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多年來特別是十三屆四中全會以來,我們國家綜合國力的增強、各項事業的發展、國際地位的提高,無不與改革開放息息相關;我們每個人和每個家庭的變化,也無不與改革開放緊緊相連。改革開放是社會主義中國的強國之路,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歷史性決策。完全可以這樣説,改革開放是新時期中國最鮮明的特徵。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在一定意義上説,人類社會的歷史就是不斷改革的歷史。沒有革故鼎新,沒有推陳出新,就不會有歷史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13年來,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抓住機遇,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加快發展,不斷取得社會進步的新成果。必將彪炳史冊,為人民永遠銘記。
改革的根本動力,來自人們對社會進步的不斷探索,來自人們對更美好生活的憧憬。我們還記得,中國的改革開放是從撥亂反正開始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啟了改革開放的閘門,改革開放匯成波瀾壯闊、浩蕩向前的滾滾洪流,將中國帶入了新的歷史時期,使我們這個有著五千年曆史的文明古國煥發出新的生機活力。十一屆三中全會是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改革開放是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動力。
我們的改革,就是對社會主義制度進行完善和發展;我們的開放,就是吸收國外先進科學技術、管理經驗和優秀文化成果,以增強我國的綜合國力。改革推動開放,開放促進改革,兩者密不可分。
改革開放充滿艱辛。沒有現成的模式供我們照搬照套,一切都需要學習、嘗試和探索。儘管這條路並不平坦,但改革開放的事業符合人民的願望,順應歷史的潮流,改革開放已經深入人心,不可阻擋。
改革開放的進程永無止境。新情況、新問題、新矛盾層出不窮,這就需要我們不斷地解放思想,與時俱進,自覺地把思想認識從那些不合時宜的觀念、做法和體制中解放出來,從對馬克思主義的錯誤的和教條式的理解中解放出來,從主觀主義和形而上學的桎梏中解放出來。這樣,發展就有新思路,改革就有新突破,開放就有新局面,各項工作就有新舉措。
實踐已經證明,改革開放是一條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富裕的必由之路,黨和人民認準了這條路,必定會堅定不移地走下去。十六大對改革開放作出了新的部署,讓我們萬眾一心,一往無前,見諸行動,化為現實,創造我們的幸福生活和美好未來。 |
|