名醫療衛生人員到北川相關醫院和衛生防疫機構工作,同時幫助北川培訓人員。

  “援川醫療隊來了之後,發現村鎮裏的一些藥店賣假藥、過期藥。我們的專家培訓所有的醫療點和零售藥品店的工作人員,教他們識別真假和藥品有效期。”孟雷説,2009年年初至今,一共組織4個班次、300人左右的醫護人員。幫助北川縣在擂鼓鎮板房區及時建設了縣級臨時醫療保健中心,山東省醫療衛生援建人員長期堅守在北川災區一線。

  而“支教”方面,則主要是從全省抽調20名優秀中學教師到北川工作,幫助提高教學水準。“濰坊的中學教育走在全國前列,但剛開始,這裡的教師根本瞧不起我們的老師。”黃永健説,當地老師曾經聽了不少各級老師的示範課,覺得“沒有意思、不過如此”。他們沒想到的是,這次濰坊老師帶來的不是示範課,而是同他們一起備課。

  “當地老師只會告訴學生35=15,這僅是一個知識、一個結果,屬於灌輸知識的教育。”黃永健説,濰坊的老師們認為“35=?、35=14”這種教育模式,用啟發的方式教給學生們一種全新的思維理念,而不停留在答案本身上。

  在山東“支教”團老師們的辛勤工作下,北川縣不少中學的老師獲益匪淺。離別時,兩地老師抱頭痛哭的情景還時常浮現在桂溪中學老師的眼前。

  組織北川幹部考察了11個山東城市

  “這裡的居民除了講究吃外,其他生活非常簡樸。有的村民平均一年收入才八九百元。”劉興寶説,面對這樣一种經濟水準,他們一到桂溪,滿腦子就開始琢磨“農民怎樣致富、怎樣發財”。

  地勢高、溫度低,北川野豬遠近有名。鄭東家地震前一直想搞野豬的養殖業,地震一來就把這事耽擱了。濰坊援川隊調研時發現了這一想法,一邊鼓勵鄭東養殖野豬,一邊在山東替他找客戶、招商引資。“我打算,今年爭取養幾十頭,看下經濟效益。”鄭東説。

  黃永健認為,桂溪適合發展野豬養殖業。“地震前,俄羅斯人曾考察過這裡的野豬養殖,想來養野豬。1700多米高的山坡上,圈幾個豬圈養殖,村裏農民就致富了。為什麼要外國人把我們的錢賺走了呢?”他説。

  除了養野豬,桂溪的地勢環境還適合養羊、種藥材。黃永健掰著指頭細數這裡原産地7味中藥材——杜仲、天麻、黃連、川貝、厚樸、金銀花、辛夷花。“滿山金銀花開著,不僅特別漂亮、而且還能給農民帶來收益。”黃永健希望,通過他們和村鎮幹部、農民一起努力,將桂溪中藥材這個品牌打進國內中藥材市場。

  2009年4月11至20日,第一期北川黨政幹部赴山東培訓班成功舉辦。此次培訓班的主題是農業産業化發展培訓。培訓班在山東行程1000多公里,相繼考察了濟南、濟寧、泰安、濰坊、煙臺、青島六地的11個城市,組織學員到壽光蔬菜交易市場等15個蔬菜種植、花卉繁育、農産品加工的示範園區與龍頭企業進行考察學習,讓北川幹部親身感受了山東農業産業化的發展情況。“同樣都是農業大縣,希望他們能將山東農業成功經驗帶回北川,發展北川農業和旅遊業。”孟雷説。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臺灣新聞 兩岸新聞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