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陽光灑滿大地,豪情激蕩胸襟。
在億萬中華兒女的熱切期盼和衷心祝福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中國共産黨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今天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勝利閉幕了!
這是我們黨在新世紀召開的第一次盛會,也是在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的發展階段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代表大會。大會把我們黨理論創新的最新成果———“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莊嚴地寫進了黨章,載入了史冊,鑄就了我們黨歷史上又一個光輝篇章。人民大會堂裏經久不息的掌聲再次生動地證明,這是一次團結的大會,勝利的大會,奮進的大會!
前進的號角已經吹響,新階段的目標已經確定。與各地的代表一樣,上海代表決心按照十六大的精神,繼往開來、與時俱進,投身到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嶄新征程中去。
旗幟,引領我們前進方向
偉大的事業需要偉大的黨,偉大的黨需要偉大理論的指引。十六大一個歷史性的貢獻,就是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寫進了黨章。全體代表歡欣鼓舞,無比自豪,這是我們黨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的繼承和發展,反映了當代世界和中國的發展變化對黨和國家工作的新要求,也是全黨集體智慧的結晶。
一些代表感慨萬分地説,黨的七大把毛澤東思想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對於中國革命的勝利發展産生了極重要的作用。黨的十五大把鄧小平理論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對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勝利發展産生了極重要的作用。今天,黨的十六大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對於全面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新局面同樣會産生極重要的作用。陳振鴻、杜家毫、潘龍清等代表説,這次大會成功地把我們黨的建設理論和實踐提高到了一個新境界、新水準。
偉大的實踐需要偉大的理論指導。宋超代表提出,當前一個首要的任務是認真學習、深刻領會、全面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我們要在前幾年的基礎上,更加廣泛、更加深入、更加持久、更加有效地宣傳“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建設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科學、準確、深刻地認識十三年;科學、準確、深刻地把握新階段;科學、準確、深刻地發揮輿論引導作用,使“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深入人心,深得人心,凝聚人心,鼓舞人心。吳貽弓代表表示,作為一個文化戰線的共産黨員,在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中,要身體力行,擔負起始終代表先進文化前進方向的重大責任。
“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希望在黨”。十六大為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指明瞭方向,李梅、滕一龍等代表一致表示,一定要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方針,進一步解決提高黨的領導水準和執政水準、提高拒腐防變和抵禦風險能力這兩大歷史性課題;一定要準確把握當代中國社會前進的脈搏,改革和完善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領導體制和工作制度;一定要把思想建設、組織建設和作風建設有機地結合起來,使黨的肌體永遠充滿活力。
目標,奮發有為領先一步
全面貫徹“三個代表”,必須始終把發展作為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十六大向全黨全國人民提出了一個嶄新的發展目標,即全面建設一個更高水準的小康社會,有條件的地方完全可以發展得更快一些,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上海代表一致認為,上海國內生産總值總量即將迎來連續第十一年兩位數增長,每人平均GDP已突破4500美元,綜合指標已經超過國家提出的總體小康標準。走在中國改革開放前沿的上海,理應抓住機遇,領先一步。
肩負著這一崇高使命和任務,我們一定要保持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楊定華、吳明、甘忠澤等代表紛紛表示,美好藍圖催人奮進,我們一定要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要發展,要開拓,必然會遇到前進中的困難,陳振鴻、錢景林等代表表示,在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的進程中,上海一定要堅定信念,積極有為,堅持站高一步,看遠一步,想深一步。
領先一步是國家發展戰略的要求。李良園代表認為,實現把上海建成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和四個“中心”的國家戰略,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戰略要求。新世紀的頭一、二十年,是中國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期,也是上海實現新的城市總體規劃的關鍵時期,上海應該發展成為代表國家實力和水準的特大型城市。實現這一目標,上海一定要堅持發展有新思路,改革有新突破,開放有新局面,各項工作要有新舉措。
領先一步必須抓住機遇抓好機遇。代表們指出,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實施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開放,使上海有機會在全球經濟分工格局中爭取應有地位。上海必須抓住今後五到十年這一發展的重要時期,圍繞提高城市綜合競爭力這條發展主線,按照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要求,按照世界級城市的要求,全面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創新,提升綜合服務功能
堅持優勢互補,共同發展,這是上海改革開放的寶貴經驗,也是新的歷史發展階段取得新突破的關鍵。走出十六大會場的上海代表不約而同地表達了一個共同的感受,在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過程中,上海一定要在服務全國中發展自己,提升自己。
服務全國,既是上海自身發展的需要,更是上海義不容辭的責任。回顧上海十多年快速發展的過程,代表們深深感到,上海的發展既是黨和國家關懷、支援的結果,也是全國各地與上海人民協作互動的結果,現在理應為全國全面推進小康社會建設的進程中發展和共同富裕發揮更大的作用。他們清醒地看到,隨著經濟發展地域界限的不斷“模糊”,經濟的發展越來越離不開闔作,上海要進一步發展,必須融入全國,依託更為廣闊的腹地,尋求優勢互補,共同繁榮。陸東福代表説,上海鐵路局要加快路網建設,擴大對外輻射能力,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當好先行。
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的新的發展階段,上海服務全國的起點必須更高,內涵必須更深,力度必須更強,在全面提高服務的綜合功能上下功夫。夏興華代表説,上海正在加快建設亞太國際航空樞紐港,上海要以此為契機,進一步推動整個華東地區的經濟發展。陳士傑、鐘燕群、陳策等代表提出,上海除了一如既往地為中西部地區提供服務、創造商機外,更要探索“互補”、“聯動”和“雙贏”,致力形成東西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經濟格局。茅明貴代表還認為,服務全國特別要注重營造良好的政策環境,真正提供便利優質的服務,吸引更多更高層次的企業和人士積極參與上海的各項建設,讓一切勞動、知識、管理和資本的活力在上海競相迸發,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在上海充分涌流。
陽光灑滿大地,豪情激蕩胸襟。代表們的信念更加堅定;代表們的腳步更加堅實。他們深信,祖國的明天會更美好!上海的明天會更美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