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兩岸關係中的經濟與政治
 
 
  來源:      日期:2004-07-29 15:06

 
  目前兩岸關係形勢嚴峻

  兩岸關係癥結在於政治。臺灣當局堅持“臺獨”的立場使兩岸互信的基礎破壞殆盡。兩岸的對立與對抗正使得兩岸關係面臨著空前的危機。

  與此同時,兩岸經貿關係卻繼續蓬勃發展,呈現出沛然莫之能禦的良好態勢。兩岸關係中的經濟與政治呈現出巨大的反差,深值研究。

   一、兩岸經貿交流的動因

  從歷史學的角度考察,海峽兩岸的經貿關係從來就是非常密切的,期間雖歷清初海禁、日本佔領、戰後隔離等干擾,但都無法改變兩岸經貿關係發展的動因。臺灣與大陸本屬同文同種,地理區位上又係一水之隔,臺灣經濟無論如何努力地全球化,其未來經濟發展的根基一定在於兩岸經貿合作。

  自上一世紀80年代後期以來,兩岸經貿交流以一浪高於一浪的勢頭,不斷向前發展,主要基於三項原因:

  首先,世界經濟全球化與區域化的潮流。加快世界經濟全球化最重要的因素是科技迅速的進步,因此強化了跨國公司的優勢,促進了全球性産業分工與合作的深化,加速了産業與技術在世界範圍內的轉移。

  世界經濟全球化的一個重要結果是,強化了世界各國商品的競爭,並進而要求世界各國或地區綜合競爭力不斷提升。為了保護和提升自身的競爭力,區域經濟合作成為必然的選擇。

  在世界經濟全球化與區域化潮流的推動之下,亞太地區的經濟合作呈現加速的趨勢。中國大陸經濟的崛起無疑是亞太地區經濟合作的主要推動力量。臺灣經濟無法自外于上述潮流,無法自絕於與大陸的經貿交流、經濟整合。事實上,海峽兩岸建立某種形勢的經濟合作機制、從事更密切的經濟貿易整合,已愈來愈成為海岸經貿關係發展的迫切課題。

  其次,臺灣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臺灣經濟是一種小型經濟體,有“淺碟式經濟”之稱,臺灣近來發展得益於上一世紀60、70年代地緣政治因素,形成了臺灣製造業加工出口的經濟發展模式,製造業發展和對外貿易成為臺灣經濟發展的兩大重要支柱。兩岸經貿關係的發展對於維持臺灣企業的永續經營、臺灣産業的生存和升級、臺灣對外貿易的發展和取得貿易順差,居功厥偉,因此已成為臺灣經濟的重要支撐。

  目前臺灣經濟發展正面臨三項重大課題,其解決都頗大程度上取決於兩岸經貿關係的發展:

  其一、重新定位。戰後臺灣經濟發展的道路是扮演世界經濟加工廠的角色,然而隨著中國大陸經濟的崛起、亞太地區其他國家和地區經濟的發展,以及臺灣投資環境的改變,臺灣的上述角色將加速淡出。未來在亞太區域中,臺灣經濟必須重新確立自身的地位,創造新的比較利益,發揮新的功能,才能保證臺灣經濟持續發展。臺灣不論是過去提出的建立亞太地區營運中心,還是隨後討論的建立區域運籌管理中心等等都反映出對於經濟重新定位的探索,但不論臺灣經濟未來如何定位,兩岸經貿關係的發展都將是重要的基礎,兩岸直接“三通”的實現更是重要的前提和成敗的關鍵。

  其二、功能轉換。臺灣經濟的三次産業結構中,第三産業的比重已超過65%,未來服務業顯然將愈來愈接替製造業,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從而實現産業結構中功能的轉換,為此需要加快服務業的發展,提升服務業的附加價值,這也有賴於兩岸經貿更密切的合作。

  其三、産業升級。儘管臺灣製造業未來比重將趨於下降,但製造業仍將是臺灣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臺灣製造業發展包含兩個層面:一是發展高新技術産業;二是運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基礎産業,實現産業結構的優化和競爭力提升。充分運用大陸廣大的市場,推動兩岸科技合作,是臺灣實現産業升級的重要助力。

  最後,大陸經濟快速發展並對兩岸經貿關係的發展採取積極鼓勵的政策。大陸經濟的快速發展創造了巨大的市場和商機。大陸對於臺商投資大陸一直採取積極鼓勵的政策,提供了多方面的優惠,都使得臺商投資大陸普遍獲取較高的贏利,企業獲得茁壯發展,進而對臺灣經濟的發展作出貢獻。
                   
   二、兩岸經貿交流與政治

  單純從經濟規律著眼,兩岸經貿交流必將持續向前發展,並推動兩岸經濟進一步的整合。然而從政治經濟學的觀點來看,兩岸經貿關係的發展究竟會對兩岸政治關係産生何種影響,兩岸政治關係又會對經濟關係的發展形成何種作用,卻是深值研究課題。

  兩岸關係中經濟與政治的關係或可展現為如下數項:

  第一、兩岸經貿關係的發展符合兩岸人民的根本利益,對兩岸關係的發展也展現出正面的功能。兩岸經貿關係本質上是互惠互利的。它對大陸經濟發展作出貢獻。也對臺灣經濟發展作出貢獻,兩岸經濟發展造福于兩岸人民。兩岸經貿關係的發展強化了緩和兩岸政治關係、促進兩岸經濟進一步更密切整合的內在需求,並帶動兩岸民間其他領域的交往交流。

  第二,兩岸經貿交流本質上是經濟行為,應遵照經濟規律進行,兩岸加入WTO之後,尤應遵守WTO的規範,不宜賦予兩岸經貿交流以不切實際的政治預期,或以政治干擾兩岸經貿交流。

  國際上有不少學者預期兩岸經貿關係的發展,必將加快兩岸政治整合乃至統一,可能是一種過於樂觀的研判,低估了兩岸關係中政治的決定性作用。也有的學者不適當地誇大了兩岸經貿關係對於政治的促進作用,因而賦予兩岸經貿關係過高的政治意涵,所有這些都無助於兩岸關係問題的解決。

  第三、兩岸經貿關係發展迄今,已形成合則兩利、分則兩傷的態勢,從政治意識形態出發,刻意阻擾兩岸經貿關係的發展,人為製造兩岸經濟進一步整合的障礙。其結果只會對兩岸經濟的發展造成損害。兩岸“三通”問題亦作如是觀。

  第四、兩岸關係發展的決定性因素是政治,亦即取決於執政當局的政策。經濟問題只是影響總體政策的因素之一。如果兩岸政治上的對立和對抗繼續加深,兩岸關係很可能會陷入危機,從而對兩岸經貿關係造成重大的挫傷。這是兩岸人民的不幸。

  三、結語  

  兩岸經貿關係發展繁榮兩岸經濟,造福于兩岸人民。兩岸經貿關係帶動兩岸民間其他交流,最終必將促成“三通”的實現,有助於兩岸人民的聯繫,消除誤解,降低敵意,化解歧見,增進共識。無需諱言,大陸推動兩岸經貿交流,長期的、根本的目標是為了實現國家最終的統一。兩岸經貿關係發展增進兩岸經濟的共同利益,為兩岸人民的交流建構平臺,擴大管道,因此,是和平統一所必須的。大陸應該一如既往地積極推動兩岸經貿交流,促進兩岸實現直接“三通”。

  但是,兩岸經貿交流本質上是互惠互利的經濟行為,必須遵守經濟規律和WTO的規範。臺商投資大陸遵循的是資本流動追求利益最大化原則,是商人的商業行為,未來臺灣也必將不得不陸續開放陸資入島,遵循的是同樣的原則。兩岸經貿交流對於兩岸關係政治面有一定的正面功能,但不宜誇大這種功能,亦不應對兩岸經貿交流賦予不適當的政治期待,也無需對兩岸經貿交流提供超出經濟規律的特殊優惠。

  臺灣當局從政治意識形態出發,阻撓兩岸經貿交流和兩岸“三通”,歸根到底對臺灣經濟的長遠發展將造成斫傷。倘若臺灣當局堅持“臺獨”冒險政策,繼續強化兩岸的對立和對抗,則未來兩岸關係有可能陷入危機,從而對兩岸經濟造成重大的傷害。

   (作者:吳能遠,編輯:海航)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